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顿火锅吃完,杨轩只感觉通体舒畅。

麻麻辣辣,爽歪了。

安庆等人也是出了一身的汗。

他们喝着水,不断发出吸溜的声音。

“这辣椒看起来不起眼,但比起茱萸来,辛辣多了。”

安庆用手扇着风,说道。

“不过这辣椒,越吃越让人上头。”

安庆紧接着又道。

他们这些人对于辣椒的接受力还是很强的。

这也得益于杨轩以前经常带着他们吃火锅,作为辣椒的替代品,茱萸总是不可缺少的。

“现在种子已经带回来了,以后我们也不会缺辣椒吃。”

杨轩笑着说道。

另外对于土豆和红薯,大家的评价也都还不错。

杨轩心中暗暗记下,毕竟这玩意儿以后是要出现在众多百姓的饭桌上的。

不过现在距离春耕开始也没有多长时间了。

土豆,红薯,玉米等在大明的种植,必须提前开始安排了。

等到庆功宴结束,杨轩就进宫和朱棣商量起了这事儿。

“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都是新来的,在大明种植,产量会不会有原产地那么高,这一切都不知道。”

“所以试验是必不可少的。”

“而我大明地大物博,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要将新作物推广至大明,那么就得在南北都进行种植试验。”

“按照我的想法,只要能有原产地一半的产量,那就值得种植。”

“等这些作物适应了大明的土地,气候,环境,那么我们再着手提升产量。”

“总有一天,我们能让全大明的百姓都吃上饭。”

听完杨轩的话后,朱棣缓缓点头。

虽然他也很想让这些高产的新作物早些推广至全大明,但也知道,盲目推广,很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而杨轩的方法,无疑是最为稳妥的。

“顺天附近我有一些皇庄,我给你两个庄子,用来进行种植试验。”

朱棣直接道。

他还是燕王的时候,封地就在北平(顺天),登基后,原燕王府名下的土地就都并入了皇庄。

“另外,我还会给户部下旨,同样进行种植试验。”

听到这话,杨轩哪儿能不明白朱棣的想法。

“你这是想让我当户部的对手啊!”

“我记得你以前说过,有竞争才有压力。”

朱棣笑着说道,算是承认了。

“行吧,这事儿我没有意见,反正都是为了大明。”杨轩说道。

不就是想让自己带着户部的官员卷起来嘛!

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因此被户部的官员讨厌,恨上,杨轩并不在乎。

正所谓债多了不怕愁,虱子多了不怕痒。

这么些年下来,讨厌他的,恨他的人还少吗?

不都是拿他没有办法嘛!

“好,我就知道,你肯定不会反对。”

朱棣露出笑容。

“在种植试验阶段,你若是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我无有不允。”

朱棣又道。

“得了吧,我可不吃你这一套。”杨轩给了朱棣一个白眼。

他可不喜欢吃大饼。

“我说的是真的,没有骗你。”

“新作物关乎着大明百姓的肚子,我怎么可能在这事儿上开玩笑。”

朱棣看到杨轩的表情,连忙解释。

杨轩想了一下,也是,朱棣并不是一个不顾大局的皇帝。

于是,他伸出手:“那行,先拿一千两黄金,让我看看你的诚意。”

朱棣:?_??

“你……”

“怎么,你莫非说的都是假的?”杨轩道。

“什么假的,不就是一千两黄金嘛,我给就是了。”

朱棣反驳道,总觉得心里有些不痛快。

每次给杨轩钱的时候,他都有差不多的感觉。

这有可能是被杨轩坑多的了缘故。

“那臣就谢过陛下了。”杨轩立马换上笑脸。

“滚滚滚,我现在不想看到你。”朱棣挥挥手,满是嫌弃。

“臣告退。”刚刚得了一千两黄金,杨轩也不在意朱棣的嫌弃。

“对了,早点把黄金送来啊!”杨轩提醒了一句。

朱棣:……艹

这厮总是能三言两语就能把自己惹生气。

……

朱棣的旨意很快就下来了。

户部的官员收到旨意后,心里也是忍不住吐槽。

既然长平侯已经包揽了这事儿,干嘛还要折腾他们呢?

