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战将至
就在朝会上,这份大礼出现在群臣面前,然而当盒子打开后,所有人面色一变。
盒子里面放的,居然是一条胳膊!
更让群臣惊慌的是,元洪在看到这条手臂后,噗的喷出一口血雾,竟然直接昏死了过去。
眼看元洪反应如此强烈,许多大臣推测,这胳膊十有八九便是元河的胳膊。
毕竟,如果不是自己儿子的胳膊,元洪的反应又怎么如此激烈。
一时间,群臣窃窃私语,脸上多了几分复杂之色。
“这西南王简直丧心病狂,居然砍了太子殿下的胳膊。”
“说的也是,那可是太子啊,简直是把皇室的颜面踩在脚下!”
“如今太子落到他手里,怕是凶多吉少,看来双方已经彻底撕破脸皮了。”
……
太子被俘,对乾元朝廷的士气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只是一些熟知内情的宗室权贵,却夜夜笙歌,生活奢靡。
尽管朝廷已经丢失三州之地,但这帮家伙依旧充满信心。
在他们看来,一旦元氏老祖出手,逆转局势不在话下!
半个月后,元心灵亲率大军,和西南王府大军联合,四处扫荡,彻底拿下了青州!
紧接着,光州和岷州方面的大军调动,最终,合计七十万大军在青州集合。
下一步战事,陆华将亲自指挥,目标正是乾元京城所在的冀州!
而大军北上的第一站,便是冀州南大门长吉关。
攻下长吉关,随后的北上之路便可畅通无阻,直指京城!
可以说,长吉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显然,乾元朝廷也知道这一点,疯狂的从各地抽调兵马,支援长吉关。
无论如何,长吉关不容有失!
短短数日,将近六十万大军进驻长吉关,这座城池,如今已经彻底变成了军镇。
眼看大战就要爆发,乾元各界对此议论纷纷。
“看来朝廷是要下狠心了,听说已经有十八路诸侯前来京城勤王。”
“这么多?不是说那些诸侯还在观望,准备向西南王府投降吗?”
“那谁知道,十八路诸侯带来将近二十万大军,再加上朝廷的大军,挡住西南王应该不成问题。”
……
长吉关!
受限于冀州的地形,长吉关无险可守,只能不断加固城墙。
历年的积累,让长吉关看上去就像一只王八,无处下手。
长吉关以南一百里,陆华率领的七十万大军,便在一片山地驻扎。
此地依山傍水,依托地势,可谓是易守难攻,虽说不如长吉关内那么舒适,但当做临时驻地也算不错。
这一日,连绵不绝的军营内,无数军旗迎风飘舞。
陆华率领五十万大军,准备先行出发。
大军前方,陆华一身白袍,脸上更是少见的带了几分凝重之色。
尽管陆华一向看不上朝廷大军的战斗力,但上百万大军的厮杀,稍有差错,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容不得陆华不谨慎。
在陆华身旁,元心灵一身戎装,倒是显得精神头十足。
而在两人身后,便是各军统帅,此次大战,可谓是精锐尽出,余下的二十来万人,则是后备力量。
此刻,无数道目光看着最前方那道白色身影,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这段时间,随着陆华名震天下,自然也成为无数将士的偶像,在众将士看来,能与这样的人物一同对战,分明就是荣耀!
“这场战事,不能再拖下去了。老皇帝已经快把家底打光了,在这样的下去,留下的只是一个烂摊子。”
望着长吉关的方向,陆华喃喃说道。
“陆华哥哥,我们一定能赢!”
看了眼陆华,元心灵微微一笑,坚定的说道。
“没错!”
听到这话,陆华笑了。
“全军听令!”
陆华一声大喊,声音宛若响雷,传遍全军。
“吼!”
五十万将士,发出亢奋的吼声。
“随本王出征!”
随着陆华大手一挥,五十万大军,开始有序开拔。
五十万大军的行进,声势格外浩大,一时间黄沙满天,连绵不绝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
百里之外,长吉关!
这座能够容纳数百万人口的大城,经过这段时间的紧急加固,城墙变得越发厚重,从空中看过去,就像一座巨鼎。
不仅如此,长吉关的城墙也是相当高,高达四五丈的城墙,寻常武者都难以跨越。
千百年来,长吉关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为冀州挡下一切北上之敌。
在被乾元朝廷命名为吴王之乱的战事中,元权也只是率领少量精锐在野外穿插,才打到了京城。
若是元权按部就班的推进过去,怕是连冀州都进不去。
此刻,长吉关城墙上,一队一队的士卒正在巡逻,一名身着战甲的白发老人,正在众将领的陪同下,望着城外沉默不语。
尽管老人一头白发,但身材却相当魁梧,站在那里,犹如一把长矛,锐不可挡。
此人,便是元洪的小叔,来自皇室的将领—元厦。
想当初,元厦宁可不要皇室身份,也要从军,之后更是从基层打拼,一路凭借军功升至一方统帅。
直到年事已高,才离开了军队,没想到此次战事,这位皇室老将又重新出山。
此刻,元厦身后的将领,望着这位统帅,眼中不禁露出几分倾佩之色。
“真是没想到,元将军居然还活着。”
“早些年便听说元将军晋升人神境,看这样子,状态似乎还不错。”
“又元将军统帅我们,想来这次战事也不用太担心了。”
想到这位老将曾经的战绩,一些将领顿时松了口气。
就连一向自视甚高的完颜盛,在这位老将面前,也是格外温顺。
这位乾元新晋的人神境,在被元逸救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总算恢复了过来。
只可惜,当初救他的元逸,反倒死在了陆华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