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正如朱由简所想,荷兰人不仅没有撤离台湾岛的念头,反而愤怒异常,还派来使者质问大明为何无故攻击他们的战船与商船,扬言大明如果不给一个合理的交待,并赔偿损失的话,东印度公司一定会让大明付出代价。
朱由简没有亲自召见荷兰使者的兴趣,直接让礼部将他们赶走。
而后召陈阶、郑森、郑芝龙商议将来收复台湾岛一事。
“不需要设法迫使荷兰夷自己撤离台湾岛,反而最好能让荷兰夷集结更多力量在台湾岛上,彼时一战全歼!朕的目的不止是台湾岛,还有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在地爪哇岛一带。”
意思很明确,如果迫使荷兰人自己撤离台湾岛,那么荷兰人一兵未损,反而增强他们在爪哇岛的力量,大明将台湾岛上的荷兰人歼灭,将来也要到爪哇岛上去将他们歼灭。
台湾岛距离大陆近,调兵遣将什么的都更容易,因此朱由简绝对倾向于让荷兰人尽可能将更多力量聚集到台湾岛,而后大明再出兵将他们就近灭了。
荷兰是这个时期海上霸主,拥有一百多艘炮船,两千七八百门大炮,海上实力确实很强,但陆军力量也就那么回事。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爪哇岛,台湾岛等南洋各地,总计拥有八千多火枪兵。
还不到大明新军一个旅的兵力多。
欧洲虽然也早就制造出了燧发枪,但现阶段不过刚刚开始装备军队,连欧洲本土都没有多少士兵拥有燧发枪,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兵,拿着的都只不过是火绳枪罢了。
何况大明的燧发枪,现在有一部分是用蒸汽机床,蒸汽冲压机制造的,无论质量还是威力,都远超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荷兰兵手中燧发枪。
另外,大明水师收编郑家船队之后,现在总兵力已经达到七万,拥有战船过百艘,大炮过一千五百门,海上实力,现在大明也碾压荷兰东印度公司。
的确,整个荷兰王国的海上总实力,还是超过收编郑家船队后的大明水师,但可惜的是,荷兰王国不可能将所有海上实力集中来南洋,集中给荷兰东印度公司。
何况苏伊士运河两百多年后才开挖,消息想传回荷兰,而荷兰又从欧洲或者美洲调兵,都得两三年时间。
大明真正要面对的,其实也只不过荷兰东印度公司现有的力量罢了,那么便无论海上还是陆地,都是绝对碾压状态。
当然,大明与大清之间的开封大会战还在对峙过程。
大明水师刚收编郑家船队,也还在融合阶段,现阶段也只是商议,首要任务还是先打赢与大清的开封大会战。
时间来到崇祯二十年二月。
又经过了几个月的对峙消耗,开封府战场,清军满八旗骑兵再次损失四千多骑,加上刚开战两个多月的损失,这场开封大会战打到现在,清军满八旗骑兵损失已经接近九千骑。
当然,大明新军损失更大,毕竟清军也有二百二十一门大炮,并且多铎又整了大量床弩,甚至早已淘汰出战场的投石车,加上战前清军曾专门针对大明新军准备了不少手段。
虽说无论什么手段都不可能直接压制大明新军线列方阵,但却能给大明新军线列方阵造成一定的伤亡。
大明新军士兵大战到现在,总计伤亡超过两万。
如果算上其他伤亡,清军伤亡总数是六万多人,明军伤亡总数是七万人。
显然冬季这几个月,大明军队的伤亡总数比清军伤亡总数要多一些,不过也没差多少。
现在的情况是,清军增援了一批兵丁,但清军也从开战之初的二十三万,减少到现在仅剩十八万出头。
相较而言,大明这边增兵数量更多,因此大明军队只是二十二万下降到二十万左右。
最重要的一点,清军最精锐的满八旗骑兵从开战之初的四万六千骑,现在仅剩三万八千骑左右,大清几乎没能增兵多少满八旗骑兵进入开封府战场。
