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贵阳城南门突然打开,一群穿着蓑衣的士兵,高举白旗,押运着几大车物资,朝着贵山走去。
当他们穿过贵阳城时,秦王的斥候朝他们冲过来。
岑武立即高呼:“吾乃陈罗汉将军麾下百户,请大人代为禀报秦王,有天子口谕。”
候长不敢耽搁,他命人将此消息速报秦王,并将这些人押送回营。
在对这些人的搜查过程中,斥候们惊愕地发现,一些士兵身上竟然还携带着城中家眷写给叛军将领的家书。他们如获至宝,立马将这些家书呈给了秦王。
孙可望闻听贵阳城竟释放了一批俘虏,不禁大感意外。在他多年的征战生涯中,对待俘虏只有两种办法,要么直接杀掉,要么充入己军,释放俘虏可谓闻所未闻。待他亲眼见到这些人时,更是惊愕不已,他们竟然还带来了大量的蓑衣和药物,秦王实在想不通朱由榔意欲何为。
当岑武向他禀报时,秦王才如梦初醒,暗呼“不好”,朱由榔这是要施展攻心之计啊!他当机立断,令人将这些物资付之一炬,并下令处死运送物资的俘虏。
秦王身边的谋士进言道:“国主啊,此举万万不可啊!若贸然处死这些俘虏,恐怕会令其他士兵心生兔死狐悲之感,这对军心可是大为不利啊!当下之计,应当命人将他们看管起来,日后再做处置。至于这蓑衣和药物,可以分发给将士们,并告知他们这是国主不惜重金求购而来的。”
孙可望听从了谋士的建议,不过为了防止这些人生事,他将这些被释放的士兵打散,重新分配到各营中。
至于那些所谓的家书,孙可望看都不看,直接一把火烧掉了,他也是读过《三国》的,这种栽赃嫁祸之计,如何能骗得了他?
与此同时,营中一则消息如野火般迅速蔓延开来:“皇上派人给大家送衣送药来了!”
岑武等人被打散后,重新安置在几处配军营内,看样子也是要将其作为炮灰。不过,这样的安排反而为他们的行动提供了便利。
这些配军营中,除了少数将领和他们的亲兵之外,大多数是来自附近乡村的普通百姓。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邻里关系,彼此间十分熟悉,这种亲切感在之后的行动中将是岑武的一大助力。
夜幕低垂,大营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营地四周的火把在微风中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散发出柔和而昏黄的光芒。巡逻的士兵们在营帐间漫无目的地徘徊,他们的步伐显得有些拖沓,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懒散,显然对营内那些被视作无害的配军并没有太多的警惕。
岑武轻手轻脚地从幄帐中溜出,悄无声息地来到另一个幄帐前。他模仿猫头鹰的叫声,轻声发出几声“咕咕咕”。不多时,幄帐的门帘被拉开一条小缝,他敏捷地从缝隙中滑入。
这顶幄帐原本设计为容纳十人,然而现在却挤满了二十余名士兵。作为配军,他们并未得到足够的物资供应。大多数配军甚至没有幄帐的庇护,只能就地取材,搭建起简易的木屋。但这些木屋抵御不了风雨,与幄帐的温暖舒适相去甚远。在这片营地中,只有少数的寨子头领能够享有有限的幄帐。今夜岑武拜访的杨兴义,就是附近一个苗族寨子的头领。
尽管濮越族与苗族在往昔因土地与猎区的争夺而生出不和,但在当前共同的逆境面前,双方选择了携手并肩。
帐篷内,杨兴义蹲坐在火堆旁,火光在他刚毅的侧脸上跳跃,映照出他眼中闪烁的期待与戒备。
岑武轻声打破了沉默的氛围:“杨头领,深夜来访,多有打扰,但此事紧急,我必须与您当面详谈。”
杨兴义抬起头,目光锐利如炬,他打量着岑武,声音平静:“岑族长,你的到访并不出乎我的意料。我们之间虽有过不愉快,但在大敌当前,我明白你我都不是目光短浅之人。”
岑武认真地点了点头,语气中透露出诚意:“正是如此。过去的事,让它过去。现在,我们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今天来,是想和你共商大计。”
杨兴义缓缓站起身,轻轻拍打掉身上的尘土,挥手示意岑武坐下:“那就请讲,如果真有办法让我们摆脱困境,我洗耳恭听。”
岑武坐下,他的声音低沉,将朱由榔的话向杨兴义复述了一遍。
杨兴义眯起眼睛,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大明皇帝希望我们联手对抗孙可望?”
