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旁边玩手机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相视一笑,又轻轻的叹了口气。
“害……”
面对两个女儿之间的冲突,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手心手背都是肉,根本没法管。
这个艰巨的任务以后都是江南的了。
冬梅系着围裙走过来,“陛下!娘娘殿下!可以吃饭了。”
李世民把手机放下,用手撑着沙发扶手站起来,“吃饭吃饭……”
小公主依然撅着小屁股趴在江南膝盖上,也不好意思抬头。
“好了好了!吃饭了,快起来吧!”
江南重新把小公主抱起来。
小公主这次没有拒绝,趴在江南怀里,小脸蛋憋的通红。
“明达长大了,还知道不好意思了?”
小公主呲着小奶牙笑了笑,“我没有~”
“好好好!明达说没有就没有,快洗手吃饭吧!”
“嗯呐~”
“阿姐并不是怪你偷吃她的零食,你还小,是怕影响你的身体健康,知道了吗?”
小公主伸出4根手指,“哥哥我不小啦~我都4岁啦~”
江南笑道:“那我让你跟我分床的时候你怎么说你还小?”
“分床的时候就是很小~但是吃零食和喝奶茶的时候就是很大~”
小公主一副很认真的表情,一点都没觉得自己在强词夺理。
“好吧好吧!”江南就依了小公主,没有再继续反驳。
今天的晚饭很多菜都是小公主喜欢吃的。
江南不停的给小公主夹菜,小公主吃的那叫一个香。
李丽质瞥了一眼,“真是个吃货!吃了那么多零食还能吃这么多饭?”
小公主才不管这个,自顾自的吃饭。
江南给小公主夹了一块红烧排骨,笑道:“能吃是好事!虽然看起来明达很贪吃,但也是十分自律的。”
小公主两只油哄哄的小手拿着排骨边啃边点头,“嗯嗯~每次吃不下的时候我就不吃啦~”
“噗嗤……哈哈哈……”
“哈哈哈……”
一桌子人都被小公主逗笑了,除了坐在婴儿车里的瑶瑶
江南也没想到小公主理解的自律是这样?
李丽质扶额……
长孙皇后笑道:“能吃是好事!喜欢吃多少就吃多少!”
李丽质看着长孙皇后,又瞥了一眼小公主,“阿娘!你看看兕子胖的,再吃就真的成小胖子了,到时候不得丑死?”
正在干饭的李泰:“……”
长孙皇后笑道:“胖了才好看!没关系!”
阿娘和阿姐的几句话小公主可听心里去了,吃饭的动作突然就停下了,小脸上全是震惊。
小公主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也知道臭美。
觉得胖子肯定不好看。
江南看出了小公主的异常,“怎么了明达?快吃啊!”
小公主问江南,“哥哥~我胖吗~”
江南摇了摇头,“明达一点都不胖!放心吃吧!”
李丽质跟小公主说道:“你就是再胖在哥眼里也不胖。”
小公主越来越不自信了,看着江南又问道:“哥哥我真的不胖吗~”
江南笑着摸了摸小公主的后脑勺,“明达不胖!别听阿姐瞎说,明达只是可爱的有点膨胀。”
小公主已经4岁了,有些话还是能听明白的。
撇了撇嘴说道:“那不就是胖吗~我不吃啦~”
江南赶紧安慰,“明达不要多想,你现在年纪还小,这根本不叫胖,这叫婴儿肥!小孩子都这样。”
“不信的话你看看瑶瑶,是不是小手胖乎乎的?小脸蛋也胖乎乎的?”江南指了指婴儿车里的瑶瑶。
“啊……啊……”瑶瑶见都在看自己,小嘴巴发出啊啊的声音给大家打招呼。
看到瑶瑶圆嘟嘟的小脸,小公主这才释然。
“嗯呐~哥哥我不想变胖~”
江南灵机一动,正好借机教育一下小公主。
“这个好办!只要你听哥哥的就绝对不会变胖!”
“嗯呐嗯呐~我听哥哥哒~”小公主很认真的点了点头,仔细听着江南的下文。
“只要你不吃零食、不喝奶茶,以后绝对不会胖!”
小公主小嘴微张,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感觉这个代价有点大。
“哥哥~要不我还是胖一点吧~”
江南:“……”
李丽质:“害……”
小公主又问李丽质,“阿姐~你喝奶茶吃零食为什么不胖~”
李丽质:“……”
江南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孩子大了,确实有点不太好糊弄。
吃过了晚饭,几个人坐在沙发上聊天。
李承乾拿着手机跟江南说道:“哥!我在网上买了几台小型的球磨机,明天上午到货,你得帮我接一下。”
“球磨机?做水泥的?”
江南老家附近就有水泥厂,村里很多人都在厂里操作球磨机。
“对!用水车带动的石磨效率太低了,现在水电站的发电量带动几台小型的球磨机绰绰有余,一点问题都没有。”
江南点了点头,“看样子很快就能把皇宫和长安城实现路面硬化了。”
“差不多吧!”
懂很多技术的李承乾现在很自信。
李世民听着李承乾跟江南的谈话,总是有点插不上嘴的感觉。
“什么是球磨机?”
江南笑道:“二叔就别问了!到时候见了你就知道了。”
“对了!今天我收到了程处默他们给我发的电报,说大军已经抵达吐蕃边境,还没有开战。”
“对!”李世民点了点头。
现在有了电报机,军队每天的动态都会以电报的形式传回长安城,交到李世民手中。
现在最忙的部门就是通讯院。
除了行军部队的动态,还有驻守在大唐边境的所有军队,以及各州府官员上报的公事。
通讯院的几十台电报机一天到晚滴滴答答的响个不停。
“为什么还不开战?”江南不解。
李世民一只手托着脑袋靠在沙发扶手上看了江南一眼,“你以为行军打仗跟两个人打架一样?见面就动手?”
江南也不装,“这我就不懂了!”
李世民自信的扬了扬嘴角,
“就拿这次出兵来说,军队到达吐蕃边境安营扎寨,首先要侦察敌情,刺探敌军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地形地貌、后勤补给等情报,为作战决策提供依据。
李靖作为行军大总管,和谋士们对收集到的情报进行分析和研究,做出正确判断,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
包括行军路线、进攻方向、作战时机、兵力部署,这里面的学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