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你们难道就不觉得奇怪?虽然公孙氏族中已无化神天君坐镇,只能依附于神鼎帝族,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怎么说也是与国同休的士族门阀,何必冒着被灭族的风险盗印玺?”
“究竟是多大的利益才能让公孙氏压此重注!”
“而若是一个化神仙族下定决心铤而走险,难道不会有万全准备吗?”
“前辈的意思是?”
“我怀疑有人开出了公孙氏无法拒绝的条件,或是抓住了他们的什么致命的把柄,这才令其铤而走险……”
荆雨皱眉道:“无法拒绝的条件……对于一个失去了化神天君坐镇、曾经的化神仙族而言,若论什么是无法拒绝的,无非就是族中嫡系再证化神了!”
“不够。”
云顶天君淡淡道:“八大世家不比神鼎帝族,底蕴略浅,无法保证化神接续,几乎都有过真空期,单单缺一个伪化神,不至于让公孙氏这般。”
“除非……”
荆雨眉毛一挑:“真正的化神之机!”
“不错。”
云顶天君点了点头:“若是现世的化神天君点头,保公孙氏一个在现世化神的机会,那便足以令公孙氏疯狂了。”
“甚至……一个被灭族的公孙家留下来的血脉,能令现世的天君更为放心。”
“八大世家中,除了【南宫氏】与【公孙氏】举族留在了【神鼎天】,彻底依附于帝族外,其余的世家哪怕没有化神天君,也有类似于【神鼎天】的独立洞天,进可攻退可守,自主性极强,恐怕很难消除现世天君的戒心。”
“不知其余六大世家都是什么来路?哪几家有化神坐镇?”荆雨问道。
云顶天君言道:“其余六大世家?分别为【刘氏】……”
“【曹氏】。”
“【司马氏】。”
“【宇文氏】。”
“【杨氏】。”
“【李氏】。”
“老夫毕竟在【云顶仙宫】中苟延残喘了三千余年,以前的那些老朋友还在不在并不好说,不过在三千年前,【刘】、【曹】、【司马】、【宇文】这四家是确定有化神坐镇的,至于【杨氏】和【李氏】便不清楚了。”
云顶天君冷笑道:“这六大世家要么态度暧昧,要么包藏祸心,举族上下都是乱臣贼子……不过若是太祖皇帝在时,他们又岂敢冒头?”
荆雨与圆寂面面相觑,他们虽然不太了解这六大世家的行事风格,但单单瞧这几个姓氏,就知道多半对仙朝权柄俱有觊觎之心了。
云顶天君复又言道:“若我是公孙氏的家主,做下这等翻天的大案,绝无可能没有后手准备……我怀疑公孙氏的血脉还有其他的遗留,并非单单只有端太妃一人,这不合常理。”
“或许端太妃本就是弃子或障眼法,真正的公孙嫡系早已携着大部分宝藏偷偷出了神鼎天。”
云顶天君指了指那明黄色的华盖:
“公孙氏祖上毕竟阔过,当年族中明面上便有三件镇族灵器,这件【宝云华盖】是其中品质最低的,是一件残缺灵器,几乎快要跌落到法宝的位格……若此处是公孙氏的所有宝藏,不可能见不到其余两件更好的灵器。”
“不过这【宝云华盖】对如今的你而言也不错了,手持华盖,可召唤宝云护体,且此宝也是罕见的领域类法宝,身处【宝云】范围内的敌方修士神念受阻,很多神念秘术与复杂术法的威能会大减,若非已然残缺,价值定在公孙氏其余的两件下品灵器之上。”
荆雨摄来这华盖,法力渡入其中,却发现无法炼化。
云顶天君见状摇头失笑:“小子,这毕竟也是灵器,若不到元婴境界,根本无法催动,你不必白费力气了。”
荆雨将这华盖收入储物袋中,暗暗嘀咕道:“下界的东西就是不成,圆寂手中的【裂界破禁玉钥】可是古灵器,他一个金丹修士都能运用自如……可见仙界炼器工艺之先进。”
将此处的宝藏洗劫一空,荆雨拢着袖子问道:
“云顶前辈,不知你修行鬼道的后手又在何处?”
云顶天君眼睛一亮:“你终于要履行承诺了?”
荆雨意态从容:“择日不如撞日,不妨今日一并将事情办了。”
此时他手持传国玉玺,模拟神鼎帝血可勉强催动,只要还在神鼎天中,便有元婴圆满战力,自然不必像此前那般如履薄冰,行事风格可以稍稍大胆一些了。
“也好!”
云顶天君笑道:“老夫的后手所安置的地方绝无人能够想到……当年老夫兵败前,曾在玉京城关押重犯的【鬼绝狱】中安置了一个隐蔽的传送阵,只要在神鼎洞天的任意一处搭建一个与其连通的阵法,便可自由来去。”
“这鼎中秘境在太庙的山河鼎里藏了这么多年都未曾有人发觉,正好是个搭建阵法的好地方。”
“你按照老夫的指示,在此地临时刻画一套阵纹。”
一道洋洋洒洒数百万言的秘术被云顶天君渡入荆雨识海中,荆雨闭着眼睛查看了一番,缓缓睁眼,皱眉道:
“前辈,不瞒你说,晚辈不擅布阵……这阵法对我晚辈而言有些太超纲了。”
“什么!”云顶天君如遭雷击,他似乎忘记了这一点。
这套传送阵法对于化神境界的他而言并不算太难,可对荆雨而言就是天书一般了!
圆寂的玉佛化身凑了上来,问道:
“什么阵法?给我瞧瞧。”
“倒是把你忘记了。”荆雨一拍脑袋,连忙以空白玉简刻录了一份阵法秘术,送到了玉佛的手中。
圆寂贴着脑袋阅读完毕,脸上浮现出胸有成竹的笑意:
“难度不大,所需的材料也都是寻常的灵物,半个时辰便可将这阵法搭建好。”
荆雨啧啧称奇:“这些年来,你这修仙百艺当真是一门也未曾落下,真不知你一个古释修士哪来的时间钻研这些杂学。”
圆寂一边搭建阵法、刻录阵纹,一边随口道:
“你就当小僧有一心三用的本事好了,一心增功行、一心炼神通、一心修杂艺……三心驭舟,横渡苦海,可登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