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福建路和两浙路、江南东路就已经力有不逮了。现在宋国除了成都府路的宋高宗,其余尽数效忠投诚,事情多如『乱』麻。
迫不得已,张林只得启用原宋朝的官吏们,一边让他们接受廉政学院的培训,一边为他打理各地事宜。
在臣民的推动下,他也让人起草《祭天诏》和《登基诏》,各种祭祀活动也在筹划,准备在十二月初登基称帝。
当务之急,就是对军队进行整编,尤其是禁军和西路北路边防军。其中禁军士兵在册人数为一百四十万多人,简直亮瞎了张某人的狗眼。
这样数量的禁军数量,居然会被金人区区七万兵马长驱直入地攻入腹地,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因为涉及改变军卒兵种,耗费颇大,张林只得从民间取财。
好在他是商人出身,在南地施政时就颇得商人好感,开封府的大商们纷纷慷慨解囊,你出十万我出十万,又对“降金叛徒”进行抄家,东凑西凑地凑了一笔高达六百万贯合约五千万元的专项军费,用于安顿部分禁军士卒和训练武备。
金人攻陷宋国东京最大的收获就是朝廷国库,掳劫了总计一千八百万贯的皇家金库和国库存金,另外就是东京西郊的军器监工匠家庭八百余人,及皇室宗女、嫔妃、权贵女眷将近两千余人。
当初张林于阵前要人被完颜宗翰拒绝,他也大概能知道原因,当时那种情况下,若是金人肯交还女眷则必然大伤士气。只不过那番狠话却是使得双方都下不来台,以至于金国至今还没派来使节。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金国派来使节也没有用,两国之间必然要刀兵相见,用血来洗刷耻辱。至于张林对金国王子发下的毒誓,自然是传的天下皆知,百姓们都一力支持。
血债血偿,没什么好说的。
就算不为皇城女眷被掳劫,也要为牟驼岗和岳台县的两万余名惨死的百姓拿回公道。
还有另一件事,就是定都问题。
依照张某人的喜好,自然是要选择靠海的城池,从各方面来看,杭州府都是个不错的选择。反正,不管是忌讳也好,讨厌也罢,开封赵家天子住的皇城他张某人是绝不会住进去的。
不过皇城已是被内务部派宪兵接管,正在进行清理整顿,这几天开封府里百姓们中隐有皇城闹鬼的新闻传出来,且内务部也证实了皇城一到晚上就有女人的哀怨歌唱声,把士兵们吓得不轻。
张林便召集了一帮道士开坛做法,水陆法事替亡魂超度,果然超度过后,阴气森森的皇城就清静了不少。
不住在皇城,但张林却把原蔡京住的宅府给占了,反正蔡京都被金军掳去了,偌大府邸也不能浪费。当然,入住之前还是要道士作法把脏东西清理清理。
随着军器监的搬迁而来,军械制造也庞大的资源整合下以百分之二百的功率运转,一批批小口径大口径火炮被生产制造出来,装备进新军里集训。
原新福军、新浙军取消建制,统改为东南集团军(六万),新夷军则单独改为夷南军(两万),平北军改为东北集团军(六万),种师道所部和折颜质等原西军所部改为西部集团军(六万),另从原宋朝禁军中抽调五万人集训编为西南集团军(五万),最新结业的四万常备军和部分四万整编禁军合成中部集团军(八万),亲卫营在经过雁门关和牟驼岗血战后扩编为一万余人的亲卫师团。
至此,张林麾下总兵力从名义上讲已经达到了三十四万人,加上内务部宪兵和警务总署的编制,足有四十万在册士兵,另外还长期轮流着一批十万人规模的常备军。
这么庞大的兵力用来守备整个国土自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各部大军的战斗力参差不齐,许多军队还是主要使用冷兵器,对火器比娶媳『妇』还要渴望。
张林可不是宋微宗,他收编了种家军和哲家军后就视如己出,一面派遣基层军官帮西军进行整编,一面把原西军军官抽调回开封府进行培训,主要是军纪和思想方面的教育,另外就是让他们尽管熟悉火器的使用。
关于火器的使用,新版《步兵『操』典》《炮兵作战手册》《火枪兵作战手册》等俱都大肆印刷,下发到军队中,各地进行集训,把其中不服从军纪的油条给踢出去,另外就是按照军制对各军进行混编。
这是非常复杂的军制改革,非短时间里可以完成,而且还会伴随着部分士兵或者军官的抵触反抗。
张林因此下令北方全线采取守势,构筑哨所、炮楼,用砖头和水泥建造坚固的防御工事。在未来两三年之内,他将大力整顿国内的经济和军政建设,不会轻易发动对外战争。
打铁需得底子硬,等老子把国内整顿好了,再特么去收拾金国。
原位于西城的蔡府如今已是主公的府邸,这座占地将近百亩地的大庄园其奢华程度绝不比皇宫差不多,房间数百,花苑几十,装个两三千人轻而易举。
张林也未打算在此常驻,所以只让工匠沿着蔡府庄园修了一个砖块水泥高约一丈的简易围墙用以加固防御圈,其他就沿用原来的物事了。
开封府百姓对于主公定都杭州府的消息也是抱怨,大批百姓请愿未果后也只能想着提前去杭州府买地了,这什么时候当天子脚下的百姓都是个很骄傲的选择,何况是具有唐宗汉武气质的强势主公呢。
杭州府官署知府文先德发来札子说“富民涌入繁多”,被迫把杭州城进行扩建规划,把东南西北四个郊区改为内郊,又在原基础上扩建外郊,一时间地价飞涨。
在前两年的两田法改革中,张林早已把土地收归国有,而且禁止土地私人买卖。也就是说,你想要卖地,只能卖给官署,想要买地,也只能按规定从当地官署手里买。
而且,个人持有的土地年限虽然不准世袭,但也是只有死亡后才能变更土地主人,你只要不主动卖地,分到你头上的土地一辈子都属于你,想种什么都行,前提是按时交税。
土地税的标准也很低,只相当于宋朝开国时候的水平,每亩地才征收两斗半粮,这个标准对于北地自然是暂时有所降低的。
两田法的改革最主要阻力是皇亲国戚,但是从这方面说,金人倒是帮了个小忙,把皇亲国戚掳劫一空,宋朝顺理成章地覆灭,那所谓的皇亲国戚也就没有相应的地位了。
至于商人,商务总署拨下的军工订单如雪花一般繁多,商人们对此早有耳闻,岂会在意一点点土地利益跟大兴商业的主公对着干?
历朝历代,还没有哪一任皇帝如张林这般,可以给与商人们利益和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