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龙章玉帛,玉鳌伏首
木笼内。
木魁道人开口说道:“孙上人,灵鳌岛情况并不乐观。”
“岛上灵脉算是玉龙灵脉末梢分支,但也受了池鱼之灾,如今靠着大阵汲取灵石灵气,方才堪堪维系了如今景象,至多五六十年便也要陷入灵衰困境。”
孙平点头:“木魁道人也不容易,地灵之事我必竭力相助。”
“多谢上人。”木魁道人颔首致谢,“灵脉衰竭倒也有好处,如今这底下的地灵疲惫,已是应了我的要求,木魁请孙上人来此,便是为了防止它反复。”
孙平继续点头。
很快,木笼便落到了地面。
底下是一片与玉龙山下溶洞类似的地下洞穴。
四面岩壁上同样遍及各类琐碎灵屑。
“木魁道友,不知地灵如今身在何在?”
孙平试探问了一句。
毕竟身处木魁道人的洞府,随意放出神识并非合礼举动。
木魁道人并非道场土着,孙平与他交往时,彼此也会遵循大尧修真界的种种规矩。
木魁伸手,指了指一侧岩壁。
“孙上人,地灵之物多有类同,灵脉之中无处不在,无有真形,想露头便会展化它们心仪的模样。”
说着。
他对着岩壁,沉声言语道:“镜海玉鳌,还不现身?”
轰隆隆——
一阵地动山摇。
岩壁上顷刻便展露出来一个硕长的鳌首,通体如玉质,双目放精光。
玉鳌的气息疲弱,相较于全盛时期的玉蛟龙,二者犹如云泥之差。
孙平心想:“木魁运道当真不差,这等捡漏般的地灵,都能被他寻到!”
不过说是捡漏,其实地灵与地灵之间的价值也并不相同。
玉蛟龙之所以受到唐家、龚家以及天师道修士追捧,除了它是整个玉龙灵脉孕育而生的灵物,再者便是其身上可能承载着道场世界的天命。
天命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玩意。
哪怕是真人之流,也干系不到这类东西。
孙平也只是听陀普上人提过一嘴,具体是何牵扯,他同样一知半解。
大概也只有唐倪这等心比天高的尧帝后嗣,才会心有所想,腾出手来图谋这般宝贝。
“孙上人。”
木魁道人将方球重新取出。
“此物便是在下本命道术所系,唤作‘木龙’!”
“事干道途,又系我天机城一脉核心传承,事前还请孙上人恕我无礼!”
说话间,木魁道人另一只手上陡然冒出一页金灿文书。
“龙章玉帛?”
孙平嘀咕一声。
木魁点头,“确实是龙章玉帛,孙上人大可放心,此物最是公正。”
据说大尧亘古之前,龙凤二祖统领万千生灵,二者皆有言出法随之能,一者口吐龙章,另一者则口出凤篆。
龙章玉帛便是记载有龙章道文的特殊玉帛纸。
号称是“誓如龙章,亘古不改”!
违者,冥冥之中自有劫难。
具体是什么劫难,孙平也不清楚,但在他见识到“龙章玉帛”的那卷玉简上,说是有化神真尊殒命于此。
“孙上人,请。”
木魁真气一摄,玉帛便悠然飞入孙平手上。
孙平打量一眼,毫不犹豫便署下了自己的名姓:天渊海孙平!
玉帛上的内容并不苛刻,主要以保密为主,另外便是规定了孙平不得向外人透露灵鳌岛所在。
签下署名后,龙章玉帛倏地化作灰烬。
这意味着誓约已成!
“孙上人果真信人!”
木魁道人夸赞一句,旋即手中又多出了一个储物袋。
储物袋如那玉帛一般飞入孙平手中。
孙平打开储物袋一看,脸上霎时展露喜色,心道:“木魁这厮居然也开窍了!”
储物袋中赫然放着木魁赠送给孙平的酬劳——
一份记载地灵相关的玉简、一份记载天机城附灵秘法的玉简、几瓶结丹期修行所需的归元丹以及一具木魁亲手制作的拟真傀儡。
孙平心满意足。
倒不是这些东西珍贵异常,而是此行他基本不用出什么大力气,纯粹是白嫖。
而且木魁给的东西明显用上了心思。
第一份玉简可有可无,但无论秘法玉简还是傀儡都属于天机城独有,再有就是那几瓶归元丹也考虑到了孙平的情况。
孙平自己三阶炼丹师的身份,旁人可不知晓,对于一个结丹不久的修士来说,归元丹就是最好的礼物。
“木魁道友,有心了。”
孙平颔首致谢。
木魁也笑了一声,“孙上人信我,我自然也不会让上人吃亏。”
说着,他双目一横,露出凶恶神色,叱喝道:“小小玉鳌,可曾服气?”
