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杨清心和南宫景在月牙泉边相遇之后,两人,也是心心相惜,互诉衷肠,说了一番离别之后,大谈长安城中发生的一些国家大事。
其中说道武皇后封禅泰山一事,武则天于麟德二年(665年)五月,上表高宗,请示封禅泰山。
武后时,自认为天下大治、经济繁荣,应举行这一盛典。武后一提此事,百官竟相呼应,大唐已经有了这一实力。
于是,朝廷下诏派司空、英国公李积,少师、高阳郡公许敬宗,右相、左相、巨鹿男窦德玄等为检校封禅使,先行准备。
并议定礼仪从京师出发至泰山有很远的路程,而且一路百官、六宫随行,车驾云集,故此麟德二年初车驾就从京师出发,闰三月抵东都。在这里边休息边汇集各地官员。十月丙寅,车驾再从东都出发,向东行进,从驾文武百官、仪仗队,数百里绵延不绝。
东自高丽、西至波斯,来参加朝会的各国使者或部落酋长,带领部属在后跟随,穹庐毡帐、牛羊驼马,填塞道路。晚上列营置幕,覆盖了大面积的原野。不几日,车驾又到达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南)。
当时,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齐隋、唐朝都曾立牌坊旌表其门。皇上和武后经过时,特地亲自登门看望。他们问张公艺是怎么做到九代同堂的经验,张公艺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字呈上。高宗和武后连连点头称善,并赏赐了许多缣帛。
这一“忍”字,当时武后看了不知作何感想?不过,武后精通佛理,对“忍”字有较深的理解,她自己经历了种种磨难,是因为能忍才度过难关。
如不忍,她早已死于感业寺,或者死在王皇后手上,哪会有她武则天的今天呢?只是她后来再也不想忍了,她已经忍够了。现在她有了足够的力量,可以面对任何挑战了。忍是一种人生的功力,可以积蓄无穷的力量,积蓄到不忍的时候,已是所向无敌了。
再说高宗,皇帝李治也是个爱文艺搞浪漫的人,经武后这么一提,他便觉得自己建立了国家已经不够强大,可以去泰山封禅了。
另外历史上能够去泰山封禅的皇帝本来就没有几个,若是能够去泰山封禅的话,那岂不是莫大的荣耀登天的权力吗?李治一直都是活在自己父亲李世民的高大形象之下的,他总是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事情都没有做成功,都是李世民给铺好的路,做好的事情,所以李治一直,内心是很自卑的。
一个心想连李世民他,那么高大形象的父亲,他一直都无法超越的一个伟人,居然都没没有能力去封禅泰山,而自己却没有能力去风封禅泰山,这岂不是一件喜闻乐见的大事吗?
所以武则天虽然是想要你这泰山风尚时候,能体现出自己的身份尊贵也是想在老百姓面前嘛,显示一下当今的皇后的风采,让老百姓知道大唐朝还有一位这样励精图治的皇后娘娘呢。
谁知道武则天这么一提,李治正好心中也是有对自己的成就,这一番向老天报告的想法,这两个人一拍即合,要不怎么说武则天是李治的得力助手呢?
麟德二年的十二月丙辰,车驾到达泰山脚下。有关部门早已做好了准备,只等圣驾来到。他们在山南筑起了圆坛,直径十二丈,高一丈二尺,为放置亲封玉册、祀昊天上帝之用。在圆丘上覆盖青色土,四方覆盖赤、黄、白、黑四色土,合为五色土,将坛号为“封祀坛。”山上亦建一圆坛,土以五色,高九尺,直径五丈,四面各设一阶,号“登封坛”。于社首山上,亦筑一坛,坛分八隅,八面皆有陛阶,各如方丘,上以黄色土覆盖,周围以赤、青、白、黑四色之土覆盖,称为“降禅坛”。麟德三年正月,高宗在泰山南面率百官祭祀了吴天上帝,以高祖、太宗配享,如圆丘之礼。亲封王册,置石台,再聚五色土封之。
高宗初献完毕,执事人等退下,由宦官执着帷幕,武皇后率内外命妇上山登坛亚献,越国太妃终献。后由高宗登上朝觐坛受朝贺。文武百官、中外使臣奉献贺礼,仪式也很热闹,如同正初一的节礼那样隆重。
贺毕,下诏立登封、降禅、朝觐之碑,命名封祀坛为“舞鹤台,”登封坛为“万岁台”,降禅台为“景云坛”,以纪其祥瑞。又宣布大赦天下,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年号,改博城县为乾封县,以纪念这次盛事。并给文武三品以上官员赐爵一等,四品以下加一阶此次泰山封禅,实为奢华铺张之举,可以说是武则天一生的大过之一。按她的本意是要昭示大唐声威,让万邦悦服,也使天下百姓知道她与高宗的政绩,宣示太平盛世的到来。但反而却消耗了国力,损害了社会经济。加上以前经营东都洛阳,广建蓬莱宫、上阳宫、合宫,又加上四境战争不断,终于导致国库逐渐空虚。武则天自负才干,渐趋骄奢,百官也不敢谏劝。自武则天执政后,打击政敌,对各种反对意见听不进去,屡施杀手,贞观以来的谏诤之风渐息,阿谀奉承之风渐盛,这使武则天自视太高,终至泰山封禅之举的出现。骄奢之风又必然继以天下的灾荒,随后几年,灾情频繁出现,连武则天自己也感到难辞其咎。
正月间,驾车从泰山返回。沿途又祭拜了孔子祠堂老君庙于正月丁丑间回到东阳,体息了三四个月后,才回京师。整整次往返花了一年的光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此外,还有多件不可为而为之的奢移行为。在垂拱四年十二月七日明堂落成之后。
薛怀义建议再造一尊大佛像,置于堂中。武则天不经考虑,一口承应了。如此不加节制一次次的挥金如土,造成不可挽救的穷奢极欲。量变的积累以至质变,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讲的是一样的道理。
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