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贺大牛的独领风骚
白马军俘获铁勒部落公主,贺大牛冒杀头的风险逼她为妾,事后发现真高明。
家住凤翔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圣公镇西东。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乱世是武将最好的舞台,因为只有战争才能显示出武将的价值,可有的武将却偏偏生不逢时,没有获得与实力相匹配的名望,贺大牛就是这样一个人。
种花家皇帝被称为战神,其领兵作战能力和个人战斗力非常夸张,可因为现在贵为皇帝,不能亲自上战场,影响了他大放异彩,不过这并不妨碍打出自己的成绩。
与开国名将相比,贺大牛不仅能力强悍,对于局势的判断力也非常的通透。
贺大牛是关陇贵族的后代,家世显赫,祖上一直都在各个朝代中任职,属于名门之后,但可惜遭遇乱世,贺大牛的父亲在大明却英年早逝,让家道中落,给了贺大牛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
再加上贺大牛一直在虎头岭防守,还未发力,种花家已平定草原,因此他早期一直在防守。
那为何又成为了西征将军呢?
虽然当时的白马军内部比较平稳,可外部的敌人非常多,在封侯之后,恰逢白马军要西征,给了贺大牛一个天大的机遇,因此终于轮到他了,开启了自己的戎马征程。
许三带领大军进攻奥斯曼帝国,贺大牛也在军中,只不过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将军罢了。
如果没有出现特殊情况,贺大牛可能一生也难以展示自己,不过好在上天给了他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考验。
当时兵分多路进攻,因为中敌人的埋伏,贺大牛带领的部队遭到了敌人的围攻,如果不能顺利突围,贺大牛的一生便会结束于此。
不过贺大牛并不是一个向命运屈服的人,在危急关头,他再也不掩饰自己的能力,单枪匹马冲了出去,直接拿下敌军将领的首级。
看到将领被杀,敌人果断选择撤兵,贺大牛所在的部队成功突围,他也因为此战一战成名。
在随后的战斗中,贺大牛依旧表现神勇,他的名望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君士坦丁堡大战当中,贺大牛身穿白衣,带领士兵冲锋陷阵,让在场的所有士兵都记住了这个可怕的身影。
这一战过后,白马军大获全胜,情报部门记载:“凤翔人贺大牛着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奥斯曼披靡,大军乘之,兵大溃,斩首二万馀级。”
这战过后,许三亲自接见了当时还是普通将军的贺大牛,对他进行了奖励的同时,封他为西征方面军司令,这也成为了加官进爵的开始。
在日后的作战中,太子殿下刘强多次感叹贺大牛的勇猛,可以说能够稳定边疆,贺大牛居功甚伟。
贺大牛在西征的代表战役非常多,几乎将边疆的所有势力挨个“教育”了一遍,几乎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不过最出名的战斗,还是在面对九姓铁勒时的三箭定红海。
红海地区爆发了叛乱,九姓铁勒部落公然与白马军为敌,许三自然并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因此立刻集结大军准备进攻,在选择将领的时候,他选择贺大牛为主将,接着又选择刘三为副将。
只不过当时的贺大牛已经年过四十,有白莲教护法非常担心是否有足够的精力带领大军,于是在大军临行前,决定对贺大牛来一场考验。
种花家皇帝看到的资料曾记载:“寻又领兵击九姓于红海,将行,白莲教内出甲,令贺大牛试之。曰:‘古之善射,有穿七札者,且射五重。’贺大牛射而洞之,许三大惊,更取坚甲以赐之。”
经过一番展示,贺大牛成功获得了西征军高层的信任,来到了红海。
当时的九姓铁勒部落虽然管理松散,不过在人数上还有很大的优势,集结了足足十万大军,在开战前,派遣了数十人来到贺大牛面前挑衅,虽然此时的贺大牛年纪不小,可脾气依然火爆,面对挑衅,二话不说立刻连发三箭,射杀三名敌人。
这个操作立刻将敌人吓的双腿发软,贺大牛的副将刘三立刻下令发动进攻,经过短时间的击杀,成功降服了这次叛乱,捉拿了九姓铁勒部落中的大量首领。
