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一个人内心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也不管你多么的优秀,都不可能撼动它。
元始天尊看不起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这是早在他还没有成圣之前,就已经洪荒尽知了。
这件事情多宝道人最有感触。
当年紫霄宫布道,一讲之后,在回昆仑的路上,多宝道人渡化形劫,被通天教主碰到了,通天教主出手帮了一把。
多宝道人化形成功之后千恩万谢,表示愿意追随通天教主,伺候在身旁,以报大恩。
通天教主冥冥之中也是有感,知是有缘,便收下了多宝道人,并收多宝道人为徒。
那时候,还没有人族,太上老子自然也就还没有收玄都大法师为徒。
理论上来说,多宝道人才是三教门下的大师兄。
可却因为多宝道人的老师是排行老三,就注定了多宝道人与三教大师兄这个称号失之交臂。
当时元始天尊也在场,就说通天教主,说太上老子都还没有收徒,通天教主干嘛就急着收徒。
收徒便收徒吧,好歹找个跟脚上乘,气运深厚的吧,偏偏收了个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堕了三清的名声。
这话当时一字一句的落入了多宝道人的耳中,多宝道人听了很难过,后来便也想为通天教主争气。
所以努力修炼,刻苦学习。
哪怕多宝道人成了三教弟子中的第一个准圣,也始终没有得到元始天尊的一句夸赞。
自那以后,多宝道人就想通了,哪怕自己再努力,即便成为了圣人,都不会得到元始天尊的一句夸赞。
披毛戴角,湿生卵化,沾上这八个字的任何生灵,再优秀也不会得到元始天尊打心底的承认。
成见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无来由的负面情绪,没有源头就没有改变的方法,自然就像是一座大山,没有移动的可能性。
当通天教主说出这番话时,最难以置信的就是多宝道人了。
“老师,二师伯会认我们这些师侄吗?”
多宝道人抬头,问了通天教主一句话。
伴随着多宝道人开口,广场上迅速的安静了下来。
因为多宝道人问的,是所有截教弟子都关心的事情,问的显然不是口头承认的,而是问元始天尊能不能从心底认可这些师侄们。
毕竟人都是相互的,截教弟子可以承认元始天尊这个师伯,甚至有些重情义的弟子,现在心里还是当元始天尊是师伯,并不只是口头称呼。
元始天尊每次见到截教弟子,有些时候虽然明面上不说,但眼中流露出的那种鄙夷嫌弃的目光,还是藏不住的。
若说三教从归于好,这个问题是避不开的问题。
并不是说多宝道人出难题给通天教主,故意让通天教主下不来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截教弟子要面临的问题,更是通天教主这个截教教主要面临的问题。
避无可避的问题。
而通天教主在听到多宝道人的话,也是叹息一声。
“这件事情,只能说慢慢来,但有改变就是好的开始,方才也是你二师伯主动邀三教弟子百年后共赴昆仑之巅。
他既然这么说了,就说明他对这件事情也肯定会有一些改变,这个最终需要时间来证明,为师也不能承诺你们什么。
为师能跟你们承诺的只是你们二师伯对你们的态度,会做出一丝改变,但你们也要懂得知足,明白吗?
要改变一个东西,尤其是根深蒂固的东西,更需要时间,三教之关系,重归于好,都要彼此珍惜。”
通天教主想了想之后道。
“是,老师。”众弟子恭敬应下。
反正这个到了百年之后就知道了,哪怕元始天尊能对他们有稍微的一点改观,他们都会知足。
通天教主嗯了一声,“等众弟子到齐之后,为师再把召你们过来的事情说于你们听。”
“是,老师。”众人再度应下。
……
玉虚宫内。
十二金仙是早早就到齐了的,元始天尊也是一从紫霄宫回来,就召集了十二金仙。
去紫霄宫之前,元始天尊刚给他们讲完一次道不久,所以他们都还没有回自己的道场,故此十二金仙短时间内就来齐了。
元始天尊刚提量劫的事情,还没说两句,就收到了太上老子的传音。
随即元始天尊让诸弟子等候,自己则是匆匆破碎虚空去了碧游宫。
“老师,您刚刚说量劫的事情,不知是又有量劫要降下吗?”太乙真人询问道。
元始天尊摆摆手,“量劫的事情等会儿说,为师有另一件事情要跟你们说。”
“弟子恭聆老师教诲!”众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元始天尊拿出了三宝玉如意,“当年在不周山,二十四品造化青莲崩解,红花化作盘龙扁拐,白藕化作三宝玉如意,青荷叶则化作了青萍剑。
后来为师与你们大师伯和三师叔接连开宗立派,又因为一些事情,致使三教于昆仑山分家,也就有了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的这句话。
三教虽分家,但藕断丝连,终究还是一家人,你们是沾了为师的光,才称截教弟子为师弟,否则他们之中多少人都是你们的师兄师姐?
有些话,为师来说可以,但你们学去了,还拿来说,便是不该,如今三清冰释前嫌,三教重归一家,乃为师之幸,三清之幸,三教之幸!
你们以为师弟子的身份,可以不称呼截教弟子为师兄师姐,但他们终究比你们拜入玄门二代弟子的名位要早,只是三教不论玄门辈分,而是论三清辈分。
所以他们那些比你们先拜入玄门的人都称呼你们为师兄师姐,而你们却是怎么做的?张口闭口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这话是你们该说的吗?”
这话一出,玉虚十二金仙齐齐一惊。
没想到元始天尊回来的第一件事,竟然是问罪问责!
黄龙真人在听到元始天尊的话,眼中那似乎都有一抹亮光升起,那是希望之光,那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