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行尽奚山路更赊,路旁时见百馀家。风烟不改卢龙俗,尘土犹兼瀚海沙。朱版刻旗村赐食,青毡通幰贵人车。皇恩百岁加荒景,物俗依稀欲慕华。”1682年9月初,朝鲜王国东行使赵初彦一行人骑马走在智利中央谷地南段的一处平原上,领头的赵初彦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就念起了这段诗。

这是北宋熙宁年间苏颂出使辽国时所做的诗,名为《奚山路》,大意是他奉命出使辽国,路途十分遥远,在进入辽国中京地界后,看见道路两旁有许许多多的店铺、民居和酒坊,与唐时卢龙塞附近的风俗非常相似,没有任何改变。那些酒坊门口挂着木刻的红招牌,用来招揽客人。

陪同赵初彦的外交官员级别不高,是一位军转干部,本来就没什么文化,因此并不能够听明白这位来自朝鲜王国的使者嘴里念叨着什么,只是觉得他似乎在念着一段抑扬顿挫且颇有韵律的东西——请原谅这个可怜的家伙,他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立下了大功却无处安置,最后只能转业塞到外交部里,玩诗歌这些东西并不是他所长。更何况,这次还是赵初彦临时起意要到智利一带看看,外交部根本没什么人愿意陪他到那个偏僻角落里玩,因此就轮到了这位仁兄,也是没法。

不过他听不懂,跟在赵初彦身后的几位副使、随员什么的却都听懂了。他们多是饱读诗书的读书人,每个人都有功名,此刻听赵初彦这么一念诗,虽觉得和周围景色有些相和,但总有一股说不出的怪味。仔细想了想,似乎是在讽刺东国人不遵圣人,不传名教,久浸胡风,已离华夏道统越来越远。在这一刻,他赵初彦仿佛化身成了出使辽国的宋朝臣子苏颂,在进入辽国地界后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指指点点,那种文化上的自信令赵初彦如痴如醉,稍稍抚平了最近几个月以来思想上受到的痛苦冲击。

赵初彦在念完这一首诗后,似乎心情好了一些,只见他直接拨转码头,朝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村落行去。

村子看起来不小,大概有一百多户的样子,因为靠近交通要道的关系,一些有头脑的村民在路口搭了个棚子,售卖包括腌肉、咸鱼、糕饼之类的在东岸常见的食物,同时也提供一些自酿的酒水。当然如果客人需要点名需要茶水的话,这个小小的饭馆也能提供绿茶、马黛茶、白茶等多种茶水,也是奇了,这大概和博陵县城里设了一家孙春阳南货铺的分店有关,同时更说明了茶叶进口量在东岸已经增长到了一个极为惊人的地步,以至于乡下地方的小店都有茶水卖了,虽然这仅仅是产自宁波的较为低档的砖茶。

这时众人已是行了半日,腹中都有些饥饿,因此赵初彦便提议去那小店内坐上一坐,吃些食水,大家自然无不遵从了。店家看到这么多人了,一时有些惊慌,下意识地便想拿起靠在木墙上的长矛御敌,不过一看来者却是一群衣着光鲜之辈,一下子又松弛了下来,笑吟吟地招呼两个自家子侄(同时也是帮工)去厨房知会自家婆娘,让她感觉准备酒水吃食,这是有大生意上门了。

赵初彦不喜饮酒,因此直接让仆人赵正大上前嘱咐店家直接上茶,店家连连应是。饮茶,在如今的东岸,无论是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还是高层的政治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与咖啡、酒并称东岸三大饮料。更何况东岸人自诩前宋苗裔,而自宋朝以来,中原饮茶之风便愈演愈烈,因此东岸人嗜茶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而且,从饮食习惯上来说,因为有着潘帕平原和巴塔哥尼亚台地提供大量廉价的牛羊肉,同时近海的渔业资源也非常丰富,东岸人平日里吃的鱼肉非常之多,奶制品也不少,因此非常饮用茶水以助消化,因此饮茶文化在东岸风靡南北也就很寻常了。