岑武坚定地点头:“正是。我们只要在陛下进攻叛军大营时,尽量闹出动静,为陛下争取时间。陛下还承诺,将对所有少数民族平等对待,我们同样有机会在大明担任官职。我如今已是皇上的亲军,被赐予千户之位。”
帐篷内的火光跳跃着,映照着两人脸上的神情。杨兴义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这计划有风险,但我愿意一试。只是,我们如何确保行动的隐秘性?”
岑武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枚精巧的竹哨:“这是我们族中的信号哨,能发出类似夜鸟的叫声,不易被察觉。行动时,我们可以用它来传递信息。”
杨兴义接过竹哨,放在耳边轻轻一吹,果然发出了一声清脆的鸟鸣。他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了一丝笑意:“好,那就这么定了。我们苗族也不是吃素的,定会配合好你们的行动。”
“另外,杨头领,请您转告您的族人,行动当天在胳膊上系上红布,作为我们之间相互识别的标志。”岑武补充道。
杨兴义点头。
两人又商讨了一些细节,直到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考虑周全。岑武站起身,向杨兴义伸出了手:“那么,我们就此约定,为了我们的族人,为了我们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岑武悄无声息地穿梭于夜色之中,他陆续秘密拜访了几位少数民族的领袖。每一位领袖在听取了岑武的计划和朱由榔的承诺后,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合作意愿。
随着这些领袖的加入,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悄无声息中汇聚成形。
……
第二天清晨,朱由榔正专注地做着广播体操,享受着清晨的宁静和锻炼带来的活力。突然,王坤那尖锐而独特的高音打破了这份宁静:“陛下,陛下,好消息,好消息!”
朱由榔不得不停下他的锻炼,转头看向这位急匆匆的王公公,心中暗想,不知这次他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喜讯。
王坤气喘吁吁地上前,满脸喜色地禀报:“陛下,马维兴将军已经在宫外等候,他说有极为重大的好消息要亲自向您禀报。”
听到这个消息,朱由榔的兴趣被勾起,他立即下令:“宣他进来。”
不久,马维兴便步伐坚定地走进了行宫。朱由榔正坐在餐桌前享用早餐,得知马维兴即将到来,他已吩咐人准备了一副额外的碗筷。
马维兴拜见皇帝后,没有过多拘束,便在朱由榔的邀请下落座,与皇帝一同用餐。
这次的早餐比往常要丰盛,除了热气腾腾的馒头,每人面前还摆着一碗香气扑鼻的米线。红油辣椒在米线汤汁上飘浮,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
两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早餐,一边轻松地交谈着。
朱由榔偏爱这种非正式的交流方式。在他看来,饭桌上的谈话往往能让人卸下心防,更自然地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马维兴先是轻啜了一口米线汤,鲜美的汤汁让他瞬间感到精神一振。他一边品尝着爽口的米线,一边向朱由榔汇报了自己所掌握的情况。
“陛下,昨夜马宝秘密派遣亲信前来,他为陛下带来了叛军大营的详细地形图,请您过目。”他一边说着,王坤已经手脚麻利地将地形图展开,悬挂在一侧的屏风上供朱由榔审视。
“马宝与臣交情匪浅,他特意派人告知臣下,自己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随时等待陛下的指示,以便我们能里应外合,一举攻破叛军的营地。”马维兴的话语中透露出决心。
朱由榔的目光在地形图上仔细扫过。他转向马维兴,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马宝将军的忠诚与智慧,对朕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的消息对朕至关重要,你可曾详细了解过他的计划?”