这不是诚心让人不痛快嘛!

当然,也有人在这件事上面看到了青史留名的机会。

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都是第一次出现在大明。

研究它们的习性,使之适应大明的环境气候,再将产量稳定住,甚至提升,待到推广开来,作为功臣的他们,史书上会少的了他们的名字?

发现青史留名机会的不止一人,毕竟聪明人还是有很多的。

但他们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告诉其他人。

这事儿,当然是竞争对手越少越好。

另一边,杨轩已经开始准备试验田,并安排人前往顺天。

北方春耕的时间普遍比南方晚。

所以时间上还来得及。

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十余日过去了,到了朱棣召见各国使臣的日子。

郑和带回来的有好几十个国家的使臣,甚至还有王子,国王。

光是接见他们,朱棣就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加上最后赐宴,整整一天的时间就这样没了。

值得一提的事,向明的那个部落,朱棣也赐予了国名,并赐予了宝册,印信,服装。

这样代表了这是一个被大明承认的国家。

而其国名,朱棣根据其自身的文明传承,赐玛雅二字。

谁也没有想到,未来盛极一时的玛雅国就这样出现了。

在向明回到家乡后,利用在大明学到的知识,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让玛雅国统治了南\/\/美北部以及中\/\/美\/\/洲。

只可惜在历史的车轮面前,这终究是昙花一现。

……

春耕开始了。

杨轩带着人在试验田种植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

试验田杨轩也根据各种情况,分成了好些个区域。

为的就是得到更多的试验结果。

同时,户部的官员也开始了行动。

不管是为了完成朱棣交代下来的任务,还是青史留名,他们都很认真。

另外,铁铉在南方推行新政,也基本临近了尾声。

待到回京述职后,将前往北方继续推行新政。

七月初。

在南方试验田种植的玉米成熟,开始了收获。

每个区域的收获都不同。

有两三百斤的,有几十斤上百斤的,当然也有绝收的。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都是经验。

紧接着,土豆也开始了收获。

土豆的产量也不可避免的有所下降,但最高也保持在了一千斤左右。

哪怕是在坡地,也有好几百斤的产量。

同时,众人也发现了土豆的一些特性。

这对于在大明推广,有很大的好处。

九月份,宝船的修复工作完成,同时,朱棣又给下西洋的船队添了三十艘大船。

贸易所需要的一应货物,也都已经准备好了。

是的,郑和又要出海了。

他这次的主要任务是送各国使臣回国,有时间的话,再探索一下陌生的地方。

得知这个消息,杨轩特意放下手中的事,去送了郑和。

“三宝,保重,一切以安全为重!”

杨轩叮嘱。

“侯爷,保重!”

郑和行礼,随即踏上了宝船。

航海是他的梦想,再多的危险,他也不怕。

杨轩驻足良久,此次分别,再见面,又不知道得过去多久。

十月。

红薯也可以收获了。

红薯的产量依然坚挺。

不过红薯并不耐涝,相反相当耐旱。

这是个很好的消息。

北方降雨不比南方,红薯是很好的作物。

玉米、红薯、土豆等在南方收获后,北方也陆续开始了收获。

产量嘛,因为气候、降水等多种因素,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影响。

但总体来说,玉米、红薯、土豆等都是比较适合在北方种植的。

当然,这才是第一次在大明种植,经验还是需要再积攒一些的。

种过地的都知道,同一块地,不能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

必须轮种才行。

所以,原先的试验田,杨轩进行了调整,甚至又开辟了新的试验田。

永乐十六年,由于总结了去年的失败经验,今年玉米等三样粮食获得了丰收。

这也证明了,大明的土地,是适合种植这三样粮食的。

同时,在杨轩和朱棣商议过后,大明引进新粮种的消息也通过各种渠道散布到了民间。

算是让百姓们先有一个了解,免得正式推广的时候,百姓抗拒,出现意外。

这一年,铁铉在北方推行新政,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剩下的就只有顺天府和山\/\/东.省。