东岸消费的茶叶,大概有一半产自宁绍一带,其余有产自浙南、浙西鲁王控制区的,有从福建郑氏那里采购的,有从清国商人那里走私来的,当然也少不了从顺国那头买的,总之都是来自中国大陆,除了极少一部分在河间北部云笼雾罩的玄武高原上种植的茶以外。

店家给赵初彦上的茶是从福建买来的武夷绿茶——同时这也是荷兰人、英国人在中国采购的数量最大的一种茶了——味道自然谈不上多好,但也绝不会很差就是了。陪同朝鲜人的那位东岸军转干部却没点绿茶,而是径自点了一壶奶茶,然后招呼几个随从警卫一起饮用。这种奶茶是用粗制的廉价砖茶外加盐、乳煮成的,除了茶叶以外,恰好都是东岸产量非常丰富的物事,因此也是较为流行的。

不过这种喝奶茶的习俗,在赵初彦看来就更是呵呵了,完全是一副胡人做派嘛!匈奴人、鲜卑人、契丹人、蒙古人哪个不喝奶茶?中原人有几个喝奶茶的?东国人妄称华夏,没想到竟然习得这种胡风,真是可悲可叹。而听说这种喝奶茶的习俗最初是传自东国的一些世家大族,那就更是可笑了,他们还好意思自称大宋苗裔?骗谁呢?

赵初彦在这厢暗地里腹诽东岸人的胡风夷俗,不过那厢几个东岸人却吃得很开心,对此一无所觉。或者说,即便他们发现赵初彦很不屑那又如何,一个仆从国的使节的看法,很重要吗?值得东岸人为此大惊小怪吗?本国牛羊这么多,奶制品自然十分丰富、廉价,马、牛、羊的乳制成乳酪,营养丰富又好保存,是东岸人居家、待客的常备食品,大伙就是爱吃了,管你甚事了?

这不,这会七八个东岸人围坐在两张八仙桌前,喝完奶茶后,又让店家端上来了八碗乳粥。这种乳粥,也是东岸传统食品,由乡间常见的野菜外加马、牛、羊乳熬制而成,最是廉价,而且香气扑鼻,非常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尤其是在稻米产量很高的河间地区,百姓们早晚经常吃乳粥,特别是在官方宣传多吃乳制品能增强小孩体制、身高之后,就更加流行了。

赵初彦喝了一杯茶后,店家的一位侄子小心翼翼地端上来了一碟点心,上面有两色食品,分别是蜜糕和松糕,与中原的有些类似,但又有所区别,也不知道源自何处。赵初彦拿筷子夹起一块尝了尝,发现用料相当不错,这令他很是惊异。他是老饕了,自然尝得出那松糕是用松子、核桃在蜂蜜中浸泡后,和以糯米粉制成的,且糯米粉中也加了不少蔗糖,因此味道相当不错。

这种认知,更是让他沉默了,因为小小的一个东岸乡下地方,都用如许多的材料来加工各种美味的食品,并且还能够销售得出去,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在朝鲜,这种松糕或蜜糕(不加松子、核桃的简化版松糕),不是不能见到,但多见于两班贵族家中,中人偶尔能吃一些,但绝对不会是常态,因此非常珍贵。可在东岸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这个乡野地方的小店也能随时备着这些在赵初彦看来并不便宜的食材,而且很显然平时还有人消费,这一对比就很明显了。

朝鲜,还是太穷了啊!而且不光朝鲜,似乎中国大地也穷了一些!观前人出使中国时的笔记、游记,即便是在北京这种天子脚下的首善之地,也不可能做到如东岸这般富庶,这个或许就是东国人常挂在嘴边的“生产力”的差距吧!赵初彦默默思考着。

不屑归不屑,但差距还是要正视的!在这一点上,赵初彦并不想当那可笑的缩头乌龟。

当然其实赵初彦想得也有些夸张了,盖因并不是所有东岸乡村野店都会如博陵县望都乡某村的这家店一样的。即便是在东岸,蜂蜜也不是什么便宜的物事,根本不可能让普通老百姓也当成日常食品来消费,更何况松子、核桃仁的产量也没丰富到大众食品的程度。这家店之所以如此,只不过是因为靠近交通要道,时不时有军人、工程员、技术员、官员来来回回罢了。这些人的消费能力较强,档次也较高,故这家店才备了这些食材,面向的也多是这些高端消费者。至于普通消费者嘛,其消费层次很显然就是如今正吃着乳粥、馒头的那帮家伙们的层次,虽然这在赵初彦看起来也相当不低了。

