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收复淮南失地的捷报三日后的早晨送到了政事堂。政事堂中只有崔言一人,其他人还未到。崔言昨夜当值,只睡了两个时辰,卯时初刚刚洗漱完毕就有书办送来各地奏报。一摞奏报大约二十几份,崔言一手拿着点心,一手随意翻看,一眼便看到“奏淮南郡应州、宿州收复事札”一行大字,烫着火漆的军报。崔言赶忙放下点心,取纸刀来挑开火漆,取出信札来。信札很厚,前几页大略叙述战事经过,后面详述每战伤亡人数,有功将士名单,并请旨班师期限,驻防文武官员交接等事。崔言合上信札,默谋片刻,心中已有了成算,再看其他奏报,再无大事,便吩咐书办,核算将士粮饷,伤亡抚恤诸事。

辰时初政事堂诸人陆续到了。尚书右丞蔡耸前些时日奉旨钦差关中巡查盐铁事,近日才回都交旨,仍回政事堂当值。又有中书舍人苏淮、许嵩、严预都到了,加上崔言共是八人,政事堂现任官员便全部到齐了。这也是极难得之事。

崔言待众人坐定,将淮南军报呈与方旭道:“相公,这是刚刚送来的军报,淮南大捷,尽复失地,请相公过目。”

方旭接了,一目十行看了一遍,便将奏报递与袁端,拊掌笑道:“甚好甚好,陈崇恩不负所望,全其功而未贪功,保土安民而罢干戈,此人胸有大略,非目光短浅之辈,前途不可限量。”说罢看着袁端。

此时袁端也已看完奏报,正要说话,忽有一书办进得堂来,见堂内八人正襟危坐,不禁一愣。众人见他进来便都不说话,那书办只得禀道:“禀相公,光禄寺少卿请见。”

袁端狠狠瞪了那书办一眼,语声却仍平心静气:“请他过一个时辰再来,现下我等有要事商议。若再有人来,都到巳时后再见。”那书办喏喏退出。袁端转过头来,脸色平静如水:“当前最要紧之事,是做好善后,理出条理来。淮南之事办得好,我等也好全力应对北疆战事。”说罢目视崔言。

按郑制,中书舍人之职只是预备宰相,为政事堂中职级最低的官员,品级为正五品,职责为处理政事堂中日常琐事,参赞政事,起草诏书。虽是中书省官员,但郑国三省合一,又有门下省封驳之权。常设四至六人,目下只有四人。崔言在四名中书舍人中最是勤勉,平日事无巨细,俱是亲力亲为,且条理清晰,做事谨慎,因此袁端知道他必已梳理出事情脉络。

果然崔言毫不迟疑,应声道:“目下最要紧之事,不外乎四点,其一,应州、宿州令、团练使出缺,是从其他州县调任还是在候补官员中补缺?这几处官缺极为要紧,若有战事便为前线,只怕许多人不愿赴任,便是愿赴任的,若是颟顸昏聩的,不要几年便将政事搞得一片糜烂。因此遴选官员当慎之又慎。其二,驻防兵马从何处调拨?是调禁军还是调厢军?禁军分派如今已是捉襟见肘,厢军战力不足,若是再起战事,只怕二州仍是难保。其三,出征将士粮饷,伤亡将士抚恤。这笔开销我已命书办算出,共需粟米一千五百石,钱十六万缗。这钱粮从哪里开支?其四,有功将士封赏。其余诸般细枝末节便不足虑,自可水到渠成。”

方旭微微点头,近年战事频仍,每一次战事之后要处理的事都纷繁杂乱,难得的是崔言在诸多琐事中捡重中之重理出头绪,其他小事崔言自能处置,也就不必劳心了。

见众人都未说话,崔言又道:“这第一事,只遴选继任官员即可,团练使必然由调动驻防兵马之主将担任。以言之见,二州令须在都中官员中遴选。候补官员没有为任地方的历练,这两处又是要紧所在,恐难胜其任,地方上官员调动来不及,官员离任,接任都要交接,拖延时日太久。因此在诸部寺、翰林院、国子监中选从七品、正八品官员,须肯做民政之事才好,若通兵事最好。言也曾留意过这般人才,现有三、四人有可用之处,相公空闲时可见一见。至于州丞、主簿之职倒可在候补官员中选一些愿在边疆为官者接任,历练两年便可升任州、县令,许多边疆州县正缺这等官员。”