马维兴点头,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态度认真地回答:“回陛下,马宝将在叛军中制造混乱,分散敌人的注意力,而我们则趁机发起总攻。他还特别提到了几个关键点,这些地方是叛军防守最薄弱的环节。”
说着,他站起身,走到屏风前的地形图前,用手指在图上的几个关键位置点了点。
朱由榔目光如炬,盯着马维兴的动作,等待他继续阐述细节。
马维兴继续说道:“陛下,马宝将军已经联络了忠于大明的几位将军,他将利用叛军内部的矛盾,挑起内讧,从而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同时,他还计划发动突袭,攻击叛军的中军大营,进一步造成敌人的恐慌和混乱。”
朱由榔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他知道,马宝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的计划虽然冒险,但若能成功,必将给叛军以沉重打击。
“甚好,马将军的计划与朕之策略不谋而合。”朱由榔转身,对马维兴吩咐道:“我们需即刻着手,制定详尽的作战方略。传朕旨意,命所有将领正午时分会聚,朕要召开军事议事。”
马维兴迅速起身,行了一礼,声如洪钟:“遵旨,陛下。末将即刻去办。”
“且慢,先用膳再走,莫要辜负了这美味。” 朱由榔见马维兴欲走,便出声唤住他。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行宫的议事厅内。白文选、冯双礼、祁三升、靳统武、马维兴、马进忠、武大定、李昂等将领齐聚一堂,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目光炯炯。
朱由榔端坐于主位,他让马维兴详细阐述马宝将军里应外合攻击叛军大营的计划,并鼓励在座的诸将积极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一个详尽的作战计划逐渐成形。
白文选作为主帅,他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地图前,指着几个关键点说:“此乃叛军大营的薄弱之处,马宝将军将在此制造混乱,吸引敌军主力。此时,我军将分三路进攻,形成钳形攻势,一举击溃敌军。”
“冯将军,你领东路军,负责攻击敌营东侧,以火为号,按时发动攻势。” 白文选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末将领命!” 冯双礼起身应道。
接着,白文选又向靳统武道:“靳将军,你率西路军,攻击敌营西侧,与冯将军形成夹击之势。记住,行动要隐蔽,不可过早暴露行踪。”
“遵命!”靳统武坚定地回答。
“马维兴、马进忠听令,你二人领中路军,随我一同正面进攻。待东西两路打响,敌军混乱之际,我们便全力突破,直捣黄龙。” 白文选目光如炬,语气坚定。
“末将遵命!” 两位马将军同声应诺。
“武大定、李昂,你们各领一队精锐,作为奇兵,待敌军阵脚一乱,即刻穿插敌后,断其粮道,乱其军心。“ 白文选继续部署。
“末将得令!“ 二人齐声回应。
朱由榔环视众将,声音中透露出无比的信心和决心:“诸位将军,此战关乎大明江山社稷,关乎百姓安危。朕相信,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必能大败叛军,恢复我大明的朗朗乾坤!”
众将领齐声应诺,声震屋瓦:“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众将离去后,朱由榔单独留下祁三升,低声吩咐他带领一支精锐部队,从贵山北面悄无声息地登山,准备随时发动奇袭,直捣叛军大营。
祁三升麾下的士兵,大多出身于山民,翻山越岭对他们而言如履平地,这种行动正是他们发挥最大潜力的时刻。
接到命令后,祁三升没有丝毫迟疑,他的眼神坚定,立即开始着手准备。他知道,这次任务至关重要,关系到整个战局的成败,他必须确保每一步都精准无误,以确保奇袭的成功。
祁三升和他的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检查装备,整理行囊,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当天夜里,天空如墨,星辰点点,他率领着五百精骑,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从南门出发。他们沿着预定的路线,绕过城池,向着贵山的北麓潜行。
贵山,这座险峻的山峰,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屹立在贵阳城的北面。贵阳城正是因为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谨慎行军,祁三升及其部队终于抵达了贵山的北坡。
这里山势陡峭,苍翠的树木和茂密的植被构成了天然的屏障,为他们的秘密行动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孙可望并没有在此地设置固定的哨卡,只是派遣了斥候进行例行的巡逻。在摸清斥候的巡逻规律后,祁三升带着麾下精锐悄悄摸上山。
士兵们纷纷下马,沿着蜿蜒的小路稳步前行。他们自幼在崎岖的山岭间长大,对这样的地形再熟悉不过,宛如在自家后院散步。然而,现在他们还需要照顾马匹,不得不放慢了脚步。
经过数个时辰的跋涉,祁三升和他的士兵们终于成功地到达了预定的高点。
在仔细地观察了周围的环境后,祁三升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让部队在隐蔽处安营扎寨。他们藏身于山巅浓密的森林之中,悄无声息,如同与自然融为一体,静静地等待着朱由榔的进一步指令。
与此同时,为了掩护祁三升的行动,白文选精心策划并发动了几次夜袭,企图打乱叛军的部署,制造混乱。然而,叛军似乎对此早有警觉,他们的防备森严,使得夜袭并未能造成预期的重大损失,只是轻微扰乱了敌军的阵脚。
尽管如此,白文选的行动并非徒劳,它成功地牵制了叛军的注意力,为祁三升的奇袭创造了条件。
在这场暗流涌动的战场上,每一步棋都需精心布局,每一个计划都需环环相扣。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朱由榔深知这一点,他密切注视着战场的每一个变化,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
他知道,战争不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智慧和耐心的比拼。在这个关键时刻,他需要保持冷静,等待那个决定性的时刻,一举翻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