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原拿出一些私藏的大明日报交给红娘子,让红娘子自己阅览。
开封府向东是归德府,再向东就是徐州府,而徐州府正是大明控制下的最北面重镇,大明日报在大明控制下的所有府县刊发。
刘平原一直关注大明方面的情报,许多重要的消息,大明都直接在大明日报上面刊登,且保证百分之百真实,因此每一版的大明日报,刘平原都有收集,也都阅读过上面的信息。
大明施行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商税等诸多改革,刘平原都看在眼里。
大明如果只是单纯的提出这些改革,刘平原并不认为大明真能够施行,因为他也是从底层起来的,看多了大明的腐朽,地方士绅无视朝廷政令。
但大明不仅在朝堂上通过了这些改革,还制定好了相关律法,真正实施了起来,且坚定推行至今。
刘平原可以想象得到,只要大明朝廷能够一直坚定推行下去,只需要两三年,大明便能脱胎换骨。
甚至都不需要两三年,现在的大明就有了巨大改变。
大明迅速平灭拥兵三十二万的左良玉,还全歼张献忠派出川蜀的四万精锐,大明在长江以南的统治,已经彻底稳固,整个大明的气象都显得不一样了。
其实刘平原有一点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大明日报是站在大明的立场写的,他看大明日报多了,就会潜移默化站在大明的立场上看事情。
大明日报初期,可是刊登了大量李自成‘追赃助饷’的残暴之举,包括刘平原驻守的开封府,当初也经历过一阵轰轰烈烈的‘追赃助饷’,现在刘平原已经感受到这一招到底有多么‘臭’。
再有,李自成从攻入京师之后,便几乎不再听李岩的劝谏,山海关之败,弃守京师,北直隶的迅速丢失,现在李自成又无故杀了李岩,刘平原已经对李自成失望透顶。
刘平原没有自己打天下当皇帝的野心,因此他便需要‘信仰’一个政权,以前是信仰大顺,信仰李自成,现在对李自成彻底失望了,对大顺的‘信仰’自然崩塌,内心便不受控制的偏向大明。
也正是这个原因,刘平原面对眼前形势,才全力说服红娘子,尝试向大明求援,带领四府之地归降大明。
接近一个时辰,红娘子都在阅览大明日报。
看到大明的诸多改革,看到大明现在正在发生的变化,红娘子内心深处也慢慢有了许多改变。
不过,大明无论如何变化,他们这些人都是大明眼中的反贼,大明未必肯接纳他们,出兵支援可能性更低,更大概率是根本不理会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
十一月二十六日,十名红缨营的骑兵,带着红娘子向大明求援的书信,火速南下。
十一月三十日,书信先送到兵部,再送到朱由简手中。
次日早朝,面对此事,众臣各持己见。
“皇上,反贼万万不可信。”
“皇上,反贼肯归降,这是好事……”
最后是名义上接纳红娘子等河南四府反军归降,但既不支援任何兵马,也不支援任何军械粮草,让红娘子等人守在河南自生自灭的声音占据上风。
朝堂上一般什么声音占据上风,皇帝就顺势采纳什么建议,但针对此事,朱由简心里早有决定。
“朕决定接纳开封、信阳、汝宁、归德四府回归大明治下,同时封红娘子为河南总兵,允其麾下四万兵额,每个月给其送四万兵的粮草。”
“皇上,此举大大不妥。那红娘子不说其本身反贼出身,她还是一介女流,如何能授其一省总兵之职?这等事情历史都未有过,这让大明众臣公怎么看?让大明百姓怎么看?岂不是乱套了吗?”高宏图带头出来反对。
马士英、史可法等其他朝臣,也几乎都反对。
许诺反贼一个虚职,别说一省总兵,就是伯爵、侯爵,他们也不会有太大意见,但是红娘子是一个女流啊,给其封一个‘将军’称号都已经是天恩浩荡了,直接封一省总兵,简直荒唐。
“乱什么套?朕不管红娘子是女流还是什么流,朕只知道她能带着河南四府之地重归大明治下,开封、信阳、汝宁、归德都以红娘子为首。这河南总兵不是专门许给红娘子,而是许给能统领河南反贼归顺大明之人,只是恰好此人是红娘子这个女流而已!”
“当前河南,陕州、洛阳两府被清虏攻占,南阳、汝州、许州还在李自成控制之下,加上红娘子为首的开封、信阳、汝宁、归德,刚好是三足鼎立。”
“清虏正准备攻打潼关,以清虏的实力,李自成估计很难守住,一旦清虏杀进陕西,李自成离败亡恐怕就不远了,届时清虏势必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大明身上。
“清虏在还未入关时,便极会收买人心,入关之后,轻易占据京师与北直隶,全面攻打李自成之前,更是已经将都城从盛京迁到了京师,那原先是我大明的京师,朕不自欺欺人,清虏的目的很明确,那便是先打垮李自成,再灭我大明,将来奴役所有中原百姓。”
“一旦李自成败亡,清虏没了后顾之忧,必定集中全力南下,如此威胁迫在眉睫,尔等还不想着团结一切能团结之力,却纠结此等小事,难道想让中原大地再次沦于鞑虏之手,做千古罪人不成!”
朱由简指的是昔年南宋亡于元朝,中原大地全部被蒙古人统治。
现在的情形,与当年金朝灭亡前夕何其相似。
“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想,红娘子的丈夫李岩被李自成杀了,她与李自成有不共戴天之仇,而又正因为红娘子是一介女流,她不会有太大的野心,不会成为下一个李自成,只要能为大明带来利益,大明何惜区区虚职?”
“皇上,您还说要供应红娘子四万兵的粮草,这……”
朱由简摆了摆手:“只是一点粮草,又不是饷银也一起给,朝廷既然接纳他们归降,总不能完全没有一点表示,朕意已决,不必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