方旭道:“默之有心了,便依你之言处置罢。子衡午后代我见见罢。若有其他举荐之人,也一并见见。”

张铨点头称是。

崔言道:“兵马之事,言以为可调厢军驻防。陈崇恩此次出征极有分寸,既收失地,又未启衅端。我可遣使出使楚国,斥其背盟,再重结盟好,可保淮南三、五年内再无战事。”

袁端道:“调厢军驻防虽可,却须每年轮换。厢军本是本土守土之兵,背井离乡日久恐生变乱。也要在淮南招募新军,当在三年之后全用本土之厢军驻守。此外,即使无战事,淮南之地也不可无禁军,却也不需多,只调一营兵马驻守淮阴即可。此事重楼去办,与兵部协商调何处禁军与厢军驻守。”

蔡耸拱手称是。

方旭道:“遣使之事可行,只是以何人为使需仔细斟酌,这事不是小事,需选一个稳妥之人才好。淡墨公可有适合人选?”

袁端略一思索道:“倒是有三、二个人选,我却需先见见才知适合与否。到时再禀与青篱公罢。”

方旭点头道:“些许小事有淡墨公,我又何须劳神。此事便托付淡墨公了。”

待众人静了下来,崔言方接道:“这第三事钱粮之事最是难办。粮米之事好办,去岁天下大熟,这些许粮米只教商州、徐州支应便可。银钱之事却难。现今库中存银三十七万两,钱七十五万贯。按说足以支应陈崇恩军马,然北疆十万禁军,八万厢军激战正酣,是最紧要所在。若是河北索要饷银,这些许库银只怕难为无米之炊。”

袁端道:“饷银先从户部国库中支应。出征将士不发饷银,伤亡将士不发抚恤,如何教人卖命,那以后得仗就不用打了。北疆之事再议。默之可先与户部通个消息,近日可有大宗税银入库。若无进账,再让陆锦言找我。”

崔言称是。

张铨道:“年初各地的税银都已陆续进都,实是去岁拉下的饥荒过多,银钱在库中还未焐热便花得七七八八了,只怕一时间难有大宗进账了。但重楼刚从关中巡查盐铁回都,关中天府之国,民间颇为殷实,只怕这银钱缺口要落在重楼身上了。”

蔡耸笑道:“人言子衡乃是我大郑之桑弘羊,今日始信其言不虚。”说罢又正容道:“关中盐铁之事我已具札上奏。西安府咸阳、蓝田、蒲州、洛州、永寿、武州六州县涉盐铁税银侵贪之事,府县官员拘拿三十三员。我已在关中鞫问,现已全部押解回都,各官员祖籍、官署家产俱已看管起来。除官员外还有三十余吏员也涉事羁押在狱。这些蠹虫涉及侵贪盐铁税钱一百万贯有余,只是刑部还在鞫问,若要追回银钱尚需时日。”

方旭道:“是了,我见过你那奏札,只是尚未定案,便未曾留意,如今想起,却是子衡有心。”

袁端拍案道:“此事不能再等了,再拖下去问成疑案便不知何时才能结案。青篱公掌总,我去过问刑部鞫问,再汇同大理寺共审此案。务求尽快结案,把这些禄贼的家产俱都抄了。青篱公以为如何?”

方旭道:“好,那便有劳宜直了。”

方旭喝了一口茶,对崔言道:“默之,你再说说封赏之事。”

崔言应道:“是。封赏之事历来由政事堂草拟,报圣上钦定。我以为,淮南战事规模不大,不宜过于封赏,各级有功将弁加半级爵禄即可。只是杨继先本是戴罪之身,又立有大功,他本非禁军,封赏之事还需另议。”

方旭道:“默之以为该如何?”

崔言道:“杨继先本是正七品钤辖使,此次功过相抵,可调入禁军任正七品观察使。品级虽未升,然从厢军调入禁军,也可算高升了。他此次立功,陈崇恩必欲留他在帐下听用,便调他入龙骧军左骁卫,也遂了陈崇恩之意。”

方旭点头道:“宜直以为如何?”

