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远谋,必有近患,这话几乎路有皆知,但如何远谋,患在何处,却没有几个人事先知道,只有在事到临头的时候才苦苦冥思,能够悟到其中的一、二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更多的人跌到了再起来,没走几步又跌到了,又起来,又跌到,到了最后悟到了真谛已经精疲力竭了。
吴方琪的错,就错在一上任就是朝廷的三品大员,从来都没有见过有那个新科状元是这样的,十六岁就是云南承宣布政使司,而且是担负着推行改土归流的国策,曾经已经有好几个能臣倒在了这个位子上了。
吴方琪从山西回到北京,就已经看到了这点,而这一切的发生自己又能怎么办,只有听皇上的。吴方琪发生的这一切只有皇上自己清楚,而且从一开始就知道有这样的结果。无人能知道。
宣德皇帝赏识吴方琪的才华,只要经过一番的磨练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将来一定能成为大明的良臣大贤。
宣德皇帝以报曾经在靖难之役中的一些为了爷爷燕王欲血奋战的忠义后代,是做给世人看的,有意把这个事情做大,怨声越多,大臣们妒忌心越重,效果越好,而且宣德皇帝把吴方琪一下子推到了云南承宣布政使司这个三品大员,一方面是有意大造声势,以显皇帝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明君,另一方面是有意把吴方琪放到火炉上去烤,初生的牛犊不怕虎,改土归流的国策从洪武皇帝的时候就定下来了,然而,几任云南承宣布政使司都屡试不见成效,所以宣德皇帝想把这个初生的牛犊放到云南推行改土归流国策,本来就没有抱有太多的希望,却想不到这个新科状元吴方琪还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结盟云南大理王府,变通办法地推行改土归流,分几步实现改土归流的国策,这正切中了宣德皇帝的初衷。
宣德皇帝这么做是有底线的,幸好吴方琪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他的预想当中,没有越轨,更没有与云南土司沆瀣一气。
吴方琪对改土归流的设想符合宣德皇帝的思路,但要让吴方琪去实施这套改土归流的方案,吴方琪没有这个执行力,因为云南提刑按察使司和云南都指挥使司已经开始向云南承宣布政使司发难了,奏折已经在宣德皇帝手上了,在这个时候宣德皇帝想把吴方琪调离了云南,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宣德皇帝知道吴方琪一旦离开云南,朝野上下的弹劾奏章将达到高潮。
徐州是个权宜之地,当宣德皇帝有了这个想法的时候,宣德皇帝不行了,临终之前对太子朱祁镇说了自己的初衷。
正统帝也按照父皇的意思特别地关照吴方琪,到了徐州上任了之后,在很短的时间里,正统帝就想到了治河总督这个位子可以让吴方琪去磨练一下,原来想让吴方琪在治河方面稍有点作为,想不到云南三司弹劾把吴方琪推到了高潮,朝野上下一遍喧哗。
正统帝当机立断,就采用了一个免去职务,留京候用的决策。
皇帝的这一番良苦用心,吴方琪那能知道,就连大内太监总管也只能略知一、二,在皇上面前也经常旁敲侧击。
吴方琪没有这方面的深思熟虑,也根本不可能会往这方面去想,如果没有大内太监总管的一番点拨,他有可能准备打道回府,向皇上递交辞呈。没有野心既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
宣德五年,他到北京,没有去找过一个师门,也没有想过去投那门子的贴子,虽然他也没有地方可投,但他从来都没有去想,带着一份好学,好奇参加殿试,坐进漆黑的牢房也没有一丝的抱怨,小太监把他带到“御书房”也没有一点惊奇,似乎还有那么一丝的童心未泯。吴东升的后代多少都有点遗传基因,临危不惧的胆略,不是刻意装出来的,十五多十六不到岁数的人是装不出来,这种胆略是与生俱来的,是胆略不是胆识。
经过大内太监总管的点拨,改变了他原来的想法,忧愁一扫而光,构思自己的未来,虽然一切都由正经统帝来决定自己的命运,然而在这小庭院里闲着也是闲着,书也看不进去了,就开始了浮想。到地方上去担任一方大员,无论你怎么做,都有方方面面的其他官员制肘着你,旋转于官吏之间,自己太嫩了,又太违心了,一门心事就想谋事,不想谋人,如果由他自己选择,他不想到地方上去任职。部队,军机处到是没有那么多的制肘,然而血腥味太重了,曾经他见过太湖水寨之战,血染太湖让他记忆犹新,难以忘去。他想到户部去任职,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在这小庭院里冥思苦想了很长时间,户部是个好的去处,户部管理着天下粮仓,可拯救于人民与水火,但他只想做事,不想要权,那怕在户部当个副侍郎也能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想归想,静下心来,也翻翻书,拿起了那四本书,看了起来。
就这样,半个月时间就过去了,那小蝌蚪就要回信安城去了,北京城都玩遍了,总不能长期在北京待下去,小蝌蚪提出要回信安城的时候,他也没有挽留,让德贤送小蝌蚪到通州运河码头,书信一封告诉父亲,让家里人到杭州来接一下小蝌蚪。小蝌蚪一走,小庭院又恢复到以前的寂寞,已经习惯了这种寂寞的生活,很快就回到了以前生活的节奏。
德贤买菜,做饭,吴方琪晒太阳,看书,养花种草,心态又平静了许多。一天吴方琪也心血来潮,看那大门积满了灰尘,拿了一条板凳搞起了卫生,想把门上的灰尘擦一擦,清理一下门户。门刚打开,正准备开始清理,就见又是那个小太监走到了门前,让吴方琪随他去一趟,也没有问就随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