孙平明白,对方降服地灵的仪式正式开始,他只守在一旁,默不出声,却又随时准备好支援不测。
这就是孙平来此的作用。
岩壁之上。
地灵玉鳌的头颅默然,只是时时呜咽几声。
泣声问道:“果如上修所言,此界灵脉不复,天地不容我等地灵栖身?”
地灵这类生灵很是奇妙。
它们有些类似妖兽,生而自带记忆,知晓自身来历,随时间或者说寄生的灵脉灵气衍化,而逐渐增长本领。
眼前的玉鳌显然不如玉蛟龙年岁大,其附身的灵脉也只是玉龙灵脉的末梢分支。
以至于连灵脉衰竭的影响,它都需要询问木魁一二。
木魁对它并不怀有好意,半遮半掩道:“玉鳌不信我,不如亲身试试?届时小道可没有本事重塑你身形,还你性命!”
嗷呜——
玉鳌哀鸣不止,连带着四面八方皆似地动一般。
“小鳌本是地灵,若听了上修的话,那以后就只是器灵了!”
木魁道人冷色道:“灵脉衰竭在即,如今全赖我布置大阵吊你一口生气,你再这般拖沓,怕是连做器灵的机会都没了!”
他气息一绽,猛然喝道:“器灵可活,地灵必死。玉鳌,我只给你三息。三息之后,是死是活由你自决!”
话音未落。
玉鳌便被吓破了胆,连声哀求:“还请上修善待于我。”
“哈哈——”木魁笑道:“你且放心,我出身天机大宗,身后有祖师庇佑,前途远大,必不会亏待于你。”
“你成了我本命偃物的器灵,无需千年,便有数百载便能胜过此间无数,更能一览诸天风光!”
孙平看出名堂,心道:“这等孱弱地灵,本身继承的东西少之又少,神智譬如三岁小儿,倒也好糊弄的很。”
“可惜,地灵难觅,机缘与我无关!”
就在孙平见证下。
木魁道人脚下亮起一阵黄白光晕,各种玄妙符文悬于两者之间。
木魁伸手,指尖沁血。
他以指尖血作画,绘出一座浮空之城。
嘴中念道:“天机祖师在上,弟子木魁愿以身作契,缚玉鳌于本命偃物之上,福同享,难同当,我若身死,玉鳌同休……”
孙平听他言语,眉头一皱,暗道:“这契约倒也详尽,可惜了我既无地灵可缚,也无偃物可用。”
事实上孙平对木魁的契约之法有些好奇。
契约明文,大抵分成公证、契文、契物三者。
比如孙平之前签下的龙章玉帛,其公证之物便是传说中早已不知所踪的龙祖。
契文则是双方约定的条例内容,包括违约的后果。
契物有些出入。
孙平签的誓约,契文、契文以及公证其实都系于龙章玉帛之上,因而龙章玉帛的价值本身便不菲,抵得上一二枚筑基丹。
木魁道人与地灵契约时,契物便是他们之间的阵法,或者说是那个秘传的仪式。
公证之物则是天机城祖师。
孙平之所以皱眉,便是在于此。
木魁道人很明显耍了心眼,来日如果玉鳌的能力赶不上他自己修为的进展,他大可以请示自家老祖,由老祖出面随意便可以解除契约。
反观玉鳌,它一旦签下契约,便意味着此生此世都得听命于木魁。
孙平回味了一二方才玉帛上的内容,再三确认并无隐患后,他才悬下心来,继续观看木魁的附灵仪式。
血契一成,底下黄白阵法霎时变化了颜色。
阵法如今通体泛红,似是沾染了木魁道人的指尖鲜血。
玉鳌此时已无方才的颓败模样。
甚至它的整个身子开始缓慢地挪出岩壁,先是一对前足,然后是后足、尾巴。
“玉蛟龙、玉鳌虽都是地灵之物,但实际上每个地灵都是单独的生命,温顺、偏激都只在一念之间。”
“蛟龙之属,多有性情暴虐之辈。”
“鳌龟之属,则以慵懒安逸居多。”
“这是否就可以当做我日后判断地灵性情的依据?”