袁端道:“虎贲军卢象山统兵镇汉中已有三载,与西蜀屡有交锋,兵将折损颇多。向日曾在书信中言道军中缺少军官。我意不若调杨继先入虎贲军任观察使,于前线当战事才能多历练,升迁也更快些,岂不合意。”

方旭点头道:“也好,杨继先有勇有谋,入虎贲军正有用武之地。若是数年间历练出来,也是为我大郑添一员虎将。”又转头对崔言道:“此事便这般了,默之可先草拟出来,我与宜直再呈奏圣上。”

张铨忽站起来说道:“相公,我这里有一份奏疏,是侍御史胡震弹劾陈崇恩交通敌国,卖放敌军。因昨日呈上来时时辰已晚,两位相公不在政事堂,又因兹事体大,我便压了下来。今日再呈与相公。”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疏来呈与方旭。又道:“胡震言陈崇恩与敌书信往来,必有私相授受;楚军撤军之时,陈崇恩非但不追敌,反击鼓相送,必有通敌叛国之事。因昨日战报未到,个中情由不明,今日事体已明,请相公决断便了。”

方旭嘿嘿冷笑道:“书生浅见,疏不知陈崇恩此举正合战略,非有大智慧者不能为也。如此弹章,实在不值一驳,打回御史台,着御史中丞申斥也就是了。”

此时崔言已草拟好几道诏书,用嘴吹干墨痕,双手呈与方旭,后退两步道:“相公,职下有一事当禀明相公。”

方旭、袁端见他如此郑重,也不觉讶异。

崔言道:“昨夜是言当值,至戌时,圣上遣内侍押班成不知来传诏,诏令少府少监徐敏升任御史中丞。言依制封驳,未予草诏。言请成押班转奏圣上,徐敏私德有亏,政绩不显,陡以从四品少府少监骤升从三品大员于制不符,于理不通。况御史中丞总览言官,乃朝中重臣,须德才兼备者方可任之。徐敏外放东昌守之时,政声糜废,官吏贪墨之事不绝于耳,致有私通仆妇,侵夺妹夫家产之事。其时弹劾奏札积简充栋,圣上俱以查无实据为由留中不发,后又左迁入都中,理政少府二年,内廷开支骤增,各项杂费每年逾百万贯之多。台谏官员各有奏札言其事,圣上皆不闻不问。如今府库空虚,其不为无咎,如此之人岂可充任御史中丞这等要职,崔言实不敢奉诏。”

方旭、袁端二人对视一眼,俱都默然。徐敏之为人媚上欺下、贪财揽权朝野皆知,其本为进士出身,任经筵侍讲之时为当今宠信,外放为地方官,虽无政绩,却能屡屡高升,短短四年之间便从七品州令升任一府太守,又在弹章充栋、谤议满天之时回都升任少府少监。其时政事堂便是方、袁二人主政,只因少府之职虽高,职责却只是内库银钱账目与皇室日常开支,于朝局影响不大,便没有过多干涉。不想现下当今却要他任御史中丞之职,其中只怕另有深意。

御史中丞为御史台堂官副手,但当今怠政十年,各衙门主官空缺极多,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自十年前便不再常设,御史台堂官御史大夫也是空缺八年之久,因此御史中丞便成为御史台实际的堂官。现任御史中丞郭信为官刚正不阿、清廉自守、谏议有据、政声甚隆,却不知当今要如何安之。方、袁二人一时揣摩不透当今的心思,便不肯轻易开口。

有顷,方旭方才缓缓说道:“默之所言不差。圣上之意我等不知,如此重大之事岂能草草行事,待我等面见圣上之后再做分晓。”

袁端位份在方旭之后,终不便抢先说话,见方旭如此圆滑,便按捺不住,拍案道:“默之此举合乎规制,有何不可?徐敏之辈岂能充任御史中丞,若如此,要我等还有何用?你有封驳之权,你驳了便罢,你若不驳,诏书到了我这里,我也绝不附属。”

按郑制,为政之事、官员任免的诏书须由中书舍人草诏,宰相附属,再上呈皇帝用印,再颁给六部施行。其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诏书都不能施行。袁端如此说,自是支持崔言了。也是正告政事堂其他几位自己的态度了。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带着女神闯汉末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大夏第一武世子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三国:村民向你分享了聚变科技足球小将,今川不息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逍遥太子爷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日月战旗称帝从统一草原开始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回到大汉打天下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亮剑之保家卫国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魂穿水浒:不做皇帝难道做山贼!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锦衣黑明中兴大明:驸马从军被废了安家立业南北乱世我种田挥鞭断流百越王折服大小乔,三国第一虎将白话聊斋志异:精编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三国之我是正经人签到,开局我是个废物隆庆中兴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时空战纪酒海钩沉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