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从天空俯瞰,金江镇的地盘,实控面积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大周,如果不按照后现代的标准,以古代的划分方式,领地的面积相当于半个大周。

不过两者的人口远不能相提并论。

大周实际人口的估算,最低为一万六七千亿,最高为两亿,而金江镇的汉人才七百万而已。

当下的时代,有汉人的地方天下才稳,没有汉人的地方则不稳,但凡风吹草单,汉人势弱之时,就很容易分裂出去。

林如海离开将军处,心情越发的稳定。

骑上骡子,穿着官服,随从为他拉着绳子,想到今日的地位,令他心情愉悦。

巡盐御史虽然是天下间油水最丰的官职,但是比起金江镇左支使的职位,林如海更倾心后者。

棋子和棋手的区别。

他见过冯胜之。

知道冯胜之意气风发之时,人们对其的尊敬,林如海对他只有一个评价。

此人没有国才,满足不了将军的要求。

在国内能当个右布政使之类的封疆大吏,但是对于掌控中枢,特别是将军的改革之计,是无法胜任的。

但是冯胜之有他的优势。

身为金江镇的元老,手里有大批的人为他摇旗呐喊,愿意听从他的管理。

这是资历带来的威望,需要时间的沉淀,正好又是林如海最大的短板。

三年休养之策,是本土休养,不代表金江镇停止开拓。

大战不止,小规模的动作不停。

大的战争有前年的朝鲜之战,去年的草原之战,小规模的战争有前年的琉球国之战,去年的奴儿干之战,以及海外多次剿灭海盗的行动。

如今日本的战事,谁也无法预测走到哪一步,但是四万军就是为此事做的准备。

多数人对将军的印象不是好战之人,实际上的金江镇,从来没有停止军事的扩张。

以史为鉴。

汉武帝武功超绝,但是长期的战争拖累了民生,晚年下了罪己诏,终止了武功的行为。

金江镇想要保持武功,就不能只指望土地,也无法从农夫手里获得足够的养料。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辽东是大周的土地,大周的官制,以田亩收获为主的治理方式,需要进行改革。

右支使顾道初暂时和林如画同道而行。

“林公,道路不易啊。”

指了指道路牙子一块破碎的石砖,顾道初笑道。

林如海听到意有所指的话,满脸的平静。

盐政是最大的肥肉。

无数的盐商们,勋贵们,太监们,同僚们都盯着这块肥肉上下其手,他林如海既要满足朝廷的需求,又要照顾地方的实情。

在巡盐御史一职上,能坐稳五六年的时间,面对的问题不比改革的困难小。

而且他还有将军的鼎力支持,所以他有信心。

顾道初感受到林如海的心意,内心其实很敬佩此人。

改革虽只两字,做起来涉及方方面面。

例如军事。

辽西修建了城池,筑造了新的兵堡,花费了不可计数的物资钱粮与人力。

金江镇光复辽东多年,至今连沉阳都未大修。

以军为长城,节省下来的开支,用在了其余的方面,此策有利有弊。

现在兴盛,不代表永远兴盛。

军队现在打胜仗,不代表永远打胜仗。

坚固的城池就是在国力衰落时,保护国家的根基,是长治久安之策。

很多官员极力倡导,趁着今日之富,多修城池堡垒,为子孙后代栽树。

新政代表了开放,优先于开拓,被这部分人反对,认为先稳固自身,再图开拓,一步一个脚印更为夯实。

这只是一个方面的例子。

“道路虽有破,但是仍可行,不碍我的骡子。”林如海轻轻拍了拍骡背。

骡子不知所以,以为是要加快速度,但是被主人牢牢的牵住缰绳,犹豫了刹那,最后继续低着头跟着主人走动。

要做事就有风险。

怕风险可不成。

官员们总体偏向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恐惧未知的隐患,只想按部就班,是人之常情也。