虽然这一战没有彻底消灭九姓铁勒部落,可也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此后九姓铁勒部落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叛乱,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此战过后,军中不停流传:“将军三箭定红海,壮士长歌入汉关。”贺大牛的声望达到了巅峰,可这一幕却让有一些文官十分的害怕,对于武将来说,声望太高就意味着大祸临头,如果贺大牛没有成功的获取太子殿下刘强的信任,大概率无法善终,这也是贺大牛为自己人生未来要做的准备。
在种花家的军队中有很多的忌讳,其中一件就是杀降,白起因为坑杀赵卒四十万,被后世所唾弃,成为了历史的罪人,不过和贺大牛相比,白起的做法显得十分“仁慈”。
在情报科情报中曾记载:“行军大指挥贺大牛在红海和地中海杀降九十余万,更就尼罗河讨其余众。”
虽然有很多白莲教护法认为,此处有夸张或者错写的成分,因为当时的九姓铁勒部落加起来可能也不够九十万人,可杀降的事情毋庸置疑。
除此之外,贺大牛还逼着白马军的俘虏,同样是九姓铁勒部落中的一位公主成为自己的妾室。
在情报科的资料中记载:“贺大牛于所监临,贪淫自恣。”
那么贺大牛为何要这样做呢?要知道种花家皇帝对杀降和强迫妇女的惩罚非常重,再加上这次杀的人至少有十万人,强迫公主为妾更是罪上加罪。
难道真的是无所顾忌,不在乎白马军对他的处罚吗?其实从种花家皇帝的处罚方式上可以看出端倪。
在班师回朝后,太子殿下刘强对于贺大牛的一系列错误表达了愤怒,并做出了惩罚:功过相抵,不计算这次胜仗的功勋。
表面来看这是严厉的惩罚,可实际上已经原谅的贺大牛所做的一切。
这一幕酷似电视剧《亮剑》当中,李云龙每次犯错,旅长都会用功过相抵来惩罚他一样。
其实到了这一步,事实已经浮出水面,贺大牛不是傻蛋,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故意要这么去做。种花家也明白了贺大牛的做法。因此几乎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处罚,那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有两点原因,一个是为了未来的边疆稳定,另一个则是为了保护他自己。
在红海打败九姓铁勒部落后,九姓铁勒部落还剩下起码十万人,这十万人抛开老、妇、幼等,起码还有两万人的数量。
要如何处理这些人让贺大牛犯了难,因为当时所带的部队只有五万人,如果用五万人押送十万人回到西都,路上随时有可能遭遇叛乱,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包围之中。
能否活着回到白马军驻地都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不押送这些人,将这些人留在原地,或许十年之后,一只更加强大的九姓铁勒部落会再次出现。
等到了那个时候,距离这么远,仇恨的种子已经种下,或许白马军就要付出非常惨痛的代价才能剿灭他们,因此才使用杀降这样残酷的方式来保证边疆的安稳。
事实证明,贺大牛的做法确实达到了永绝后患的目标,起码以后,红海地区都没有出现过叛乱。
其次就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在这次出征前,贺大牛战功很多,已经是着名的将领,这样的武将对于许三和刘铁蛋来说不仅是强大的助力,更是一种无形的威胁。
因为军队制度并不影响武将和将士的相处,也就是说如果有疑心随时有反叛的可能性。
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方式消除他对白马军的威胁性,犯错是最好的办法,这样不仅可以削减他的功劳,降低他的官职。
还能离间他和部下的关系,事实证明,贺大牛看着很粗鲁,但是做法非常正确,他不仅得到了善终,他的子孙后代也得到了善终,和历史中同样高度的武将相比,贺大牛下场可以引起无数武将的羡慕。
事出必有因,由军伍中起身的贺大牛不太了解太子殿下刘强,对于军队的忌讳自然十分清楚,因此他才会用留下污点的方式来换取对他的信任,这也是白马军没有惩治的原因。
一个打仗非常厉害,但懂得表达忠心的武将,有怎么会舍得惩罚他呢,这样的武将,即使在白马军也算比较有智慧的。
虽然等级制度森严,可在拥有军权的情况下,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春秋战斗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赵匡胤同样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在评价武将时,军功是一个方面,下场也是另一个方面,只有能够善终的武将才能当的起一句:能文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