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落下,独孤幽大步走进殿中。
萧万平不由坐直身子,沈伯章甚至身躯前倾,眉头紧锁。
“独孤将军,杨牧卿往西逃窜,必然面临幽江阻挡,如何逃了?”
“嗐,别提了。”
独孤幽抓起桌案上的茶壶,仰头灌了几口。
“砰”
旋即重重砸下。
“也不知是谁,在幽江渡口安排了五艘商船,这杨牧卿乘船北上了。”
“商船?”萧万平心中一动。
沈伯章沉吟:“莫非,是他事先安排好的退路?”
“谁知道呢。”独孤幽咕哝一句。
程进立即站出来道:“侯爷,可否派人拦截?”
“幽江离渭河,不到五十里,徐帅的人马离渭河更远,咱们追不上了。”
“可惜,着实可惜。”沈伯章连连叹息。
这次胜,也是险胜,还得益于萧万平的奇兵。
否则沈伯章并无把握。
他甚至已经看到,杨牧卿往后,会成为萧万平乃至整个大炎最大的敌人。
见气氛沉重,萧万平朗声一笑。
“跑了就跑了,咱们能打败他一次,就能打败他第二次,没什么。”
他浑不在意的样子,也让众人振奋。
过得一个时辰,鬼医进殿。
他刚带着军医治疗伤兵返回。
“侯爷。”鬼医一拱手,面无表情。
“先生,还有一战之力的,剩多少人?”
“除去战死和重伤的,仅有十万余。”
“原本的燕云守城兵丁呢?”
令狐喜蒙泉被杨牧卿枭首,萧万平其实已经知道结果。
“都被杨牧卿尽数杀死了。”
沈伯章再度出言:“侯爷,当务之急,是带着剩余人马,回防青松,那常羿带着岁宁援军,随时会到。”
“可还有一个问题。”独孤幽抢过话:“还剩两万三千降兵,该如何处置,总不能全部丢在燕云吧?”
若将可战之力全部带走,那这些降兵留在燕云,谁都管不住。
“若将他们分化到镇北军中,北梁攻打青松,他们若里应外合,也是件麻烦事。”鬼医补充一句。
“嗐,依我看,跟上次一样,还是杀了吧。”独孤幽不耐烦说道。
杀了,一了百了。
但这次萧万平否决了。
“凡事可一不可再,这次若再杀降,镇北军威信不在,往后攻城略地,更加困难。”
“侯爷,那该如何是好?”
“辎重营不是快到了?给他们五千兵马,其余的,全部带到青松,分到各个营去,剩一万八千人,咱们可战之力,足有十六七万,十对一,料想降兵翻不出什么浪花。”
他必须最大限度削弱降兵在各方的数量。
点点头,沈伯章摇着扇子回道:“此法可行。”
缓缓站起,萧万平做出安排。
“程进,你和冷知秋,带着燕七和一万可战之力,连同伤兵留在燕云。”
以前燕云直面北梁大军,现在已经攻下青松。
燕云反倒安全许多。
留下一万人马,以备不时之需,足够了。
“是!”
“其余人,即刻随我,回到青松,助徐帅守城。”
他们用了两天时间攻下燕云。
距离岁宁援军到达,只剩一天时间了。
必须即刻行军,而且是急行军。
刚整完军,萧万平唤来皇甫峻。
“皇甫,你带上两百府兵,去把妮子接到青松城。”
萧万平原本打算将贺怜玉接回燕云。
但不将她放在身边,总有些不安心。
旋即改了主意!
“是,侯爷。”皇甫峻带人离去。
大战刚毕,歇息不到两个时辰,大军再度出发。
将士们脸上,满是疲惫之意。
日头落下,已有兵士受不住累,倒在地上。
见此,鬼医忍不住进言:“侯爷,要不,歇息一夜?”
“不行,常羿随时会攻城,耽误不得。”萧万平果断回道。
但他见苦战了半天的兵士,确实无力前行。
就算到了青松城,也没战斗力。
无奈,他挥手下令:“歇息一个时辰吧。”
走走停停,总算在天亮之前,赶到了青松城。
好在常羿大军还未赶到。
双方人马会合,府衙议事处。
“恭喜侯爷,夺回燕云。”
徐必山一方的将领,看向萧万平,无不带着钦佩之色。
三天之内,夺下燕云,还及时回防青松。
这让只有六万守军的他们,心中大大松了口气。
高长青和曾思古,尽皆神情振奋。
“实话说一句,侯爷将帅之风,丝毫不亚于当年萧帅。”
曾思古补充道:“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这并非奉承,而是他俩人心中的真实看法。
但萧万平却不以为意。
他摆了摆手,面无表情回道:“能守得住青松,才算全功。”
徐必山饮了一口茶,点头附和。
“此言不差,咱们既然夺回燕云,若将青松丢了,虽然打得热闹,也只是扯平罢了。”
“嗯。”萧万平颔首。
曾思古跟着出言:“侯爷,我方探子回报,常羿带着十五万大军,已经到了青松以东四十里处,安营扎寨。”
“看来,攻城不远了。”萧万平眼睛一眯,有些萧索。
连日奔波,别说将士了,连他都觉得疲乏至极。
徐必山身为主帅,自然知道这点。
“我已尽数将前军调往东城,他们至少能守上两天,侯爷兵马,歇上一天无妨。”
萧万平也不客套,起身拱手道:“如此,劳烦徐帅守着,若有情况,随时唤我。”
“嗯。”
回到房中,一沾上床,萧万平倒头便睡。
也不知过了几时,萧万平被一阵摇晃吵醒。
“侯爷,快醒来,常羿带着兵马出发了,侯爷,侯爷...”
是独孤幽的声音。
萧万平勉力睁开双眼,只觉头昏脑涨,疲惫至极。
揉了揉双鬓,萧万平长出一口气。
“到哪了?”
他嘴里问着,立刻翻身坐起,穿好衣裳。
“北梁一路清探,此刻距离青松,恐怕不足二十里了。”
“上城看看!”
穿好衣裳,连水都来不及喝上一口,萧万平便带着赵十三等人,登上城墙。
徐必山一方的人马,已经在东城墙上眺望。
搭额细瞧,隐约可见远处尘烟飘动。
看了一眼时辰,刚过午时。
“徐帅,不知这岁宁驻军,有否和刘苏的五万驻军会合?”
刘苏,即北梁二皇子名讳。
他也带着乌华城的五万驻军,前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