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庆有刚去地里了,一回来就听到陈长寿在讨伐元来福。
孙庆有凑过来说:“来福!一文就一文,我家的辣椒名宁天全交了,你也帮我登记上。”
随后,他又对着陈长寿说:“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
张老太用拐杖敲了敲地面说:“元宝和来福多好的人啊,不管什么时候都想着咱,去年冬天的时候,元宝无私分享了建造火炕的方法,咱村多少老人享福了。”
每到寒冬,总有老人扛不住,因为元盛教给了大家火炕的做法,又因为元家的关系,村民们日子好过了,有钱做新棉被,村里的老人们一个都没死。
“年前你们还把元宝和来福夸上天呢,说什么没有元宝的辣椒作坊,你们哪能在冬天找到活计,说什么没有元宝,你们哪能娶上那么漂亮的媳妇,水上这么热乎的炕头。”
“这一转眼全忘了?说的话跟放屁似的。元宝多出席的人,人家贪你们这几文钱?”
“你买卖不卖,反正一文钱的价格我家卖了,到时候你们卖不出去可别哭。”
张老太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她年龄大辈分也不小,哐哐哐就是一顿输出。
这群傻子不知道怎么想的,元盛如果要坑钱,人家去年直接把价格定低点,她和孙庆有家都得感恩戴德,毕竟比种粮食赚钱多了。
但是元盛仁义,不仅自己富,还带着村民们富。
真是生米恩斗米仇,一群白眼狼!
陈铜和陈长寿撇了撇嘴,孙庆有和张老太那就是元来福养的两条狗,跟着元来福吃香的喝辣的,现在元来福被揭穿真面目,这两条狗就这么急着跳出来开始护主了。
孙庆有和张老太说是一文钱,私底下元来福不知道给他们什么价格呢,就是把他们这些普通乡民当傻子。
哼!
陈长寿说:“谁知道你们什么价卖给元家的,你们就是说出花来,也别想一文钱一斤收我的辣椒。”
大不了他做辣椒酱!反正他知道配方!
李勇老爹李大成觉得陈长寿说的有理,谁知道元来福私底下给了孙庆有多少钱,“我也不卖!”
其他几个村民见状,虽然没说话,但是意思很明显,他们也不卖。
有些话说出来的罪人,放在心里就好。
面对这种情况,元来福也不再解释,这些人不卖拉倒,反正他该说的已经说了。
陈长寿当天就摘了点红彤彤的辣椒去镇上零卖。
还别说,很快就卖出去了几斤,一斤五文钱。
如今辣椒的流传度很高,普通百姓也知道这有钱人吃的玩意儿,如今价格低,也买来尝尝鲜。
陈长寿总共就摘了十斤,一斤五文钱,一共卖了五十文钱,他高兴坏了!
十斤辣椒就五十文钱啊!
元盛和元来福还说自己不黑?!
太黑了!卖给东来顺这样的大酒楼,东来顺推出的火锅这么贵,元盛不知道得赚多少钱!
陈长寿回到村里,就跟那些没卖辣椒的人家吹嘘起来,背地里又蛐蛐元盛和元来福心黑。
没卖辣椒的那些人家,觉得自己的选择更对了。
……
王各庄村。
王福春回来给爹娘,大哥传信。
“爹娘,大哥,今年种辣椒的人太多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东西值钱,跟风种了很多,今年根本卖不上价。元盛跟东来顺曹掌柜关系好,可以优先收咱们的,价格是一文钱一斤。”
王老汉和王福和听完直皱眉。
这相差也太大了!十文变一文,直接缩水十倍!
王老汉说:“福春,你不会被你小舅子忽悠了吧!”
王老汉对儿子呆在山后村不回来这事,一直耿耿于怀。
王福和劝道:“爹,你说的哪里话呀,元盛那是办大事的人,如果他有这样的心思,最开始就不会给咱这么高价。”
王老太对着老汉的腰拧了一圈,“净说胡话!”
王老汉看了看老伴,又看了看儿子,仔细一想,确实不可能,他心里也没这么想,就是嘴说秃噜了。
马小竹皱着眉,有心说什么,但是又觉得不合适。
王老汉说:“老三,我们知道了,一文钱就一文钱,总比种地强,你把咱家登记上,到时候让东来顺的人收。”
王福和说:“对,三弟,也把我家登记上,做人得知足,比种地强多了,更何况咱们去年跟着种了第一批,还赚了大钱呢。”
马小住叹了口气。
王福春点了点头。“行,爹,大哥你们问问村里的本家,如果要卖,这几天就一起卖了,说不定很快东来顺就把货收齐了。”
王老太问,“福春,招儿是不是快生了?我过去照顾她。”
王老太盼着大孙子呢,早就想过去照顾儿媳妇。
王福春知道老娘是好心,但是他怕媳妇有压力,一直没让老娘去,虽然郎中把脉说是男丁,万一把脉错了呢。
而且娘总在招儿旁边提,招儿心理压力肯定大。
到时候老娘累到了,招儿心里也不舒坦。
更何况他娘是有前科的,给招儿喝什么乱七八糟的药,别看娘平时精明,一到了孙子的事情上,就犯糊涂。
王福春劝道:“娘,距离预产期还有半个月呢,你不用亲自过去照顾,家里买了人,有专人照顾招儿。”
王老太说:“行,那招儿有动静了,你就赶紧派人来传信,我跟你爹的东西早收拾好了。我给招儿攒了一篮子鸡蛋,等下你走的时候带上。”
“谢谢娘,招儿就喜欢吃咱家鸡下的蛋。”
王老太一听,笑得合不拢嘴,说不定是招儿肚子里的男孙要吃鸡蛋呢。
不行,她得立马去给送子观音上炷香。
这送子观音准着呢,她每天拜一拜,招儿就怀上男孙了!
她得好好供奉着,确保招儿顺利生产。
马小住看王老太那样,心里一阵心酸,同样是儿媳妇,怎么差别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