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海外生意往来的大臣们,更是双眼发亮。

“如此一来,岂不是船只可以从海上直入京城?”

“对,不仅如此,还可以调节南北水量,可以解决北方干旱地区的农田灌溉和用水问题。”

袁盱是最早知道这个计划的人之一,也是他身体力行,主持测量大计。

所以对于大运河,除了刘志以外,他是最有发言权的人,也是皇帝在朝堂上关于此事的代言人。

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陆上丝绸之路有多么艰难,不仅路途遥远,翻山越岭,经年累月。

更重要的是所运的货物量实在太少,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却只运来如此少的货物,付出与收益有些不成正比。

所以陆上丝绸之路只适合运输一些贵重物品,但风险成本也成倍增加。

沿途国家众多,情况复杂,难保有许多盗贼和黑店见利忘义,因此许多商队都是结伴而行,一路上浩浩荡荡。

而许多大型商队都有自己的武力保护,每一趟都相当于一次冒险。

若整个海上丝绸之路贯通之后,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一来运输的时间能够大大缩短,运载量却成倍增加,能够极大的促进与西方和南洋诸国的贸易。

除此之外对于国内南北贸易也一样有好处,撇开生意上的事情,对于国家战略物资的调动,以及军事调动也有着非凡意义。

交通出行以及邮路也有着区域性的好处,何况在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光是灌溉和调节干旱方面带来的好处,就已经有着巨大的收获了。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哪怕好处一大堆,也一样有着显而易见的缺点。

首先就是工程量浩大,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都难以计数。

而且除了海上丝绸之路以外,其余受益的基本只是局部地段。

一番争论之后,绝大多数人都同意了修建大运河,毕竟有明显的利益在里面。

可关于修建的时间,以及是否分阶段修筑,却分歧很大。

一部分认为以目前的国力,不适合开动如此大型的工程,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两件事是相辅相成的,何况大运河也未必要一次性完成,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还有一些人认为,既然要开挖就没必要拖拖拉拉,迁延日久,干脆把任务分下去,每个州都负责自己的那一部分,到最后连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而袁盱则认为分段开挖是可行的,但不可以强硬的规定每州自行负责。

毕竟每个州的情况都不同,有的完全是开挖新路线,而有的只需要维修旧的运河即可。

这样会造成有的州十年八年也完成不了,而有的州又会闲置大量的人力。

还是由工部统一调配更划算,朝廷也可以成立一个临时机构,把所有涉及到的部门代表都组合在一起,专门负责此事。

这个提议本就是刘志授意的,自然得到了他的赞成。

如今的他在朝堂上,只要不涉及到世家阶层的根本利益,几乎具有绝对权威。

他开了口,大家本也赞成此事,便半推半就地成了。

路线上没什么好商议的,此前就已经测绘成功,但此事涉及到的朝廷部门非常之多。

户部和工部首当其冲,一个要调拨钱粮,一个要进行工程预算,还要出动专业的工程人员去指挥。

直接涉及到的州郡十分之多,扬州、徐州、豫州、青州、冀州和司隶。

其余紧临的州也不可能冷眼旁观,荆州、兖州、并州、幽州都责无旁贷。

即使是相隔比较遥远的州郡,如益州、交州、凉州等等,在大运河建成之后,其实也能从中受益。

因此这个巨大的工程,必须举全国之力才能完成。

此时的大汉国土与隋朝相比,更加辽阔,人口也更多,实在不行还可以用船从南洋招募一批劳工过来,所以在人力上是不缺的。

与平时修建水利工程一样,主要开工的季节都在秋冬,其余的季节就减少人手,这样就不会耽误农业生产了。

从目前来看,粮食是足够的,但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不得不随时预防出现特殊情况。