孙平心中默默想道。
实际上,孙平双目仍旧认真看着木魁行事,毕竟也收了对方好处,不出力也得出工。
阵法彻底呈现潮红色后。
木魁道人另一只手握着的方球重现攒动。
逼窘的地下空间内,那条机括蛟龙重新恢复了完整的模样。
整个变形的过程很快,大概眨眼功夫就从一枚巴掌大的方球化身数丈长短的机括蛟龙。
孙平放眼看去。
玉鳌双目之间有些不情不愿。
但它与木魁道人早已签下了灵契,再怎么不愿也得如其心意。
好在木魁道人也能瞧出它的心思,手中真气一动。
下一刻,机括蛟龙陡然一变。
从一头威风凛凛的蛟龙姿态变成了与地灵一般模样的鳌龟形态。
玉鳌霎时双目放光,呲溜一下遁入机括之中。
原本的机括蛟龙通体灰墨颜色,生有四足,只是双目嵌着一对水火琉璃灵珠。
它变化形态后,机括鳌龟也是通体灰墨颜色,双目一红一蓝。
但就在玉鳌附灵片刻。
整个机括鳌龟便全部化作玉质,通体晶莹透亮,双目仍是一红一蓝,却比先前锃亮许多。
可见附灵之奥妙。
木魁道人面露喜色,扭头对孙平说道:“孙上人,我成了!”
孙平颔首,恭维一声说道:“恭喜道友了!以后本命偃物便是玉鳌灵龟。”
“灵龟说不上,此地灵空有灵性,实则潜力有限,否则也不会如此轻易为我降服。”
木魁谦虚一二,实际上他脸上洋溢喜色。
地灵之物确实有强有弱,但无论哪般实力的地灵,都算是难得一见的灵物,最次一流也远比结金丹贵重。
这次仪式,看似孙平全场旁观。
实际上并非如此。
孙平人在,玉鳌行事便会有所忌惮,木魁道人也能全心全意着手附灵之事。
不言之间孙平的用处便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玉鳌离去,整个灵鳌岛上的灵脉渐渐颓败,四面灵气也开始不断稀释。
木魁道人说道:“孙上人,此间事了,灵脉却是无益!”
孙平想起陀普上人的吩咐,和木魁说道:“天师道的道友曾经言及灵脉之事,好似并非道场崩坏,而是聚灵于玉龙山一处,全力打造真正之灵地,也好培养足够灵尸,供给前线所需。”
“谢过孙上人提点。”木魁答谢,“我本就孤家寡人,靠着身上灵石足以应付所需。再者偃师修行在技艺,而非修为,如今有了玉鳌作为依仗,这偌大道场我已经大可来去!”
孙平了然。
木魁道人的意思很明白,他打算去往镜海更深处探索,或许那里有不少被天师道遗漏的灵物。
对方也是吃到了镜海探索的好处,平白得了一只野生地灵,想来有此打算也是正常。
反观孙平。
他却没这个想法,他只打算返回虎豹山,等着战事差不多停歇,将那些宗师尸身统统收拢,送去玉龙山上换取功勋。
而后再陀普上人公允,在玉龙山上开凿一处别府用作修行。
“孙上人,远来是客。”
“先前因地灵之事,木魁多有怠慢,如今事了,不如随我上去,小茗一盏?”
“哈哈——”孙平爽落一笑,问道:“木魁道友这儿,可有灵酒作兴?”
灵酒、灵茶皆有不小妙用。
修士之间有好酒者,自然也有好茶者。
孙平故意提起灵酒,倒不是因为他贪图杯中物。
而是品茗为雅事,不贪多,而重其意。
说人话就是喝茶只是走个形式,喝不了太多。而喝灵酒不一样,孙平可以大饮特饮,喝到尽兴为止。
这等弯弯绕绕,作为散修出身的孙平,可谓融会贯通。
木魁道人也是大宗出身,自然不懂其中深意,只觉得孙平与唐劈山一般是个嗜酒之徒。
他爽快答道:“饮酒也可,灵鳌岛上倒有一桶玄灵重酒值得一饮!”
今天一章~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