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临近午时,宫内学堂,几个皇子正在复习功课,自己写一些刚学生僻字。

散朝回来的李笠,坐在一旁,陪着儿子们练字。

几位皇子已经过了启蒙阶段,学会了常用字的写法,今日学的几个生僻字,也写得有模有样。

在李笠看来,至少字写得端正,而不是歪七扭八。

想到今日上朝时,讨论过的一件事情,李笠想到了个生僻字,便教儿子们写。

他提笔,在纸上写了一个“爨”字,皇子们看了,瞬间觉得头大:这什么字啊!

李笠讲解起来:“按注音法,读作‘痴吴安~船’,即和‘船’字同音。”

“《说文解字》有介绍,火部曰:炊,爨也,其字本义是烧火做饭,其字战国时就出现了,譬如厨房称‘爨室’。”

此字笔画众多,结构复杂,几位皇子写了许多次,却总是写错。

于是,李笠给儿子们传授心得:拆字,以方便记忆。

汉字是象形字,几乎每一个字都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以此表意,所以学写字的时候,若能够熟练借助拆字法来帮助记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这个“爨”字,可从上到下拆做“兴”、“林”、“大”、“火”四个字。

可记做“兴林大火”,如此一来,就不容易写错了。

当然,开头的第一个字“兴”,最下面两点其实是“土宝盖”的两翼,而“大”字的一撇一捺要分开些。

李笠这么一讲解,皇子们很快掌握了“爨”字的写法,又想起父亲说过,这个字也是姓氏,便好奇起来:

“天下果真有姓爨的人?”

“有,而且很多。”李笠为了提升儿子们认字的兴趣,进一步讲解作为姓氏的“爨”字。

虽然对于许多人来说,“爨”字很生僻,但是在蜀地以南的南中地区(后世云贵地区),爨氏为大姓,而且是第一大姓。

或者说,爨氏是如今南中地区真正的统治者。

说着说着,李笠开始讲历史。

后汉时天下三分,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任命南中大族子弟为地方官,以此稳住当地人心,其中,就有出身爨氏的爨习。

后来蜀汉灭亡,晋国统一天下,对遥远的南中地区不是很上心,爨氏渐渐做大,力压诸姓,成为南中最有实力的大姓。

而中原纷乱,衣冠南渡,建康朝廷对南中地区更是无法加以实质控制。

虽然爨氏依旧向朝廷称臣,但建康朝廷只是名义上对南中有统治权,设在南中的宁州,州刺史更像是虚职。

渐渐地,州郡大权为爨氏“理所当然”世袭。

到了萧梁后期,大同末年,才有朝廷官员到宁州任刺史。

侯景作乱,时任宁州刺史徐文盛率部离开宁州,爨氏把名义上的宁州大权也抓回去了。

后来,益州被魏国(西魏)所夺,于是爨氏向魏国称臣,南中不复为建康朝廷所有。

现在国号为“楚”的建康朝廷,已经收复益州,南中爨氏观望了一阵子,见楚军在益州站稳了,立刻“亡羊补牢”,遣使开封请罪。

使者先到益州成都,坐镇益州的梁森随后派人护送使者来开封,一行人于前几日抵达行在。

所以李笠才注意到“爨”这个姓氏。

才想起来,云贵地区在这个时代,对于中原朝廷而言,是类似羁縻州的“化外之地”,即便设置有州郡,也只是有名无实。

南中的状态,和岭表地区差不多,中原朝廷在当地的所谓统治,仅限于几个城池而已。

出了城,当地人根本就不认什么朝廷。

事关国家大事,没必要和小孩子多说,李笠看着儿子们练习写字,看着看着,走了神,又想起今日朝会上,关于南中爨氏的议题。

爨氏的使者,或许去成都前还不知道周国国都长安已经易主,但之后应该知道。

结果,来到开封后,请罪的同时,也不忘话里带话的“提醒”朝廷:“南中百姓生活虽苦,却不畏艰难。”

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们知道错了,所以来向朝廷认错,朝廷要怎么处罚我们之前犯下的过错,我们都认。

不过呢,我们南中百姓(南中爨氏)也不是好惹的,若王师来南中兴师问罪,怕是要搞得灰头土脸。

到时候双方面上都不好看了。

所以嘛,按老规矩就好了,实在不行,朝廷派个人去宁州做刺史,我们好吃好喝把他供起来,这样总行了吧?

李笠想着想着,就有些恼火:你们这是来认错的?这是认错的态度?

今日朝会,就此事有过议论,议论的结果,是行“缓兵之计”:

派人就任宁州刺史,但也不指望把权力从爨氏手中夺回来,这刺史实际的职责,就是了解宁州乃至南中的实情,也让南中地区其他大姓有个盼头。

为将来的进一步动作做准备。

“将来”是多久?

至少一代人时间,二十年左右。

之所以要“缓兵”,是因为哪怕已经天下统一,但南北对峙近三百年对人心造成的创伤,需要时间来抹平,所以,各地百姓需要修生养息。

朝廷若要教训一下南中爨氏,可以,即便路途遥远、艰险,但以精锐之师入南中,想来也能收到效果。

可之后呢?

若朝廷想要实际控制宁州,进一步加强在南中地区的影响力,瓦解爨氏的力量,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很显然,朝廷财政支撑不了。

所以,即便朝廷发兵教训了爨氏,却无法在宁州驻扎太多的兵马,之后的南中,还是爨氏的地盘。

既然朝廷短期内无力经营南中,就没必要刺激爨氏这个地头蛇。

对方既然识相,面上服软,那朝廷就做足场面功夫,来个皆大欢喜。

李笠明白这才是上策,所以恼火归恼火,发兵一事,也就是想想而已。

而且,朝廷要经营南中,必须先把蜀地这块“地基”经营好,可蜀地如今是什么现状?

这二十来年,蜀地前后经历了两次大战,民力消耗严重,许多城池荒芜,确实无法发挥“地基”的作用,让朝廷在南中有所建树。

同理,想要好好经营交州,就得先把岭表广州地区经营好,而要经营好广州地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中原朝廷在岭表的实际存在,仅限于零星几座大城和要地,历史上的岭表乃至后世福建地区、江西南部地区真正开发起来,是经历了唐宋数百年的努力,才有了成效。

而云贵地区的彻底纳入控制,经历了明清的改土归流。

这么浩大的工程(将云贵、两广地区完全消化),持续了上千年。

看着正在认真练习写字的儿子,李笠觉得,自己还是老老实实打基础,别好大喜功、透支国力。

否则李楚就要“二世而亡”。

他这代人做到完成统一,愈合南北分裂数百年的创伤,就够了。

毕竟,没有汉高祖的修生养息,以及之后文景之治的积蓄国力,哪来的汉武帝大杀四方?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逍遥太子爷亮剑之保家卫国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欢乐宋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神话版三国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时空战纪酒海钩沉帝国从零开始大乾暴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抗战之超级小兵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都城一品神探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崇祯窃听系统汉末龙蛇风云录开局被退婚,嫂子说,我嫁你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伐清从南洋开始穿越古代:商城空间可种田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我就刷个抖音,古人求着说别停!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纵马西域总关情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老子是最强皇帝红颜与剑影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抗日之神级兵王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