所以刘志打算从其他国家进一批粮食,有备无患。

毕竟在对外贸易上,大汉一直都占着主导地位,出口的大多数都是高档工艺品和纺织品,以及一些拥有特别技术的产品。

而进口的基本上都是原材料,宝石、矿石和皮毛等等,再多进一项粮食也能平衡下贸易差。

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委派谁来统领大运河开凿工程,却是个难题。

此人要有水利工程调度方面的丰富经验,又要有办实事的能力,还要级别够高,能够镇得住各方州牧,调配朝廷与地方上的关系。

说了这么多,这个职务看似十分重要,其实却是个临时头衔,关键还责任重大,一般的官员都避之不及。

干好了功劳也难以突出,一旦出点什么问题,那对不起了,第一个你就跑不掉。

算来算去,众人又想到了泗水郡太守陈寔,此人还真是颗蒸不熟煮不烂的铜豌豆。

咬起来叮当响,丢下去没人问,有好事众人都想不起来,一有难题他就变得重要起来了。

其实刘志也早有此意,陈寔出仕得晚,年纪已经不小了,能力卓着偏偏资历不够。

这是最好的机会,可以直接将他的品级提上来,还不会遭到众人的反对。

经过一番商议,调陈寔为大运河总监,领正二品衔,负责总理运河修建事宜。

事成之后,只要不出什么大的质量问题,刘志就打算顺理成章地把他留在京城。

正二品衔,不管安在哪个位置上,都能够让他一展抱负了。

对于此事他十分重视,从长远看,绝对是利国利民,并且能够留名青史的大工程。

不是他贪图名利,以他目前的所作所为,已经足以让他在史书上大书特书了,不稀罕这一点儿。

为公他是真的希望能发展国家经济,于私他还是期望,有朝一日能够有机会遨游四海,看尽这锦绣山河。

毕竟当初登基为帝,是在他的计划之外,为了保全性命,越走越远,以至于最终完全代入了角色,成为一个真正的帝王。

十几年来,难得他始终还有一颗不羁的灵魂,总希望能有一天可以功成身退,放舟五湖四海。

就在大运河工程轰轰烈烈展开的时候,从平原郡那边传来一则消息,让郾太后陷入了悲伤之中。

马夫人不幸暴病而亡,临死前连话都没能留下一句。

郾太后听闻之后,泪流不止,当初她不过一介小吏之女,能够与夫君恩爱不疑,也多亏了马夫人的成全。

没有她这个贤惠大度的嫡妻,她又如何能顺利产下庶长子,更越过了嫡子继承侯位。

没有这一切,也就没有今日刘志的君临天下,所以说,在郾太后心里,她一直都觉得亏欠着马夫人和刘硕。

何况几十年来,二人一直情同姐妹,早已成为了真正的亲人。

刘志也感念这位温柔的马夫人,曾经如此善待过母亲,于是与宗正府商议,将她的封号提升为崇园贵太妃。

也就是相当于先帝的贵妃位份,虽然她是刘翼的嫡妻,但毕竟郾太后才是皇帝生母。

又下旨将她安葬在刘翼的博陵旁边,若是刘志不曾为帝,本来她是有资格与孝崇皇合葬的。

但现在按照礼制,与刘翼合葬博陵的,只能是太后郾明了。

由于博陵在蠡吾,所以便由平原王刘硕和渤海王刘悝,共同扶灵回乡安葬。

长社公主也赶回家奔丧,刘志派了宗正代表他主持葬仪,又赏赐下许多礼器,用于殉葬。

因见郾太后每日悲伤垂泪,刘志担心她抑郁成疾,便让几个公主皇子都去陪伴,希望能够冲淡她的忧伤。

哪知安阳公主刘华见祖母实在放心不下,便主动请缨,要代替她去一趟蠡吾县,完成老人家的心愿。

起初刘志并不知情,直到她行装都准备好了,跑来找自己,这才知道。

“你一个小孩子,跑这么远多麻烦,有这份心意就不错了。”

刘志只当她是孩子心性,一时冲动,便随口敷衍道。

“父亲,孩儿已经答应了祖母,怎能食言,而且华儿也不小啦,今年十一岁了。

身为大汉的长公主,享受了天下供奉,便当负起责任来。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到,以后何谈为国为民?”

