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城大夫府内】
“主公,这都多少天了,俺们啥时候去阳平啊!”
大夫府内许褚抱怨道。
“就你心急,每一次开会你除了这句不会说别的东西了吗?”金逸尘白眼看着许褚说道。
“哦,那我说完了。”
“...”
金逸尘无语,转过头看着眼前的众人说道:“好了 ,大家汇报一下这些天各自的工作进展吧。”
沮授第一个起身对众人躬身后说道:“这几日,太安城内的民宅已拆除了十分之六,四区的基础框架均已搭建完毕,就是之后的民兵和民夫尚在华胥、漳城、旬阳等五城招募中,第一批人员预计在两日后启程赶来。”
“好,铁矿开采准备的怎么了,城外的河道和渡口进展的如何。”金逸尘问道。
“这些是元皓兄(田丰)负责的,就让元皓兄来说吧。”沮授坐了下来,示意田丰来讲。
田丰起身向众人行礼后说道:“铁矿矿藏还在勘探之中,具体从哪里开始开采还得等几位老师傅共同商议后才能确定,不过目前进山的道路已经在规划之中,并会与河道直连。”
“不过目前的河道还不适合行舟,也没有多余的民夫来疏通,这事只能暂时搁置。渡口的位置已经选好了,但同样的也因为人手不足暂时搁置。”
金逸尘皱眉问道:“太安军城如此大的工程量,你们二人有估算过需要多少时间还有人力物力吗?”
田丰马上回答:“我们将建设进度分成了四期十年。”
“具体说说。”金逸尘眉头紧皱。
田丰点头继续介绍着:
“【第一期两年】,我们计划将军城的主体框架建设完毕。在这五年内,完成四区的全面搭建,包括营寨、演武校场、工坊、仓库等核心建筑的修筑,确保各区域能初步投入使用。同时,完成铁矿开采的前期筹备工作,搭建起基础的开采设施,让铁矿能够顺利开采。还要把胥河河道拓宽至可供行船的标准,建成渡口,完善物资运输通道。这里预计需要两万人,工钱66万两白银,其余至少300万两白银。”
“【第二期两年】,主要对四区的内部设施的完善和优化。在青龙区,为九处营寨配备齐全生活设施,提升将士和军属的居住舒适度;白虎区增完善训练场地和器械整备,丰富训练内容;朱雀区这里就需要宇文大人自己去规划了我们就不替他安排了;最后的玄武区就是优化仓储布局,增加仓储容量,同时做好防火和防御设施。这里预计需要三万人,工钱99万两白银,其余至少400万两白银。”
“【第三期三年】,着力加强太安军城整体的防御体系建设。在城墙上增设更多了望塔、箭楼,配备足量的防御器械,如投石机、床弩等。完善护城河的防御功能,设置暗桩、陷阱等。城外布防进一步细化,建立多个据点,形成多层次的防御网络,确保军城固若金汤。这里预计需要五万人,工钱247.5万两白银,其余至少500万两白银。”
“【第四期三年】,重点放在与周边城池的协同发展上。与附近城池建立贸易往来,互通有无,利用太安军城的资源优势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同时对进行军城整体的工程开始验收和查漏补缺。对军城的所有建筑、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进一步优化各区域。这里倒是不需要多少人员,可能会用到差不多200万两白银。”
听完了田丰的介绍,金逸尘扶额说道:“十年五万人,至少1800万两白银的投资,你们两人告诉我除了战略价值和兵器输出外,维持这座城池会对秦国的财政造成多大的压力。”
这时沮授站了起来:“这一点主公无需多虑,如果铁矿开采顺利,光是往草原输出铁器这里我们一年至少有近百万两白银的收入,同时太安城外的屯田亦能使全城自给自足。”
“太安军城后期铁器的打造,也能为秦国每年省下百万两的隐性支出。”
“虽说投入很大,但收获足以支撑这座军城的建设。”
“行吧,你们两人算过就行,知道宇文恺到哪了吗?这小子要是到了太安知道你们给他这么大块地,天知道他会花多少钱。”
沮授却是笑着说道:“以宇文大人的本事,投入如此之大给秦国带来的创新之物一定不少。”
“但愿吧,估计这太安城往后就是我秦国工匠的向往之城了。”
说到这,金逸尘问角落里的栳千户:“宇文恺到哪了你知道吗?”
栳千户起身答道:“大约还需五日。”
“催一催想办法让他三日内到。”
“是殿下。”
然后金逸尘对沮授和田丰二人说道:“等宇文恺来了之后,你们两人用最快的速度和他交接,目前我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想如何攻下阳平。”
“栳千户和大家说说最新的情报吧。”
“是殿下,各位大人、将军今早刚收到阳平城内锦衣卫的最新情报。”
“大凉国内的三万援军于昨日已经抵达阳平城,在此之前阳平城通过各种手段征兵扩军至三万八千人。故目前阳平已有守军六万八千人。”
“常遇春说说我们现在有多少人。”金逸尘看着常遇春说道。
“两万人不到。”
金逸尘接着说道:“北伯侯那边,还有两万四千人不到。”
“所以,如今我们要率领四万四千人,去攻打一座坚城。城中有六万八千全副武装的守军,且他们已严阵以待。”
“今天在这我问大家,是花三四个月养精蓄锐补齐兵员再去,还是过几日就率兵攻去?”
众人闻言都地下头思考。
唯有许褚急得直拍大腿:\"要俺说——
“站好了。”\"金逸尘怒斥道,\"今天不准你发言。\"
还是沮授先开口沉吟道:\"如今阳平城又新得三万生力军,士气正盛。我军若此时强攻不说其他,光将士们的伤亡也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所以我今天问军城的规划,就是对阳平的战事产生了犹豫,这三万援军从何而来锦衣卫还在调查,突然多出的这三万人完全打乱了我们的计划,我也在今早让北伯侯继续募兵扩军,不过人数不会多太大。”
“破局的最大希望还是在宇文恺那,投石机要改良,攻城塔也需要他来指导搭建。没有这些东西我们不可能顺利的攻下阳平,哪怕攻下了也无力继续这场战争。”
“而且我最担心的就是大凉到底还有多少战争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