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和赵刚选中赵家峪作为据点时,就是看中了这个小山村的地形。这村子傍山而立,村后有上山的小道,一条路从前村口贯穿到村后,这是惟一的一条路,若想到村后,只能从前村口进,穿过整个村子,除非对方是猴子,能攀绝壁才能绕到村后。所以赵刚在一番思考后无奈只能和团部的保卫干事朱子明把这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子的常住人口再次过了遍筛子,但似乎并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人,只好就这样上报旅部了。可是赵刚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保卫干事朱子明就是潜伏在独立团内部的间谍。他当间谍的经历很普通,毫无惊险之处。在之前的一次反扫荡中,他带队外出执行任务时被俘,审讯时没抽几鞭子就扛不住了,于是叛变投敌,被鬼子的情报部门发展为情报员。他回到部队时没人察觉异常,因为他从被俘、叛变、接受鬼子的任务总共用了十几个小时,再加上回来的时候全身是伤,只能根据他编撰的遭遇了鬼子的扫荡队伍,同行的人为了掩护他全部牺牲一个也没有回来,他自己也是好不容易逃回来的为记录,当时也核查过,有战斗痕迹,这也是事实,所以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其实鬼子的情报部门一开始发展他成为卧底只是例行公事,根本没重视他,随着李云龙的到来,独立团在晋西北名声越来越响,朱子明的身价也越来越见长,最后简直成了香悖悖,只不过李云龙的管理下部队集体行动时多,朱子明很难找到机会送出情报,要不然,独立团的情报早就被他泄漏得一干二净了。
但是后来赵刚给老李说起这事得时候却让刘明上了心,因为独立团的卧底他还是记得的,但是,现实的卧底特务可不是那么好抓的。纵观各军队的发展史,抓特务常常是弄得腥风血雨,别的不说,红军的长征可以说就是由肃反抓特务从而被有心人扩大打击范围,导致反围剿指挥上的失误,被迫放弃发展多年的革命根据地从而长征。即便是现在,内部提到肃反仍旧是个沉重的话题,而且,朱子明想传递情报,就必须有人接收情报,再转出去。所以,独立团团部的卧底特务绝对不止朱子明一个,肯定还有其他鬼子的情报人员专门传递朱子明获得的情报。还有就是,鬼子对于叛变后的朱子明肯定也不是那么放心,一定会安排人员监视,万一朱子明又改邪归正,给鬼子传递错误情报,那鬼子不就吃亏了嘛。所以,刘明只能提醒赵刚,如果团里面有鬼子的情报人员,肯定不止一两个,鬼子的情报人员很小心,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
于是刘明让老李召回来了独立团的特种队,当初李云龙分兵之后,特种队也一起放出去训练发展了,毕竟赵家峪这个村子总共也就这么点人,警卫连都是住在老乡家里的,所以只能放出去。因为村子不是很大,警卫连到现在也只有一百多人,并没有恢复到突围前200多人的时候。特种队回来后,并没有直接住进村子里,反而在村外,专门监视着村子的举动,主要是对外来人的监视跟踪,特别看他们是否有交换情报的异动。李云龙和赵刚对此倒是都表示支持,并且还专门安排了人手让特种队能吃上热乎的饭菜。不过这样监视了一个月,竟然什么都没有发现,这让刘明顿时凝重起来,这不应该啊,仔细询问了他们监视的过程才发现,他们根本不懂情报人员传递情报的弯弯绕。只知道看外来的人有没有特别的动作,或者跟踪他们有没有什么不明的来历。刘明觉得头疼起来,他们这样能发现才怪了,只能找到赵刚,让他联系下旅部能不能派几个情报人员来培训下。赵刚无奈的表示,他之前也向旅部请示过,但是旅部距离他们少说也有一百多里,这一路过来不知道得穿过多少个封锁区,过多少个防区,旅长也是有心无力。刘明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把007派去和他们一起监视去,结果还真有了发现。
其实发现这个有些巧,赵家屿村口外的路是一个乱石斜坡路通往山脚,这样的斜坡其实很常见,所以之前一直没怎么注意到。就在村口外四五十米左右有块六七十公分高,大小直径仅有四五十公分的不规则椭圆体石头,路过的人常有在这里坐下歇息会。有一次负责监视的队员也在这里歇脚,因为一直没有收获,所以发闷气踢了几脚路上的碎石,然后不小心把鞋踢掉了,在他蹲下去穿鞋的时候,突然发现坐着的大石头下面有用碎石盖住的牛皮纸。趁着穿鞋的时候偷偷拿出来一看,上面写着一些不知名的话,字都认识,但是连起来根本就不通顺,无法读通,这让他意识到这肯定是密文,所以将纸张恢复,原模原样的放了回去,然后着重注意观察在这里歇脚的人。终于,在几天后发现一个拾荒或者说拾粪的老乡,每次都在那块石头歇脚抽旱烟袋,然后偷偷的交换情报。
只见那人,头上裹着毛巾,身上穿着一身布衣,还特意打了补丁,脚上也是穿着布鞋,挑着扁担,装作是捡牛粪的。可惜,他还是被发现了,无他,不够细节罢了。虽然裹着毛巾,但是毛巾都是干干净净的,一个长期拾粪的人毛巾怎么可能那么干净。还有,虽然衣服打了补丁,可是还是太新了,补丁怎么看都是故意贴上去的。脚上的鞋也是,根据地的老百姓很穷,布鞋都是走亲戚穿,平时都是穿草鞋麻鞋等,谁会舍得拾粪穿布鞋还弄得满是泥土啊?所以,鬼子的这个情报人员就这样被发现了,但是,为了不打草惊蛇,这次还是放过了他,毕竟他们暗语还得他们自己才知道,要抓也得先把他们破译的方式拿到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