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两天,刘洋的父母亲自请谢云舟吃了顿饭,请他帮忙推荐。
此时,顾小曼正式成立课题组,研究千兆机组建设的技术。
院里很多年轻人想参加,纷纷报名。
大伙儿都知道,跟着顾院长不会吃亏,就算上头没有拨款,顾院长自掏腰包也会干下去。
刘洋因为走父亲的关系,进了课题组。
电科院很多人疑惑起来,背地里窃窃私语。
“刘洋这小子,怎么谢书记亲自推荐他?”
“可能我们想多了吧,人家mit博士生,上进心强,所以想拍顾院长的马屁,就殷勤了一些。”
“就是,谢书记跟顾院长感情多好,他一个小孩蛋子懂什么。”
“哈哈哈,人家都三十了,可不小了。”
“快别瞎说了,谢书记可不天真,成天两只眼睛盯着顾院长呢,要是谁有非分之想,他还能不知道?”
“哎,刘洋这小子又跟了顾院长,连mit的博士都加入了,我也要去报名。”
“我也要去,要是能干成,可是国内首例。”
……
谢云舟的亲自推荐,成功化解了电科院的很多风言风语,也帮顾小曼拉起了一支精兵队伍。
这次课题开展的进度很慢,因为能得到的外部助力有限,全靠电科院自己去跑。
上头不拨经费,顾小曼从兴华那边要来一些合作项目,让关胜平多给她分点钱。
钱进了电科院的账户,拨一部分拿去做研究。
刘洋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带着团队到处调研,顾小曼给了他最大的支持。
谢云舟那边也在行动,安排好了电科院的事情,谢云舟先找关胜平。
关胜平很奇怪:“谢书记,您找我有什么事情啊?”
谢云舟笑问道:“小关,听说你谈对象了?”
关胜平哈哈笑:“ 是呢,快要结婚了。”
谢云舟哦一声:“那你帮我个忙。”
“您说。”
“你邀请一下进南,看他来不来。”
关胜平嘶一声:“谢书记,怕是不好请。如果顾姐去请,应该可以请过来。”
谢云舟笑道:“你先请,是你办婚礼,肯定要你请。那时候进南在国外,你和小曼没少去看他。
现在你结婚,不管他来不来,你先请一次。”
关胜平猜测他可能有什么用意,立刻答应:“好,我等会儿给他打电话。”
当天,关胜平给他回了电话:“谢书记,陈教授骂了我一顿。”
谢云舟笑:“谢谢你替我挨骂,我再去领一顿骂。”
关胜平哈哈笑:“你有什么话直接跟他说就是,陈教授是个实诚人。”
“如果单是我和他之间的事情,我肯定直接找他,但这中间牵扯的事情多,所以请你先帮我探探路。”
“行,那你自己去找他,我给他留好位置。”
双方挂了电话,谢云舟拨通了陈进南的电话。
没想到对方直接挂了。
谢云舟看着电话笑,陈大少爷有脾气了。
他又打了一遍,陈进南这才接电话:“哪位?”
谢云舟笑了笑:“进南,我是谢云舟。”
陈进南哦一声:“是云舟啊。”
“你怎么样了?”
“我还行,混日子嘛。谢书记最近忙什么呢?”
“想建功立业,能力又不足,求告无门。”
陈进南笑起来:“你怎么会能力不足,我爸经常夸赞你,说你胸有丘壑。”
谢云舟开玩笑:“我爸也经常夸你,说你天性纯良。”
“你让小关找我,是有什么事情?”
“想邀请你来参加小关的婚礼,顺带想走走你的关系。”
陈进南笑一声:“你上一次找我还是因为景元,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终于又来找我了。说吧,这次是什么事情?”
“我写了份报告,想建设国内首台千兆机组,省局没通过。”
陈进南笑:“我不懂,但是感觉好难。”
“是好难,陈书记不是分管副省长,我也没法去找他帮忙,所以想请你回来参加小关的婚礼,帮我壮壮声势。”
陈进南问了一句:“你给我打电话,嫂子知道吗?”
谢云舟笑:“你怎么跟秦院士一样,只认她不认我。”
陈进南也笑:“因为她天性良善,你一肚子心眼。看她的面子我就去,看你的面子我要考虑考虑。”
谢云舟喊冤:“你这样说我有失偏颇,从小大家都说我老实。”
陈进南笑一声:“你老实是表面上的,嫂子厉害也是表面上的,内里你们是倒过来的。”
谢云舟往椅子后背上一靠:“好吧,不管看谁的面子,只要你来就行。反正我是上门女婿,我吃软饭天经地义。”
陈进南哈哈笑起来:“云舟,你不用跟嫂子争,你最大的优点是对家里人好,所以你的家人为了你可以做一切事情。
不管是谢伯父还是小曼,他们对你好,是因为你值得,你是个好儿子,好丈夫。
很多时候,家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
谢云舟开玩笑:“陈教授这样夸我,等你来了,我一定要多敬你喝几杯酒。”
两个人说了十几分钟的话才挂断电话。
谢云舟没有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陈进南身上,继续带着冯裕安和许砚秋四处跑关系,薛仁华背后使力,一起争取各方领导的支持。
兄弟几个喝酒都要喝吐了,有时候甚至把沈云清和杨秀丽这两个酒蒙子拉去助阵。
两个月后,陈进南来参加关胜平的婚礼。
半年后,项目终于拿下了,省里给了批文,在江能发电厂建设一台千万级别火电机组。
谢云舟亲自看着项目建设,事无巨细,电科院全程参与技术指导。
又过了两年,项目顺利落成。
谢云舟凭着这个项目,成功在39岁那年升任省电力局副局长,副厅级。
67岁的谢文哲老怀欣慰,儿子终于靠着自己走出了这关键的一步。
从今往后,再也没人会说他靠老子了。
顾小曼凭借这个课题拿下了很多大奖,并获得了很多国内专利。兴华跟着水涨船高,股价大涨,顾小曼身价大涨。
刘洋在帮顾小曼做完这个项目后,成为了大组长,开始自己单独带项目。
关于刘科长和顾院长的那些似是而非的传闻,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二年,电力行业改革,40岁的谢云舟去京市某家副部级央企总部任职。
3年后,43岁的谢云舟从京市归来,去省发改委任职。
71岁的谢文哲非常骄傲,养儿当如是。
顾小曼离开电科院,结束了自己长达8年的电科院院长生涯,去了省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