永乐十七年,又种了一年。

玉米的最高产量,维持在了四百斤左右,

土豆和红薯的最高产量突破了一千五百斤,最低也有五六百斤,七八百斤的产量。

当然,这也是由于田地的优劣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不过相比于水稻、小麦、粟米等,不怎么挑地,且产量不低的新粮种,绝对能够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

经过三年的种植,玉米等粮食的粮种已经储备了很多。

北方各省府都可以兼顾到。

南方各省也可以兼顾一部分。

朱棣对于各省府县的要求就是,在永乐十八年把新粮推广开,并且下发了最新编纂的新粮种植手册。

当然,不可占用种植水稻和小麦这些主粮的良田。

毕竟,在大明,水稻和小麦才是主流主食。

……

入冬前。

郑和带着船队回来了。

他这次带回了不少金银和货物。

去迎接他的还是杨轩。

一见面,杨轩就告诉了郑和一个好消息:英魂祠修好了。

地,是朱棣特批的,设计修建等都是由工部负责的。

没有任何人偷工减料。

规格材料动都在允许的范围内达到了最好。

随后,郑和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船队众人。

英魂祠修好了,他们百年之后也能享受到后世子孙的香火,所做的事也能流传下去。

这对于他们,简直就是最好的奖励和鼓励。

等回到京城。

朱棣召见了郑和,后者也就此次出海的经历和收获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朱棣对此很满意,并让户部准备郑和永乐十八年出海所需的一应货物和物资。

之后,郑和又去拜见了皇后徐妙云。

这一次,杨轩也在。

和上一次见面相比,徐妙云如今的状态明显下降了许多。

看到郑和的担忧,杨轩在一旁解释:“御医说了,娘娘这是年纪大了。”

郑和闻言,点了点头。

算算时间,皇后徐妙云也五十好几了。

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高寿了。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徐妙云,心态却是相当好。

“三宝,你现在的样子,可是看起来比我还老啊!”

她笑着打趣。

“奴婢确是不年轻了,但娘娘看起来,倒是变化不大。”

郑和说道。

“呵呵,你也学会哄我了。”徐妙云笑道。

“奴婢不敢,奴婢所说,皆是发自肺腑。”

郑和赶紧说道。

徐妙云的容貌确实没有多大变化,只不过头上的银发更多了。

“好了,你这刚回来,我也就不留你了。”

“想来你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家看看了。”

徐妙云笑着说道。

郑和虽是宦官,但也是有子嗣的。

不过他的子嗣是过继的。

听到徐妙云的话,郑和再次行礼:“奴婢告退!”

说实话,他也想家了。

待郑和离开后,徐妙云又看向杨轩。

“小师弟,你也回去吧,这段时间,你天天进宫来陪我,我很开心。”

“但你也不能因此忽略了自己的家庭啊!”

从徐妙云多次召见御医后,杨轩就放下了手中的事,进宫来陪师姐说话。

他心中清楚,师姐这是正常衰老,无法避免。

不是人人都能和自己一样,不老不死。

至于师姐还有多长时间,他不知道,也不敢跟御医确定。

他只希望时间能慢一点,再慢一点。

能让自己多陪陪师姐。

这个世上他亲近的人本就不多。

不管是在魏国公府的时候,还是嫁了人,师姐对自己从未变过。

杨轩也很珍惜这段师姐弟的感情。

“没事的,师姐,就是安庆让我来的。”

“她还说,明日要入宫来陪你聊天呢!”

“好啊,真是有心了!”

……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器焰嚣张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足球小将,今川不息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逍遥太子爷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日月战旗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亮剑之保家卫国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幸得闻松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一缕幽香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安家立业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时空战纪二赖子的古代直播之路酒海钩沉大明坚持住,等我再抢两个岛!穿越后,我开创了文明大乾暴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抗战之超级小兵红楼梦之庶子贾环虚构三国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都城一品神探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明末平倭录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