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舰队抵达九州岛另一侧的时候,日向领主已经得到了莎摩藩被打败的消息。
“此城不可与之为敌也。”
于是,得到消息后,他派遣自己的小儿子带着粮食和礼物,早早地等候在港口,并派遣渔船在附近的航线上做向导,指引舰队。
“我们接受你们的礼物,愿双方就此建立长久的友谊,我以个人的名义向你们的藩主回赠一千铜锭。我们希望能在你们这里进行数日的贸易,所有的商品价格公道。并且,希望你们能将这封书信呈交给你们的将军。”
赵健将使者文书递给眼前被称为少主的人,并让人将一千斤的铜锭作为礼物奉送给他。
之所以不用莎摩藩递交文书,是因为德川幕府与岛津家的关系太差,很可能石沉大海。
另一方面,还需要将自己的到来的声势尽可能让更多的领主知道,若是德川幕府不配合的话,还需要扶持一些势力造德川的反。
当一千斤铜锭送去之后,日向的领主匆匆地赶来。
“您的礼物太贵重了,我实在不敢收下,还请您收回去吧,等将军阁下与您签署协议之后,我再邀请您。”
那人不由分说留下铜锭,转身就走了。
这些铜锭在这里,价值不菲,而幕府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对金银铜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日向领主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他只想躺平。既不敢得罪赵健,更不敢得罪德川幕府,他现在只想和赵健撇清关系,并请对方赶快自觉地离开。
至于赵健的使者文书,他为撇清关系,甚至没有让文书进城,立刻向幕府将军呈交上去。
“若是这样的领主是我们的盟友,我们需要十个团帮助他。若是他宣布中立,我们需要五个团监视他。而若他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只需要一个团,就能打败他。”
说完,赵健就将日向国从友好关系名单中划掉,将它添加到中立关系。
在此地贸易了数日,其实已经违反了幕府的封锁令,日向领主立刻向幕府写信请罪,言说自己是被武力威胁了,希望得到将军的谅解。
而赵健所递交的文书,是以军政府的名义,请求与幕府签订一对一的官方贸易协定,里面在很多细节上模糊不清。
但是明确提出了一点,军政府支付方式为铜币,而幕府的支付方式可以任意选择金银铜。
这相当于变相让利,按照台湾府的金银铜兑价,订立价格,挣取一定的利润。但这些利润,足以让幕府从日本铜的高昂溢价中,赚取更大的利润,成为最大的铜币持有者。
这就相当于开启印钞机,让财政立刻充裕起来,虽然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只不过,这样做,对幕府来说,好处远远大于坏处。
数日之后,用大量铜币购买了本地的许多粮食,甚至导致当地的粮价上涨五成,然后带着充足的食物继续北上。
经过土佐,抵达纪伊。
………………
“将军,这是对祖制的破坏,我们只允许长崎对外贸易,这样,外面的动乱就不会影响到幕府的统治。若是给予了此人破例,将来其他人也要求破例,那样,幕府的封锁令就名存实亡了。”
一众家老家臣跪坐两边,德川家治手持折扇,坐立在上首,静静地听着臣子的商讨。
赵健的文书上,指明了幕府是最大受益人,德川家治其实十分动心。
若是真的如此,幕府短时间内就能获得足够重建旗本的军费,然后自己的权力将大大加强,许多被敷衍的政策就能施行下去了。
但是,除非他们贪污,否则,这些钱,这些臣子一点关系也没有,他们的俸禄不会变化。
不过,那不是他们反对的主要原因,真正原因是他们背后代表的势力。
许多地方藩主为了稳固地位,并且探听到幕府的内部消息,贿赂腐化了一大批中央大臣,渐渐地,两者结成利益同盟。
若是幕府获得大量钱财,实力太过强大。将军心心念念的废除虚礼、施行清廉监察等新政,他们就再也无法阻止。
那么,自己的家族必然失去大量非法收益,仅靠那点微薄的工资,根本无法负担一家人奢侈的生活开支。
……
数日后,舰队终于抵达京畿西南,沿海。
沿途有并不少藩主派遣船只接洽,或者直接开战,但是实力相差悬殊,直到接近目的地,舰队仅仅损失了一艘赶缯船。
“这里的大名是亲近幕府将军的,我们先抢占一处滩地,就地驻扎,他们不来搅扰我们,我们也不要管他们。若是主动来与我们作战的,不必留情,直到幕府来人与我们接洽。”
里岸十余里,数艘帆船驶来,随后派遣代表登上指挥舰。
“你们是什么人?来这里干什么”
“我们是做生意来的。”
“大中华之人?这里不是长崎,不允许商船进港!”
“没事,我们不需要你的允许。来人,拿下!”
然后来交涉的目付以及六艘安宅船,就被扣押了。舰船无视警告,径直施向港口。
这是位于纪伊东南部的一处小港口,港口旁有一町,人口两千余。
“赵主使,有敌船接近!”
“用赶缯船封锁港口,若敌方射箭,立刻反击!”
来人是隔壁军港来的增援战船,靠近之后,船上的弓足轻立刻射箭。
水师同样立刻还击,战斗的天平立刻一边倒,援军被打得仓皇逃窜。
控制港口之后,赵健立刻让人沿着海边建立军营,并与当地的町室主官接洽。
本以为需要大费周章,没想到,那人来到之后,将佩刀放在营门,进来直接跪下,嘴里滔滔不绝,经过翻译,赵健才明白他的意思。
赵健显示出来的军事实力,已经彻底打破了他的抵抗心里,又不敢擅离职守,最后切腹谢罪,所以用极为低下的态度,请求谈判。
“再替我递交一份文书,交给幕府。我将在这里开集市,做生意,你不许阻拦民众前来。”
于是接下来的数日,他们就地摆摊,卖货。
布匹、丝绸、铁质农具等物品按照台湾府的金银价定价,比东瀛上便宜许多,被商人大量抢购,他们将作为二道贩子,运到内地,赚一笔中间费用。
并且以铜币收购粮食等,当商人发现这些铜币是纯精铜打造之后,两眼放光,这货币本事就是了不得的商品了,于是他们全力运粮过来,换取这些铜币。
直到一天,一支三千人的军队抵达这里,驱散民众,包围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