诸人吃茶喝粥间,一支运输队在路边远远地路过,一个精瘦的汉子骑马来到了小店近前,然后直接粗着嗓门大喊,让店家赶紧做几筐易携带的吃食出来,他们不便停留,还要加紧向北赶路。店家闻言赶紧跑了出来,与汉子协商一番后,定下了要四大筐炊饼、胡饼、肉油饼、馒头的意见。

炊饼、胡饼、馒头(牛肉馅的)都是现成的,直接就可以装筐,肉油饼则需要去锅里油炸一下,故汉子还需要等上一等。汉子也不以为忤,这时运输队大队已经远去,汉子与几个一同前来采买干粮的随从便要了一张桌子,直接点了些吃食狼吞虎咽了起来。

赵初彦发现,他们点的东西还挺多,且并不便宜,计有松子糖粥、糕糜、灌浆馒头——有些类似前宋时着名的开封灌汤包——荡羊饼子、灌肺油饼及馄饨。赵初彦觉得,这些人应该是公差一类的人物,在朝鲜是属于中人阶层,收入不能算低,但也绝对不高,应该是消费不起这些东西的。

这个时候,他已经麻木了,再也不管这些东岸“中人”们谈笑着吃饭喝茶,专心对付起了面前的松糕。同时,他心中也有了一点模模糊糊的想法,即回国之后,向大王痛陈厉害,要求革新。当然这种革新并不是如同东国人这样丢掉甚至毁弃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太功利了,太浮躁了,虽然国富民强,但赵初彦并不认可这种模式。

他的理想模式,还是以儒家名教为主干,辅以一些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那啥——好吧,是社会生产力,让国家的财富大面积增长。但这种社会财富的总体增加也不是漫无止境的,赵初彦觉得至少不能让那些满身铜臭的商人如同东朝这般人模狗样的,社会秩序必须还是控制在儒家士绅和两班贵族手里,这种高生产力状态下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则最受赵初彦青睐,而且他相信其他人对此也是持赞同意见的——大家祖上立了大功得下的荫庇,自己又苦读诗书这么多年,怎么能让那些不懂礼教的商人及下贱的工匠遽然上位呢?这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当然赵初彦没有仔细思考过,他的这种设想到底能不能实现,到底是不是空中楼阁。他还没这种意识,即便在东岸各处转了这么久了,但没有深入居住、学习、了解个十年八年的,他又能有多少深刻的认识?能有目前这种利用新技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念头,就已经算是不枉此行了,还是不能要求太高。

至于说他理想中的新田园牧歌的封建社会生活,在朝鲜王国会发展成什么样,能不能持续下去,会不会半途而废,这就很难说了。总之,一切都看后续发展吧,谁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预知几十年以后的事情。

半小时后,大伙差不多都吃完了。赵初彦有些会账,但想起已经不是很丰裕的财务状况,他还是默默放弃了,任同行的东岸外交官员付账——朝鲜使团靠售卖药材、毛皮、特产得来的资金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赵初彦最近甚至已经开始给东国贵人们写毛笔字以获取润笔费,这在文人看来是雅事,赵某人还不至于拉不下脸来不做。

随后,整理收拾完毕的众人便离开了小店,继续一路向北,朝界河(布埃诺河)行去。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逍遥太子爷亮剑之保家卫国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欢乐宋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时空战纪酒海钩沉帝国从零开始大乾暴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抗战之超级小兵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都城一品神探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崇祯窃听系统汉末龙蛇风云录开局被退婚,嫂子说,我嫁你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伐清从南洋开始穿越古代:商城空间可种田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我就刷个抖音,古人求着说别停!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纵马西域总关情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老子是最强皇帝红颜与剑影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抗日之神级兵王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唐残三国大逃杀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