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王殿下一路杀向平壤城时,泉盖苏文已经带领十四万军队前往了安市城。
也就是这么一个信息差,断送他了最后的机会。
而另一边的卑沙城,经过一夜的鏖战,张亮已经成功将其拿下。
而在这次攻城战中,程名振当居首功!
“陛下果然没看错人!”卑沙城内的城主府中,张亮看着还在嘱咐身边负伤的亲卫,令其尽快去找军医包扎的程名振,他的眼中满是欣赏之色:“程将军果然好生了得!”
“张公谬赞。”程名振闻言赶忙向张亮行了一礼,随后又道:“眼下我们虽然已经攻下了卑沙城,可毕竟我们身处敌国,随时都可能面临敌人来袭,所以张公,我建议尽快加强城防的部署,避免出什么闪失。”
“你说的不无道理。”张亮闻言点点头:“老夫会尽快安排这件事情。只是在这之前,老夫有个问题想要请教你。”
“不敢当张公这一声‘请教’,”程名振闻言赶忙躬身对张亮行了一礼:“但末将愿为张公排忧解难。”
“客套的话老夫就不说了。”张亮发现这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但他这会儿实在是没兴趣跟对方来回客套:“老夫刚刚收到消息,楚王殿下于一个月前攻下百济王都,并且杀死了百济王和他的长子,并且在十天前,从慰礼城出发,一路北上,将前来阻拦他的百济军队杀穿,如今更是抵达了高句丽境内……”张亮说到这,见程名振此时已经张大了嘴巴,他不禁有些没好气道:“你是第一天知道楚王殿下很能打么?不要做出这副表情!这种战绩,对楚王殿下来说已经属于稀松平常,老夫现在考虑的是,咱们下一步该如何做。”
“张公,末将知道您为难在何处。”程名振是个聪明人,所以他没有让张亮将不该说的话说出口:“这样,末将向您请调一万人——”
“不,”张亮闻言抬手阻止了对方,只见他思虑再三,才缓缓开口道:“卑沙城一战,我们的损伤足足三千有余,如果按照原本的计划,下一步老夫应该留下一部分人占领卑沙城,然后率领其余人向李绩靠拢,老夫相信,眼下他已经拿下了盖牟城……”
程名振闻言没有说话,他在静等张亮那最重要的“下文”。
“程名振,你想不想封侯?”张亮对于程名振这副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的风范很是满意,所以他直接甩给了对方最大的诱惑:“如果按照楚王殿下的作战风格和行军速度,眼下他应该很快就要杀向高句丽的王都平壤城,而老夫……也想凑这个热闹!”
“留下一万人守着卑沙城,其余人走海路前往平壤,张公以为如何?”程名振并没有被封侯的诱惑所打动——真正诱惑他的,是想见识楚王殿下的豪杰风范。
是的,虽然楚王殿下在长安的名声不怎么好,可是出了长安城,尤其是河北道这片儿,楚王殿下的声望,却是无可挑剔的好。
要知道,楚王殿下最开始干翻的东突厥,原来最喜欢干的事儿,就是劫掠河北道。
所以对于灭掉东突厥,后来更是通过一场奇袭横扫了草原十八部的楚王殿下,河北道的百姓谁不喜欢?谁不敬仰?
更别说那太行山的十几万山匪,也是楚王殿下剿灭的。
更何况自那以后,楚王殿下居然要凭一己之力,为整座河北道向朝廷纳税十五年!
这可是古往今来都没有过的善举啊!
河北道的父老乡亲哪能不对楚王殿下心怀感恩呢?
而他程名振,乃是洺州平恩县人,后来又当了洺州刺史——可以说楚王殿下过去为河北道做的每一件事,他程名振都是受益者。
所以,在搞清楚张亮的真正目的后,即便程名振知道,自己很大概率会在事情失败之后替对方背黑锅,他还是半点不带犹豫的表示了同意,甚至还迫不及待的为对方出谋划策。
“走海路到平壤城……”张亮见程名振如此上道,那显然就明白多余的话不必再讲:“如果一路顺利,大概七八天就能到。”
“那张公……”程名振闻言试探问道:“咱们事不宜迟?”
“……”张亮闻言抬起头,深深看了对方一眼,随后开怀笑道:“嗯,事不宜迟!”
-------------------------------------
七日之后,在留下一万人驻守后,领着两万七千人南下的张亮舰队在乌胡海与北上的柴哲威等人相遇。
“张公?”在双方会师后,柴哲威率先登临张亮所在的五牙大舰。
说实话,对于张亮这个人,楚王殿下的兄弟们,谁都对他喜欢不起来。
所以经过考虑再三,柴哲威决定单独上船与其会面。
“柴公子。”张亮这会儿客气得很:“怎么,见到老夫你很意外?”
“意外倒是谈不上……”柴哲威闻言皱起眉头道:“就是好奇……怎么您会跑来凑热闹。”
“楚王殿下要打平壤,老夫闲着也是闲着,自然得过来帮帮场子。”张亮话说得轻松,可实际上他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他自己心里清楚。
在离开卑沙城之前,张亮将自己的推断和计划一并写成战报,并且派人快马加鞭,送到了如今身在安市城的李二陛下手中。
而事实也如他推断的一样:楚王殿下果然要打平壤。
也幸好他赶来的及时,不然届时连汤都喝不上。
“张公,是陛下派你来的?”柴哲威闻言皱起眉头,他总觉得事情哪里不对。
“楚王殿下呢?”张亮闻言没有回答,反而是问起了楚王殿下的下落。
而另一边,一路畅通无阻,即将杀至平壤城外的楚王殿下,此时也收到了张亮赶来平壤的消息。
“张亮!我@#!”彼时长枪染血的楚王殿下,打马停驻在距离平壤城二十里地的一处密林外,开始输出大唐雅言:“这种时候你跑来凑什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