国之大事,需老成持重。

林如海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觉得自己非常人,又终遇伯乐,岂有不敢为之理。

新学新政是他毕生之功。

他想要施展出来,最后的时候看一看,自己的新学新政能走到哪一步。

如果能青史留名,自己死而无憾矣。

顾道初只是举人,能有今日之高位,主要原因是他的机遇,其次才是才能。

所以他理解不了林如海。

科举是一道门槛,而科举的名次更是无形的门槛。

决定了是当棋子还是棋手。

只是举人的顾道初,从来没有这个观念,哪怕成为右支使,也只当做官职。

林如海是探花,从他榜上有名的那一刻,就有了当棋手的抱负。

因为本身获得这等名次的读书人,凤毛麟角的大才们,他们的终路就是入阁为相,治理一国。

同为进士,不同的名次,朝廷培养的方向也不同。

不同的认知,决定了各自前进的方向。

走过了节度府门前大街,林如海和顾道初分别,

林府。

林如海志向高远,但是很有钱。

朝廷抄家,只能抄到他的家财,他还有提早转移到世交府上的银子,如果他死了,这笔银子肯定就收不回来了。

他不但没死,更在金州翻了身,哪怕只为了名声,该他的银子早就被人送来了金州。

靠着这笔银子,至少能让几代人是无忧无虑的。

所以林府多年来几经修葺,至少在格局与环境上是精致小巧的。

庭院中红。

林黛玉不开心的弹琴。

她从小就学琴,去了贾府从来不提此事,等到了父亲身边,林如海为她买了新的琴。

小时候的琴被朝廷没收,她一直都念念不忘。

白色的内裙沿着圆凳而下,青色的挑丝双窠云腰裙盖住内裙,最外是一件翡翠撒花洋马面裙,上身穿着澹黄色的琵琶袖交领衫。

澹薄云烟犹如画中的仙女,探出来的细长的手指,拨弄着琴弦发出美妙的琴声。

雪雁、紫娟、春纤几名丫鬟,围着小姐身边,只觉得眼如画的景致好美好美。

众人正听得投入,林黛玉突然中断了。

“小姐,还在生气呢。”

雪雁忍不住笑道。

林黛玉听到雪雁的话,仿佛生气了的小猫,嘴巴一张一合开始了抱怨。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着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他们的心思不放在国事上,只念念不忘我们女儿的事,一丝本事也没有。”

“哈哈。”

还未说完,林如海笑着走了进来。

“老爷。”

“爹。”

几名丫鬟眼神藏不住的紧张。

前两日她们拦不住小姐,在大街上抛头露面,昨日得知有人去找将军告状。

虽然小姐一脸的无所谓,但是丫鬟们担忧不已,林黛玉昨晚失眠,今日抚琴,实际上也有所畏惧。

只是林黛玉傲娇,岂是轻易服输的性子,以前寄人篱下都不让人,何况今日,实则不愿意让人瞧见。

她也不信,平辽侯会把她怎样。

如果他斥责父亲,那以后自己再也不去平辽侯府了,

林如海本来就爱女,从小培养女儿,自从幼儿夭折,更是把全部的关爱留给了黛玉。

“你现在名气可大了。”

林如海装模作样的说道,故意逗女儿。

林黛玉听到父亲的话,脸色忍不住通红,但还是不服气的说道,“他们可以讨论我,我还能拦住别人说不成。”

“唉。”

林如海不想委屈女儿。

读书明智。

圣人言严宽交替,唐宋风气开放,妇女地位不低,唐有武则天,宋有俩宰相争一寡妇。

物极必反。

前明乃至本朝,对女子逐渐苛刻。

但是三四十年前,福建新学的兴起,而且传播越来越广,连金陵都已经有了学生。

他林如海就是在扬州接触到的新学。

新学能保持活跃和传播,说明了世人转变了态度,开始追求宽松的环境。

要知道宋理学也是从地方到官学,被多数的世人所接受,才获得了正统地位。

福建大贤离世三十余年,新学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壮大了起来,林如海因此极为看好。

根据他的推论,这股态势只要继续保持下去,新学终将在国内也会成为官学。

春江水暖鸭先知。

金陵江淮扬州的名妓们,影响力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虽然不好听,实际上正是女子风气松动的开端。

“以后出门归出门,大街上也不要太招摇,终归是女孩子,外人看到不好,对名声也不好。”

林如海提醒说道。

几名丫头听到老爷仍然允许她们出门,各个喜不胜喜,离开了笼子后,谁还愿意被关回去呢。

前两日多么畏惧离开笼子,现在就多么怕回去笼子。

林黛玉白皙的脸蛋上浮现出红晕。

“平辽侯是怎么说的?”

