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个是同父同母亲兄弟,但却非以年长的阿济格为首,而是以多尔衮为首,不是没有道理的,就阿济格这种性情,能领导两个弟弟才是怪事。
正当多尔衮率领清军主力夺取京师,多铎、阿济格、吴三桂三个为了李自成从京师搜刮到的巨量金银珠宝而拼命追杀李自成的同时,消息陆续传到徐州。
萧县城下。
高一功自四月十九攻打萧县,除去头几天不惜伤亡猛攻之外,后面都是猛攻的同时辅以策略。
比如挖地道直通城内。
萧县没有护城河,挖地道通进城内还是很简单的,届时只需从地道偷入几百人到城中内外夹击,萧县必破。
可惜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个都不是一般人,针对敌军可能挖地道直通城内,他们下令在城内环城墙附近挖了一条堑壕。
高一功的地道刚挖过城墙,便被堑壕的萧县守军士兵发现。
地道最前面的那名大顺军士兵,瞬间被长枪扎成了筛子。阎应元还下令用半湿的稻草点燃塞入地道口,熏死地道内的其他大顺军士兵,最后再用石块将地道口封死。
一策不成,高一功又有一策,那便是地道不直接挖到城内,而是只挖到城墙下方,从地底破坏城墙的根基,最终令城墙一段塌陷。
这个策略虽然高明,但动静却不小,阎应元等人很快察觉。
针对这一点,阎应元下令萧县守军士兵准备好大量木栅栏,以及绑成球状的柴草。
当高一功用这个策略成功弄塌一段大约十几米宽的城墙后,阎应元下令在倒塌的城墙缺口处放置大量木栅栏,阻止大顺军士兵进城,并部署大量弓弩手在缺口处,大量杀伤想要从缺口进城的大顺军士兵。
若是一旦形势不对,有可能被大顺军士兵突破,便用长竹竿插着球状柴草点燃,以大火封堵缺口,待大火散去,重新布置木栅栏。
眼见这一策还是没能顺利破城,高一功又另想了其他几个策略,也均未能奏效。
就这般前后拉锯攻防了十二天,先是五月初一时,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惨败的消息传到徐州,当夜传到萧县城下高一功耳中。
又在五月初五,李自成放弃京师西逃,清军顺势攻占京师的消息传来。
“清军入关,攻占京师了?”高一功面色大变,山海关一片石惨败的消息传来时,他就预感到大事不妙,因此暂缓了继续对萧县的进攻,只是他没有想到,京师陷落得这样快。
“陛下西撤,京师又被清军攻占,接下来清军可能一面追击陛下,一面分兵攻取山东。”
如果山东都可能保不住,还继续在这里攻打萧县,没有任何用处。
“罢了,先撤回徐州再做打算。”高一功没有太多犹豫,当晚便连夜从萧县城下撤回了徐州府城。
徐州是战略要地不假,萧县做为徐州下辖最靠近的县城,拿下萧县,徐州才不被威胁,才可以依托徐州为跳板继续南下攻打江北。
但是有山东做为稳固后方,徐州的战略地位才真正重要,若是山东都不保,徐州的所谓战略要地,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高一功带着大顺军突然撤离,让萧县城内的阎应元三人一开始非常疑惑。
当听到李自成在山海关一片石被吴三桂联合清军大败,且清军攻占京师的消息,阎应元三人这才恍然大悟。
很快,三人又纷纷蹙眉,心里的压力不仅丝毫未减,反而更大了。
“闯贼李自成目光短浅,只是疥癣之疾,清军才是大明真正心腹之患!”在阎应元看来,李自成就算攻占京师,但流寇习性难改,便依然只是流寇,注定难成最终大事。
满清却不同,那是一个已经完全成体系的王朝,满八旗骑兵人人着甲,看似只有六万多骑,事实上比没有甲的二十万蒙古骑兵都要恐怖。何况满清还征服了漠南蒙古,以及尚可喜、耿精忠等早期一些汉人的投靠,现在还多了吴三桂。
另外,满清还极会拉拢汉人士绅,在得天下之前,但凡肯投靠过去的汉人士绅,无不高官厚禄,眼界战略都远超李自成。
“依我之见,高一功势必还要从徐州再撤军回山东,届时便是我们大明重新收复徐州最好时机!”
阎应元不愧是这个时期的能人,他不仅仅只是大将之才,他是帅才!
“大人以为凭我们萧县之力,能收复得了徐州城?”陈明遇连连摇头,就算高一功肯定还会再从徐州撤兵回山东防备清军,但也至少会留几千人防守徐州,而他们萧县此时,能动的不到千人了。
十几天时间的攻防,高一功先来了四万人,后面又调来了一万人,总计五万大顺军攻城,萧县守军付出了三千多人的伤亡,大顺军则伤亡了一万四千多人。
萧县伤亡的三千多人,并非全部都战死了,其中有一千六百多人是伤残暂时失去战斗力的,估计最后还能有一千一百人左右可以救回来,不过那也是一两个月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萧县还能用的只有九百二十多人。
徐州城可是一座战略要地,城高墙厚还有宽大的护城河,没有三倍甚至五倍的兵力,敢撞上去,那不是去收复城池,而是送死去的,根本不可能夺得下城池。
“大人,万万不可能冲动啊。”冯厚敦也认为不可能。
阎应元笑道:“你们想多了,我像是那么冲动无脑的人吗?我是估计着朝廷的援军,怎么着这两日也该到了,我们联合前来的援军一起去收复徐州城,只是不知朝廷会派哪一位总兵前来。”
“朝廷援军?”听到阎应元此言,陈明遇与冯厚敦相视一眼,皆意识到他们原来忽略了,如果朝廷派来援军,按照日程计算,这两日确实该到了。
至于朝廷会不会派来援军,从一开始三人就选择相信朝廷,所以此时也不愿去怀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