小小少女振振有词,满脸的认真,把刘志怼得哑口无言。

想了想,遂点头道:“华儿说得有道理,倒是为父的想差了。

难得你有这份心,就替你祖母走一趟吧。”

安阳公主听她答应,立刻高兴得跳了起来,“我马上就去向祖母和母亲辞行,立刻就出发。”

见女儿已经跑远了,刘志到底还是不放心,吩咐樊超亲自带着五十名御前侍卫护送,务必快去快回,平安地将公主带回来。

看来自己这个女儿也继承了邓家人喜欢自由,看重情义的性格了。

生在皇家,这样的性格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刘志叹了口气,无论如何,他也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她一片自由的天空。

好在她是个公主,不需要把国家未来担在肩上,就放任她又如何?

因为母亲心情不好,刘志担心她年纪大了,万一有个好歹,这段日子便没怎么上朝,整日都在永安宫陪着说话。

一应的奏章都送到了这边来批阅,并没有因此而耽误。

本来他还想带母亲去郊外行宫走一走,散散心,但郾太后懒得动弹,便也只好作罢。

这几年他后宫中也陆陆续续添了两三位美人,位份一般,也没有特别受宠的。

一位是安南的亡国公主,也算是个战利品吧,刘志见她生得妩媚动人,便顺水推舟留了下来。

还有一位是天竺国王进献的异域美人,善于舞蹈,妖媚多姿,只是不会说雅言,双方言语不通,更谈不上什么灵魂上的交流了。

最后一位本来是西园的百戏艺伎,刚好对了他的眼,一时兴起收进了宫。

这三位目前位份低下,皇后邓猛又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所以也都作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

目前有资格到郾太后面前来露露脸的,除了皇后,也就只有耿昭仪了。

皇后事务繁多,膝下又有三个孩子,所以大部分的时候,都是耿显在陪伴她。

也因此与刘志的接触多了起来,二人关系升温,大有重新复宠的意思。

等到郾太后心情平复了一些,刘志这才搬回德阳殿。

这年初冬,豫州发生了一件事情,却惊动了整个朝廷。

一名普通的农夫,因为卧病在床,家中妻子又是个懦弱没主意的,情急之下听信乡中土财主的唆使,抵押了分配的永业田贷款。

等他病好之后,却发现这笔欠款已经成了天文数字,他就是砸锅卖铁也还不起。

对方趁机逼迫他将所有的田地,包括口分田都拿来还债,不然就要他的妻子儿女卖身为奴。

农夫据理力争,认为他们诱骗妻子借了高利贷,何况朝廷规定口分田不准买卖。

要求减免部分息钱,然后宽限他一些时日,他保证会慢慢还上。

那土财主仗着有亲戚在县里做官,不依不饶,两下里相持不下,最后土财主想出个毒计,半夜里故意纵火烧了他家的房子。

谁承想他妻子因为舍不得屋中财物,跑出来以后又折了回去,结果不幸烧死在里面。

他悲愤之下跑去县衙告状,却被扣了个诬陷的帽子,自己还挨了一顿毒打。

这人名叫卫吉,是从当年的凉州边军退役的,他早年曾经当过镇西将军段颎的卫兵。

虽然退役已久,可他深知段将军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当年他因为受伤断了胳膊才不得不退役。

临行前段颎曾说过,以后若有什么难处,只管来找他。

若不是家破人亡,卫吉本来这辈子都不会去麻烦段将军,但现在被逼无奈之下,除了这一条路,他已经别无他法。

于是将一双年幼的儿女托付给亲友,自己踏上了去往西域都护府的道路,希望能够替妻子讨回公道。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逍遥太子爷亮剑之保家卫国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欢乐宋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神话版三国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时空战纪酒海钩沉帝国从零开始大乾暴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抗战之超级小兵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都城一品神探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崇祯窃听系统汉末龙蛇风云录开局被退婚,嫂子说,我嫁你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伐清从南洋开始穿越古代:商城空间可种田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我就刷个抖音,古人求着说别停!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纵马西域总关情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老子是最强皇帝红颜与剑影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抗日之神级兵王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