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魏郡邺城。
太平府大堂。
“王度!”
待郭嘉前来的时候,张靖正同袁术修书,头也不抬吩咐道:“将秣陵诸事道与奉孝!”
“诺!”
王度恭敬应是,旋即将国渊公文上的内容,朝郭嘉娓娓道来。
“奉孝!”
待王度话落,张靖语气平缓道:“让扬州的人无需有任何顾忌,对此事进行彻查,决不能放过幕后之人,必要的时候,可从宛陵拿人!”
“诺!”
郭嘉眼中闪过一丝凝重,没有多问什么,恭敬作揖应是,而后快步离去。
他知道宛陵乃丹阳治所。
那么主公的意思,已经显而易见,那就是认为吴景有重大嫌疑。
豫州,汝南郡。
平舆城东郊,澺水河畔。
大仲府军大营,鲁肃与一名身着靛蓝长衫,腰悬长剑,面容刚毅的男子,于望楼之上并肩而立。
“子敬先生!”
男子看向远处操练的将士,面露迟疑之色,缓声道:“你说那周瑜,能否明悟你的良苦用心?”
男子名为荀衍。
乃颍川旬氏出身,昔日应荀攸之邀,而入仕太平府,原为汝南郡执法者银令吏,如今兼任大仲府监军司左司副一职。
鲁肃赴任大仲府军师祭酒。
太平府同鲁肃对接的人,便是这一位。
扬州所发生的事情,大仲府中枢的袁术,包括诸多文武,或甚少有人知情,然荀衍却是在第一时间,便收到了消息。
同时将其告知鲁肃。
在鲁肃得知此事以后,宛如本能一般直接将他的好友周瑜,列为了主要嫌疑人。
原本像这种小打小闹。
鲁肃起初并未过多关注,然而,当他于昨日得知秣陵工匠出事的消息以后,便再也坐不住了。
经过再三犹豫。
他还是决定给周瑜修书一封。
信中并没有透露太多,只是委婉的表示,如今的丹阳很热闹,而他鲁某人眼下初登高位,行事皆如履薄冰,希望老友能过来帮他,他会以监军司右司副待之。
鲁肃也不希望他这位老友。
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如今太平府已成大势,想要反抗不过是徒劳而已。
“公瑾是个聪明人!”
鲁肃面色沉凝,出言道:“我深信,秣陵工匠的伤亡,与他并无关联,若其能迷途知返,以其之才华,我当向主公求情,予其一线生机!”
他来到大仲府。
所负责的,自然并非军师祭酒司职那么简单,在执法者的帮助下,大仲府治下文臣武将的情报,鲁肃皆有查看并且留心。
扬州传出的谣言。
在鲁肃看来,十有八九便是出自周瑜等人之手,因为袁术麾下的其他文武,都没有这个动机,也没有这个胆识。
“子敬先生!”
荀衍闻言沉吟道:“想必你应知晓,吾府并不缺乏智谋之士,倘若此事当真出自周瑜之手,即便秣陵工匠之事与他无关,你若仍旧为其作保,于你而言,或是弊大于利!”
周瑜让人放出谣言。
便已经是与太平府为敌,其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鲁肃还想为其请命,以自家主公及上面那群人的心性,当真会答应吗?
即便是答应了。
若无突出的功绩,鲁肃原本一片光明的仕途,势必会因此蒙上一层阴影。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鲁肃神情复杂道:“我与公瑾相识于微末,今其尚未铸成大错,我当施以援手扶其一把,尚为时未晚!”
“我之所求!”
“唯心安,唯无愧于心!”
鲁肃的话像是说给荀衍听,又像是在说给自己听,让他眼睁睁的看着周瑜走向毁灭,而他若是什么都不做,他表示做不到。
“先生高义!”
荀衍闻言不置可否,他本就是个纯粹的人,见鲁肃这样说,他也就不再多言。
是夜,颍川郡。
昆阳城,护军校尉府。
孙策与周瑜二人,端坐于石亭之中,各自怀揣着心事沉默饮酒,氛围显得异常沉闷。
“哐!”
孙策在猛灌一口酒后,将瓷碗重重放下,眼中带着怒意与不凡,看向周瑜出言道:“公瑾,平舆当真是非去不可?”
“我没得选!”
周瑜满脸颓废的摇了摇头,旋即面露自嘲道:“鲁肃早已注意到我,扬州传出的动静,瞒不过他的眼睛,其书信与我,是一种拉拢,亦是一种告诫!”
“吾等在其眼皮子底下!”
“所有谋算,皆不过一场空谈罢了!”
说完,周瑜往口中灌了一口酒。
要是有的选,他宁愿在昔日的时候,没有向鲁肃提及孙策一事,否则现在的他,也不会如此被动。
鲁肃知晓他的谋划。
知晓他们对袁术的不臣之心。
而今对方一句丹阳很热闹。
就是直接点名,吴景有问题,对方可以随时拿人,同样也是对他的警告。
监军司的建制虽只有三千。
但其权柄却是一人之下。
对方以司副一职待之,就是逼迫他表态,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面对这样的局面,周瑜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
前往平舆任职。
那就是为太平府效命。
反之,孙策等人或将被连根拔起,鲁肃也不再会顾及往日情分。
收到鲁肃书信的周瑜。
方才真切地感受到,在大势面前的那种无力,人家背靠袁术与太平府,只需稍微动动手指,他们这些人便会迎来灭顶之灾。
对此。
周瑜只能表示,根本玩不了一点。
这也是为何,他明知鲁肃为军师祭酒以后,一直排斥和对方联络的主要原因,毕竟双方的情况,着实太过尴尬。
他昔日在鲁肃面前。
信誓旦旦要同孙策共襄大业,并道明将袁术当成傻子。
如今时过境迁。
鲁肃不但入仕了太平府,更是离谱的赴任大仲府军师祭酒,这也让得周瑜直接破防。
面对鲁肃点明扬州后的拉拢,周瑜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这……”
孙策闻言陷入苦思,眉头紧蹙道:“难道咱们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问题出在袁术身上!”
周瑜面露苦涩道:“袁术对张靖的极度信任,致使鲁肃和蒋钦二人,得以身居要职掌控大权,进而形成大势,此势已然不可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