她想看看他的态度,到底是真英雄还是假英雄。

自己只是女儿家,军国大事她不懂,但是她知道,只盯着女人那档子事,禁锢女人的男儿,绝对不是真英雄。

林如海瞅了眼女儿,内心犹豫。

他如今的名声在金州不好,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会拍将军马匹的小人。

名声是很重要的事情,名声臭了,做事难上加难,有个好名声则事半功倍。

自己的女儿品性,林如海是极为自豪的,但如果被将军收入房中,恐怕自己的名声彻底败坏。

而把女儿嫁给旁人,林如海又不敢。

现在金州的风气很微妙,本土派势强,外来派势弱。

他不可能把女儿嫁给本土派,会引起将军的忌惮,也不可能把女儿嫁给外来派,会引起本土派的敌意。

“唉。”

林如海叹了口气。

父亲的叹息,让林黛玉内心一颤,低着头不向继续询问。

“女儿吧,闲着没事做,爹也常跟女儿说新学,所以才想出门,倒是没想到会引起这许多的事。”

林黛玉委屈的说道。

“此事无关。”

林如海安慰了女儿一番。

……

送走了父亲,林黛玉也无心抚琴,经过庭院回去屋中,拿起了几本书读。

自个心不尽,翻了几页一个字也未看进去。

十九岁的林黛玉,闲静下来如姣花照水,神仙似的又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美颜。

举手投足之间,无不散发精华灵秀的魅力。

“你的安哥儿。”

在贾府时,打趣薛宝钗的话,在林黛玉耳边回荡。

她一生没有接触外男。

在贾府时也是如此,年节祭祖的时候,她不是贾府的女儿,所以是不参加的。

只是留在老祖母的身前,偶有见舅舅们。

宝玉,平辽侯。

一个儿时的玩伴,一个青春期遇到的浪荡子。

想起在平辽侯府第一次遇到平辽侯,无礼放肆的目光,林黛玉突然放下书忍不住捂住脸。

好羞人。

他怎么能这样。

都说他是伟岸的大英雄,哪里是个英雄的样子。

突然又想起,自己和他还是乘一艘船去的京城,只不过自己那时还不知道他。

“真是奇妙。”

林黛玉放下手,轻声的叹道。

“姨娘那边来人请,等小姐过去吃饭呢。”

紫娟走进来,打断了林黛玉的思绪。

林黛玉起身跟着紫娟离开,一路上都是平辽侯府的回忆。

……

林如海在书房吃饭,一边吃饭一边写信。

他从金陵请的大才来金州,治理辽东的水利,为金江镇的屯田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是个契机。

国内人才无数,正好借着此风,招揽那些个有抱负心的贤才。

金江镇的体量,麻雀儿小五脏俱全。

治国包含了方方面面,需要无数的人才推动事务的发展,金江镇武功强盛,人才辈出,但是在治理一道上还是大为欠缺。

虽然犹如一张白纸,但是根基浅薄,很多草创的制度,有些许不合之处。

例如金州的盐政,在林如海看来就太过粗鄙。

盐政带来的利润,不亚于海贸,更为关键的是,盐政也是官府对地方百姓的控制手段。

在政治稳定层面上,盐政大于海贸。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逍遥太子爷亮剑之保家卫国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欢乐宋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神话版三国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开局盘点永乐大帝,诸皇震惊时空战纪酒海钩沉帝国从零开始大乾暴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抗战之超级小兵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都城一品神探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崇祯窃听系统汉末龙蛇风云录开局被退婚,嫂子说,我嫁你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伐清从南洋开始穿越古代:商城空间可种田三国:徐骁镇守小沛,刘备退避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我就刷个抖音,古人求着说别停!大明武宗之正德风云从三国开始的成神之路三国:凤雏已死,血凰当立纵马西域总关情老爷,少爷他浪子回头要考科举摄政王的田园小娇妻老子是最强皇帝红颜与剑影她在东汉末年呼风唤雨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三国:腐烂行尸,走肉国度!厚黑小县令,从驸马到皇帝抗日之神级兵王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穿越:刚成大将军,就要远征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