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练兵可不是纸上谈兵,他深知蜀汉军队的厉害,尤其对诸葛志的用兵之道更是忌惮三分。
他决定借鉴蜀汉的训练模式,来一场彻底的军事革新。
以往曹军训练大多是单兵操练,队列阵型练习,缺乏实战模拟。
曹操大手一挥,下令将士兵分组,进行模拟攻防演练。
校场被重新规划,设立了各种特殊场地,模拟山地、水域、城池等多种环境。
“弓箭手,注意掩护!盾兵,上前!前排进攻,后排补位!”操场上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
士兵们身披战甲,手持刀枪,在模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挥汗如雨。
弓箭手们眼疾手快,箭矢如蝗般射向敌方阵营,盾兵们则组成坚固的盾墙,抵挡着敌方的攻击。
“好!就是这样!再加把劲!”曹操站在高台上,看着士兵们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战场上,曹军将士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景象。
除了士兵训练,曹操也加强了对将领的培训。
他定期组织军事会议,与众将领一起研讨兵法,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
“诸位将军,如今蜀汉势大,我们该如何应对?”曹操坐在主位上,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在座的将领。
“丞相,末将认为,我们应该加强防御,以逸待劳。”
“丞相,末将以为,我们应该主动出击,攻其不备。”
将领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气氛热烈。
曹操认真倾听,不时点头,或提出疑问,或加以引导。
他深知,一支强大的军队,不仅需要勇猛的士兵,更需要智勇双全的将领。
夜深了,军事会议还在继续。
曹操看着地图上代表蜀汉的旗帜,陷入了沉思。
“传令下去,明日……”曹操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精光。
曹操的目光从地图上移开,转向了营帐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要看穿这重重黑暗,直视远方蜀汉的星火。
他缓缓起身,拂袖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下去,召集众谋士,今夜议事。”
营帐内,烛火摇曳,将曹操的面容映得忽明忽暗。
荀彧、荀彧、程昱等一众谋士鱼贯而入,各自落座。
曹操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诸位,近来我军操练虽有成效,但总感觉未能触及蜀军精髓。尤其是那诸葛志,用兵之诡,难以捉摸。今夜,我欲与诸位一同剖析此人战术,以求知己知彼。”
荀彧率先发言,声音带着他特有的慵懒,“主公,诸葛志此人,用兵确有独到之处。其最擅长以正合,以奇胜,看似平淡无奇的布阵,实则暗藏杀机。观其之前几次战役,多是利用地势,环环相扣,诱敌深入。”
“不错。”荀彧接过话茬,语气沉稳,“诸葛志用兵,贵在出其不意。宛城之战,便是利用我军骄兵之态,以少胜多。若不深思熟虑,恐难应对。”
程昱则从战略层面分析,“诸葛志所率蜀军,其精锐之处在于协同作战。步兵、骑兵、弓箭手配合默契,进退有度,宛如一人。我军虽勇,但论配合,仍略逊一筹。”
曹操听罢,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他忽地起身,走到营帐中央,指着沙盘说道,“诸位,光说不练假把式。今夜,我们便在沙盘上模拟诸葛志的战术,找出破敌之法!”
随即,众谋士在沙盘上推演起来,时而模拟蜀军的进击之势,时而模拟曹军的防御之策。
他们将诸葛志在宛城、襄阳的战役一一复盘,力求找出其中的规律。
次日清晨,校场上,早已不是往日单调的操练。
曹操一声令下,校场被划分为两块,一块模拟蜀军营地,一块模拟曹军营地。
士兵们按照昨夜谋士们的推演,在模拟的战场上进行攻防演练。
刀枪碰撞声、士兵呐喊声,交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交响乐。
不仅如此,曹操更是将缴获的蜀军战役录像,以特殊装置在校场中播放。
他召集众将,一同观摩,仔细分析蜀军的战术和行动。
众将神情专注,一双双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仿佛要将蜀军的每一个细节都刻在脑海里。
张辽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此番学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战场之上,竟然还有如此精妙的战术!末将定要学以致用,在未来的战场上,杀得蜀军片甲不留!”
徐晃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以前总以为,战场上比的就是蛮力。今日方知,谋略才是制胜的关键。待到两军交战之时,我定要让那诸葛志尝尝我军的厉害!”
看着众将眼中的期待,曹操嘴角微微上扬,心中燃起熊熊战意,他沉声说道:“传令下去,明日……”他顿了顿,目光深邃,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