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一过,江诚和苏心兰开始张罗着办婚宴。
说是婚宴,事实上就没请多少人。
江诚打算把山岗村的大队长吴建国请来,苏心兰则是打算把石塘村的大队长李大河和村里的会计还有计分员一起请过来。
当然往日里交好得的秦婶子和秦叔也一并请来。
加上知青院的十几个知青,正好凑够两桌。
苏心兰和江诚作为新人没有动手,而是专门请的村里一个擅长做菜的中年大叔,请他来掌勺。
为了多添几个新鲜菜,苏心兰已经提前一天又做了些豆腐皮,豆腐丝,还有豆腐卷出来,当然豆腐也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办婚宴,江诚还特意跑去镇上买了猪肉,牛肉,小鸡,羊肉,烟酒和喜糖,当然都不是那特别好的烟酒,但相比较于村子里的也是好上太多。
正月十八这天,厨子吴二带着他儿子,一大清早就来了苏心兰的小院忙活。
苏心兰已经早早的就把大葱,萝卜,白菜,土豆,豆角干和茄子干,粉条,榛蘑拿出来。
酸白菜炖排骨,白菜猪肉豆腐榛蘑炖粉条子,土豆炖牛肉,红烧肉干豆角,茄子肉沫,大葱炒鸡蛋,蒜苗炒肉片,鲜鸡炖蘑菇,蒜苗炒豆腐卷,凉拌豆腐丝,凉拌豆腐丝,凉拌萝卜丝,凉拌白菜丝,红烧豆腐,红烧鱼。
一共两桌子菜,正好赶在中午上桌。
早在吴二做菜的同时,知青点的知青都陆陆续续的来了小院当然也没有空手来,或多或少的都带了点东西,苏心兰也没推拒,全都收了。
十一点快要开饭的时候,两个大队长和会计还有计分员才到。
正好饭菜也全都摆上了桌子。
江诚把买来的白酒和烟都分开放在桌上。
这桌子还是苏心兰跟秦婶子家借来的秦婶子家人多,平日里就用两个大圆桌吃饭。
苏心兰跟她借了一个,加上自己家里本来的那一个,正好能安排这么多人坐下。
村子里摆席,菜量一般都做的很大,都是论盆的,主要还是怕不够吃。主食准备的是三个面馒头,苏心兰头一天蒸了满满几锅,另外又熬了些大米汤,正好可以顺馒头,省的噎着。
知青们一上桌,本来给东西的那点不情愿瞬间消失,他们还有什么不舒服的,苏心兰这两桌菜都能抵消掉。满满的几大盆肉菜,比过年的时候还要丰盛,他们只出了那么点东西,就能吃这么多肉,简直就赚翻了。
苏心兰和江诚作为新人,一一向桌上的众人敬酒,表示感谢。
最后大队长李大河对苏心兰和江诚表达了祝福。
知青点的人除了张小蕊,一个没落全都来了苏心兰家。
张小蕊倒是想来呢,但苏心兰没给她这个机会。
吃过饭,临走前,大队李大河留到了最后,“苏知青,我尝着你家这个凉拌豆腐丝还有那道蒜苗炒豆腐卷味道挺不错的,不知做起来麻不麻烦。”
“哦,大队长,那个确实不太容易,有些费时间。不知道你是想自己做点用来吃还是有什么其他打算?”苏心兰询问道。
“我确实是有点想法,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成。
我是看着咱大队里这冬天一待就五六个月,一点儿营生都没有,有些可惜。
若是能给大队找个活儿干,给队里挣点钱,那大家伙既有事儿干又有钱拿,不就更好了吗。”李大河说出了他的想法。
“大队长这个想法确实不错,那不如先去寻寻销路,毕竟这豆制品放不了几天,非常容易坏,要是没有人接收,都是白搭。”苏心兰建议道。
“不错,你想的确实周到,我这几天就抽空到镇子上去找找门路,就是吧有一点,到时候你得带着村里人教教他们咋做。不让你白交,这事儿以后要是整的好了,村里给你记工分。”李大河又说道。
“那自然是行,这活儿其实就是麻烦了些,只要有耐心,基本上都没问题。大队长你放心去找,都是给带队谋福利的好事儿,我绝对支持你的工作。”苏心兰此刻就觉得现在这个李大河似乎跟她记忆中的那个李大河不像一个人了。
记忆中的李大河凡事高高挂起,一副就怕事儿粘他边儿的想法。
其实苏心兰不知道,李大河这也是从江诚拿稿费这事儿的来的启发。
就凭江诚这病秧子,一个月都能拿那么多的稿费,而且不论刮风下雨,一年四季都能拿。
那凭啥大队里这么多人就不能想个辄也挣外面人的钱。
他已经琢磨了许久了,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项目,也就今天巧了,正好吃到这几样豆子做的吃食,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到的主意。
他们青山大队别的不多,但大豆可是管够,而且做豆腐这活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也就是麻烦了点儿。
原先没想到,是他的眼光有局限,只想到了豆腐,可如今有苏心兰给提供的思路,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这豆子不只可以做豆腐,还能做出许多种不同的吃食,做法也很简单,如今他们这里正是大冬天,本来餐桌上每天就那么几样,若是能添几样差样的,绝对会受人欢迎。
想到这些,李大河就打算骑上队里的自行车去镇上找人问问。
万一能成,可都是他的功绩,也能给队里争光。李大河除了在乎自己家人之外,最在乎的就是大队的荣誉。
“行了,苏知青江知青,你们不用送了,我先抽空去镇上问问,若是可行回头我再来找你。”李大河说完,就迈着大步离开了苏心兰家。
苏心兰和江诚两个人,把桌上的菜汤倒进一个盆里,是了,两大桌子菜都被吃的干干净净,除了菜汤。
接着分工合作,江诚负责收拾厨房刷碗,苏心兰负责去送桌子,临走时又拿了一小袋硬糖。
晚间,苏心兰帮着江诚把他的东西都搬到了东西,跟她的放到了一块。既然已经表明了心意,那就没必要矫情,两个人正式的住到了一个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