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共工补充,“就是可惜新得到的世界有点贫瘠,否则我会考虑移居。”玄玑听到此话嘴角抽搐,心中暗道:“十八层深渊等着你来住!”但口头上并未言语过多。
接着,他们把灭绝者的残念投入到最深处的惩罚区。
紫薇真君,这位曾参与战斗并在最终落入凡世轮回的角色之一,面对自己将要经历的命运感到无比的悲愤与无奈。
然而,这或许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延续。
从这次事件开始,妖族的历史篇章告一段落;洪荒天地迎来了新的纪元变化。
天地法则重新洗牌,新的势力格局开始构建,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阶段的到来。
随着天道化身现世,一切无量大的 ** 平息,各处皆平静下来。
在天外天恢复片刻后,两位强者离开,返回洪荒继续各自使命。
他们见证了一场文明覆灭后的重建过程。
天庭颁布新政,选定新一代 ** 选接任治理事务。
瑶池被封为女皇伴侣领导众女性修道者。
九天领域的职责范围包括管控天气变化、天象星运、人间福祸等,旨在维持天地运转和谐美满。
最后是关于妖朝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
鉴于其过往过失严重违反道德伦理底线,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和整顿工作,确保不再出现相似情况再次影响整个宇宙稳定发展。
昊天天帝与其配偶瑶池接受委命准备开启新一轮治下规划。
“奉师尊法旨。”
这一时期,洪荒世界的结构重组完成,并为下
天空中散逸的气息,在天道力量的作用下重新汇聚,一条橙金色气运小天龙隐约可见,极为虚弱。
从紫霄宫飞出的两件顶级先天灵宝,落在了昊玄与瑶清手中。
这正是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天帝印与天后玺。
按照原意,它们应该归炽焰和羲华所有,但两人始终未曾现身。
现在这些宝物赋予了昊玄和瑶清掌控天庭气运和指挥天兵的权柄。
三大帝印—天帝印、幽冥印、人皇印已尽数显现于世,使得洪荒三界变得更加神秘莫测。
忽然,鸿钧的目光停留在虚极和赤松二人身上,眼中闪烁不定,并微微张口,未及开口却又突然消失,再次融入到天道之中。
“前辈想说什么?”赤松困惑地问。
“我也不明白。”虚极苦笑着回答:“看来多半已经成为了天道的部分,仅有少量意识尚存对抗着。”
天道圣人虽为天命之人,依然有自主意志,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私谋利;然而完全成为天道化身意味着彻底无我无私,视众生平等。
虽然鸿钧还有部分意志,但从目前状况来看,他很难摆脱天道的控制。
除非逆转形势取得胜利—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即使是细微的变化也能造成极大的差异,如太极与无极的不同远超想象。
面对这种情势,“老师, ** 们告退”,三位清圣(通天教主等)、阿弥陀佛、观音大士对着虚极、赤松行礼赔罪之后便回转道场。
根据天地规则而言,消除邪魔属于善行功绩之一,然而当下的状况十分棘手——罗浮将魔族提前解决了一轮,其余则由其他种族瓜分,其中包括巫族、神灵以及那些拥有功德之身的修真者。
只要遵循正确的行为规范并累积一定功绩即可获得认可。
而正与魔之间的界限并没有被严格界定。
随着女娲与黄土来到须弥山寻求解答,两位佛陀无奈接受此因果牵绊。
“请二位同去。”
女娲礼貌邀请道。
他们都知道这不仅是形式上的交流。
即便以她圣人级别的功德宝器作为抵押,要偿还此恩义亦非易事。
劫难笼罩西方,天空出现七彩神云,象征着人间道首女娲的法像降临,并以“三圣阵”的布局引导天罚。
各族圣人混元大能环绕,形成一片雷池大阵。
洪荒世界目睹了这场超越以往所有惩戒的力量展露。
“如此宏大。”
看到这一幕虚极不禁感叹,而赤松却低声说出了太易临终前最后的嘱托……
此时此刻,燧炎、羲月及其十子前来送别太易。
在巨大惩罚云下平静微笑迎接命运终点时,他们心中满是复杂情感……但很快太易就坦然迎接天罚,仿佛心愿得偿后再无所求。
最终天罚落下了帷幕...
“二叔,”
太阳星上的长辈长久以来都在暗中守护着金乌子嗣,如同一位忠诚且孤独的看守者,尽管罪孽深重但却是血脉相连。
轰鸣之声回响,震撼整个天空界域内无数仙神关注这场史上最为强劲的大雷惩。
天道以此方式宣示:一切所作所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回报。
“天道无情”。
先是强大的雷电攻击击碎了肉身形骸,然后又一记致命神光将其消灭殆尽。
太阳神位置不可长期空缺,在太易陨灭之后,其职责自然而然转移给了另一位合适的接任者:羲月。
赤松拿出早已进化成极品神器的星辰树交给了燧炎。
“未来星辰运转由你负责监管。”
这一刻标志着新一代领导结构形成雏形:以天帝紫微为主导,辅以羲月与夜明两位女娲圣使。
新的三皇盛世即将开启!
天界变化频繁,“拜见紫薇帝君!” 天庭中人迅速做出调整适应新局面。
天道继续清除残余魔障,净化洪荒,恢复和谐秩序。
接下来便是前往其他地方...
娲皇宫殿内,女娲精心策划着新王朝架构——不仅限于人族,而是囊括各方生物的庞大帝国构想。
“你们以为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通过引入异族参与建设减少对立,共同协作构建理想家园。
“先从各个种族选拔代表。”
至于一些特殊成员暂不考虑纳入当前体系...
离开时看见一个调皮徒弟喝醉倒地,四周散落着数十坛珍
“天道为尊,乾坤昭鉴。
今有一位智者,经历重重磨难,终成大业……身怀诸德,于不周之境教授仙道,弘扬仁善……功成名就,足以成为众望所归之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