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眼皮像是被千斤重物压着,每一次颤动都牵扯着全身剧痛。血腥味在鼻腔里愈发浓烈,恍惚间又看见黄盖的白发在箭雨中飞扬,铁骨朵迸溅的血珠沾在他开裂的护腕上。
\"将军醒了?\"
声音清冷如深井泉水,惊得他猛然坐起。床沿坐着个青衫文士,腰间竹简随着动作轻叩榻沿。陆绩的面容在摇曳烛光里忽明忽暗,手里捧着的药碗腾起袅袅白雾。
周瑜强撑着身子,他那原本挺直的脊背此刻却因伤痛而微微弯曲,肌肉在痛苦地抽搐,额头的汗珠不断滚落。
他紧咬着牙关,竭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开口问道:“公绩,城外战况如何?”
陆绩看到周瑜这般模样,心中一阵疼惜,赶忙回答道:“公瑾,我一直在城中管控后勤,未曾登城参战。在收到公瑾你回府之后的消息不久,敌军便鸣金收兵了。”
陆绩微微一笑,烛光映照下,他的笑容显得温和。他轻轻放下手中的药碗,竹简在腰间发出细微的碰撞声:“公瑾昏睡多半日,许多事情尚且不知。”
“公绩,城外战况如何?”
陆绩神色一凝:“伤亡还在统计,敌军攻势太过凶猛,连城外护城河都堆满了敌军尸体。所幸城墙未破,有些许缺漏处,如今我也都在派人修补。此战我军将士死守不退,终是击退敌军。经此一战……”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敌军不知死伤多少,但我预料,未必便强于我军。这几日应轻易不会再行攻城。如今撑过这一战去,敌军攻势便弱了。哪怕敌军再来,我军也还有一战之力。
“现今黄老将军伤势颇重,仍在昏睡,不过所幸不伤性命,只需静养几日。”
陆绩说着,轻叹一声,目光微垂:“伯符与公瑾你商议出城向北,此事我与老将军皆不知晓。老将军与汝又昏迷不醒,现今城中事务,皆在我与张昭…张纮两位先生身上。”陆绩的语气未免有些沉重,“公瑾且安心养伤,城中诸事,我自会料理。”
周瑜闻言,虽心中仍有不安,但见陆绩神色从容,也稍稍放下心来。他缓缓点头,声音低沉:“公绩惯熟这些事务,两位先生也是熟手。有公绩在,我便放心了。”
陆绩微微一笑,重新端起药碗,递到周瑜面前:“公瑾,先服药吧。伤愈之后,方能再议大事。”
周瑜接过药碗,虽药味苦涩,却一饮而尽。他抬眼望向窗外,夜色深沉,城头的火光隐约可见。
陆绩见周瑜神色渐稳,便起身道:“公瑾好生休息,若有要事,我再来告知。”
周瑜缓缓放下药碗,目光落在窗外的夜色中,神情间带着一丝疲惫。他转过头,看向陆绩:“公绩,还有一事,需劳烦你。”
陆绩微微颔首,语气温和:“公瑾但说无妨。”
周瑜轻叹一声,眉宇间浮现出一抹忧色:“我此番负伤归府,母亲定然忧心如焚。她年事已高,经不得这般惊吓。我如今行动不便,无法亲自向她告罪,还请公绩代我走一趟,向母亲说明情况,宽慰她老人家,莫要让她过于担忧。”
陆绩闻言,神色郑重,点头应道:“公瑾放心,此事我自当尽心。老夫人深明大义,定能体谅你的苦衷。我这就去向她禀明情况,定会妥善。公瑾不必为此忧心。”
周瑜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感激:“有劳公绩了。”
陆绩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语气温和却坚定:“公瑾安心养伤,老夫人那边交给我便是。”他说完,转身缓步走出房间。
谁不知道,庐江周氏是扬州地界上有名的大族,而舒县正是周氏的祖地。周瑜从祖周景、叔父周忠,皆位列三公。
周瑜之父周异,乃是洛阳令。然而那年司隶董卓造乱,袁绍裹挟天子与百官往冀州去,导致他父子分离。
须知当初袁术与孙坚初战,孙坚便想将周氏一族接往吴郡居住,唯恐为战事所波及。然而周氏阖族上下数百口,非轻易可行。
周瑜望着陆绩离去的背影,心中稍安。他重新躺下,闭上双眼,脑海中却依旧浮现着城头血战的景象。
片刻后,陆绩已来到周老夫人院中。他整理衣冠,恭敬地站在门外,轻声禀报道:“老夫人,陆绩求见。”
屋内传来周老夫人略显疲惫却依旧威严的声音:“进来吧。”
陆绩推门而入,见周老夫人正坐在榻上,神色间难掩忧色。他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老夫人,在下特来向夫人禀报公瑾的情况。”
周老夫人抬眼看向陆绩,目光中带着急切:“公瑾如何了?伤势可要紧?”
陆绩温声答道:“老夫人放心,公瑾虽负伤,但并无大碍,只需静养些时日便可痊愈。公瑾特命我前来向夫人告罪,让夫人为他担忧,实属不孝。他心中愧疚,待伤愈之后,定会亲自请罪。”
周老夫人闻言,神色稍缓,但眼中依旧带着心疼:“这孩子,总是这般逞强。战场上刀剑无眼,他怎不知爱惜自己?”
陆绩微微一笑,语气温和:“老夫人,公瑾心怀天下,此乃大义。他虽负伤,却击退了敌军,保住城池,乃我江东之幸。老夫人当以他为傲才是。”
周老夫人轻叹一声:“罢了,他既无大碍,我也便放心了。公绩且回去告诉他,让他安心养伤,莫要再逞强。家中一切有老身,不必挂心。”
陆绩躬身应道:“老夫人放心。”他说完,又行了一礼,这才缓步退出房间。
走出院门,陆绩抬头望向夜空,星光点点,映照着他的面容。他心中暗忖:如今城中事务繁杂,伯符出城未归,公瑾又负伤在身,自己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然而此刻非他不能稳住局面,否则此处难逃一劫。
他深吸一口气,迈步向府外走去,身影在夜色中渐行渐远,竹简的碰撞声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诉说着江东未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