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比顾长烽想象的还要糟糕。
因为几年前的水患严重,哪怕救济及时,毁坏的房屋都重新修建,但朝廷之后几年对城南的村子“不闻不问”,这里即便挨着京城,可发展甚至不如外地。
光是茅厕看起来就比京城的破败许多,像是回到了十几年前一般。
总而言之,就是十分落后。
顾长烽带着他的新仆从先去了一个老奶奶家里,说是过来打听一下情况,适不适合开个皮草店。
老奶奶身上的衣服都打着补丁,将他们领进了门,先倒了几杯茶水。
他笑吟吟的接过,喝下一口,十分艰难的咽下了,真是过惯了好日子,连旧茶都咽不下。顾长烽心里嘲弄自己。
“奶奶,听您的意思,这里许多年没有人来经商了?”
“是哩,我们村子说幸运也不幸运,说不幸运倒也幸运。”老奶奶搓着手,不知道是不是天亮了在外面洗衣的原因,她的手又粗糙又通红。
仆从也跟着问道:“这怎么说?”
老奶奶开口:“我们村子前几年曾经遭受了一场严重的水患,附近的村落都被淹没了,只有我们留下,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当时朝廷派了好大一笔赈灾款下来,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分钱没有给到我们,朝廷还说要整体拆除,搬到地势高一点的城里去,可最后还是没能实现,只是给了房屋被毁的那几家重新翻盖的一部分钱,就不了了之了。”
“我们村子就是一个被忘记的角落,一点点变得穷苦,新娘不愿意嫁进来,人丁也更加稀少,可能再过十几年,这里就没人了。”
顾长烽遗憾道:“可惜了,原以为这里是片福地,没想到这么难。”
老奶奶又想了想,轻声说道:“其实也不全是过得不好的,倒是有一家人走了狗屎运,就在东边,那夫妻俩生了个好儿子,又认了个好女儿,儿子被朝廷上当大官的认为义子,现在据说女儿也要去享福了。”
顾长烽不想惹人怀疑,装作不在意的说道:“看来那地方风水好,最近听到朝廷有意整顿这边,虽然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但我还是先买个铺子吧,不亏。”
老奶奶见劝不动他,只得摇了摇头。
“也罢也罢,赔了可不要怪到老身这儿。”
“那是自然,多谢您相告。”
老奶奶一副看冤大头的表情,火速将人送走了。
临走前,老奶奶将自己种下的几个南瓜送给顾长烽,说是结果太多了,自己一个人吃不下。又给他介绍了几个村里能干的人,万一真的要开店,总得有人帮衬才行。
顾长烽一再道谢,这南瓜带着不方便,就留到了奶奶家里。二人骑上马转头去了村子的东边。
看来之前传出的周凌义子的消息是假的了,人家明明双亲都在,为何要把儿子给周凌?真的是有远见,知道未来村子发展不好,要给儿子寻个出路?还有义女是怎么回事?
这周氏,认了两次亲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