大明这边却完全不同,虽然损失的大明新军士兵超过两万,但大明新军开战之初是七个旅七万人,现在依旧是七个旅七万人,战场损失一个,大明朝廷就能从金陵直接补充一个过来。
此消彼长,明军总兵力不仅从比清军少,到现在比清军多,明军最精锐最有战斗力的新军,总数也可以说没有减少,而清军最精锐最能打的满八旗骑兵,却少了八千骑。
粮草供给方面,大明也比大清有优势得多,不仅两淮、江西、湖北、江南等产粮大省都在大明手中,大明水师船队还源源不断从南洋各国采购运输回大明。
虽然冬季的时候,多铎派遣大量满八旗、蒙八旗骑兵穿插到开封府外围一带,不断打击大明粮道,抢夺、焚毁的粮草总数巨大。
但清军骑兵抢走焚毁一石粮草,大明就再次运输两石,甚至更多粮草到前线。
不仅如此,为了保护粮道,同时打击穿插的清军骑兵,火器司大炮产量翻倍之后,所生产出来的大炮,全部运输到开封府战场南侧府县架设,还从大明水师战船上拆卸两百多门大炮运输到前沿府县。
除了在开封府战场的近三百门大炮之外,开封府外围,尤其是南侧大量府县的城头上,到崇祯二十年二月的时候,架设的大炮总数超过四百门。
穿插搞破坏的清军骑兵,但凡接近大明县城或者州城,立刻被城墙上的大炮猛轰。
虽然大炮炸死炸伤的清军骑兵数量有限,但也在接下来的三月份当中,算上前线战场,又令满八旗骑兵损失超过一千三百骑。
也就是说,开战到三月份,满八旗骑兵损失数量终于过万了。
如果是像松锦之战那种有决定性意义的大战,损失上万满八旗骑兵,摄政王多尔衮与大清高层们还能接受,但开封府大战这种,胜了似乎也不过完全占据河南,就太得不偿失了。
最重要的是,本以为歼灭大量大明新军就能严重打击大明,可这几个月的大战下来,大明新军损失一个,大明朝廷立刻就能补充一个过来,似乎大明新军的数量,对于大明来说,并不是难以弥补的。
原以为大明只有八万新军,可现在杀伤的大明新军已经超过两万,可大明新军仍保持了八万的规模,这太难受了。
黄河马上又要解冻了,到时候大明水师重新打通黄河水道,重新控制黄河河面,开封府战场上的明军补充更加便捷。
难不成还要继续耗一年?这完全看不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其实崇祯二十年二月的时候,就不断有大清高层向多尔衮提出撤兵,结束开封会战的建议。但多尔衮为了脸面,始终没有采纳。
到了三月,又付出一千多满八旗骑兵伤亡,其余蒙八旗、汉旗军近万伤亡,并且仍迟迟看不到打垮明军的迹象,大清高层终于几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以代善,皇太后大玉儿为首,带着数位亲王贝勒,十几位王公,一起劝说多尔衮,放弃开封会战,撤兵北返。
大清怂了,有了退缩之意,大明这边却是完全相反的景象,无论前线将领,还是朝堂上,都越打越起劲。
崇祯十八年以前的大明,就像是一个饿得骨瘦如柴的大汉,不仅力道软绵,还后继乏力,一场大型战场,但凡超过两个月,就很难继续支撑,松锦之战的失败,最大原因就是军饷、粮草供应,越到后面越少,将是吃不饱、穿不暖,士气一天天低落。
但是到了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已经完全不同了,就像是曾经饿得骨瘦如柴的大汉,重新养出了膘,有使不完的力量。
自崇祯十八年底开始,朱由简下旨将原本只在福建一带小规模种植的红薯,快速大范围推广到全国,崇祯十九年下半年,成果爆发,大明产量总量对比崇祯十八年,直接增加了五成。
另外,收编郑家船队后的大明水师,源源不断从南洋各国运粮,也是在给大明不断补充‘体力’,让大明支撑前线超过二十万大军,整整打了大半年,却奇迹的没有多少吃力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