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秭归的陈军大营,营帐如林,密密麻麻地排列着。
猎猎军旗在狂风中肆意翻卷,发出“哗哗”声响,仿佛在向敌军宣告陈国的威严。
士兵们身着厚重铠甲,脚步匆匆往来巡逻,整齐的脚步声交织成一曲紧张有序的战歌,让这大营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陈昊独自坐在营帐内,光线昏暗,只有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他的身影在帐壁上时而拉长,时而扭曲。
他眉头紧锁,深邃的目光似乎能穿透营帐,望向远方的战场,又像在脑海中反复推演接下来战争的每一步。
这段时间,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
............................................................
............................................................
五国联军对陈国的反攻,在一系列激烈交锋后,随着联军强者不同的命运走向,已逐渐显露出败势。
有的强者在战场上遭遇劲敌,力竭而亡。
有的在敌军猛攻下狼狈逃窜,丢盔弃甲。
还有的眼见大势已去,为求自保选择投降。
然而,即便联军已现颓势,他们的兵马数量依旧可观,夷陵、秭归等地仍被重重围困,陷入艰难困境。
好在秭归这边的作战堪称完美收官。
陈军凭借坚定信念、顽强抵抗和出色战术,不仅成功围困了敌军重要将领田律中和周烨,还打退了敌人的援兵。
田律中身为宋国的左相,在文道修行上造诣颇深,已达文道半圣后期境界。
他平日里挥毫泼墨间,便能引动天地之力,化为杀敌的手段。
在军事上,他更是谋略过人,排兵布阵如臂使指,多年来为宋国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在宋国朝堂之上威望极高,满朝文武对他敬重有加。
只要他一声令下,宋军将士便会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奋勇杀敌。
周烨则是吴国水军大都督,武道半圣中期的实力让他在战场上纵横捭阖。
他常年在水上练兵,对水战的理解无人能及,麾下的水军在他的带领下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
每一次水战,他都能精准地把握战机,利用水势和战船的优势,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他在吴国军队中是绝对的灵魂人物,深受将士们的爱戴和拥护。
............................................................
............................................................
若是这两人在秭归被杀,对宋国和吴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宋国朝堂将失去主心骨,军事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都会陷入混乱,国内政治平衡也会随之崩塌。
吴国水军则会群龙无首,战斗力大打折扣,国力也将遭受极大削弱,在诸侯纷争中陷入被动。
陈昊此前在战场上大展神威,他展现出的强大实力让联军上下胆战心惊。
他们若想营救田律中和周烨,就不得不派遣更多强者,或是实力更强的高手。
然而,放眼天下,能比陈昊实力更强的人屈指可数。
而且,这里是陈国的地盘,陈昊经营已久,谁也不清楚他还藏着多少手段。
毕竟,陈昊手中的核弹威力惊人,连半圣强者都难以抵挡,再加上他持有的圣兵,威力深不可测,说不定连亚圣都难以全身而退。
如此一来,众人皆有所顾虑,谁都不敢轻易冒险,就算是宋国皇帝刘夔,也在心中反复权衡,不敢轻易派兵救援。
陈昊心中暗自思量,宋国和吴国若想救田律中和周烨,和谈或许是唯一出路。
但和谈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陈国为围困这两名半圣强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不小负担。
所以,若是和谈,他必定要从这两个国家割下一大块“肉”,武学、天材地宝、资源一样都不能少,以此弥补陈国的损失。
............................................................
............................................................
解决完与宋、吴两国可能的和谈事宜后,楚国便成了陈昊下一个目标。
根据夷陵传来的情报,赵国已从夷陵退兵,率先退出五国联军。
赵国朝堂上,国君与大臣们激烈争论后,权衡利弊决定先保存实力撤回国内,他们深知这场战争再持续下去,对赵国没什么好处。
一旦宋国和吴国也退兵,五国联军就只剩楚国孤木难支。
魏国如今自身深陷困境,雍州和凉州战事告急,汉中的陈军现在取得了主动,时不时就出兵进入雍州、凉州将受到压迫的百姓接到汉中来,顺便还将压迫百姓的士族豪强给斩杀了。
魏国军队在雍州和凉州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楚国,更不可能派兵支援。
楚国的状况,陈昊通过暗府的情报网已了解得一清二楚。
暗府多年来在各国暗中发展,培养了无数眼线和探子,他们如幽灵般穿梭在各国大街小巷、朝堂宫廷搜集情报。
楚国国君熊非得位不正,尽管表面上朝堂大臣对他毕恭毕敬,但实际上暗流涌动。
有的人已私下与其他国家接触,谋划改换门庭。
一些原本死忠于另外两名皇子的势力,正秘密策划刺杀熊非。
还有一部分人,借着熊非急需人拥戴的心理主动投靠,骗取信任后在楚国境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将不义之财转移到国外。
如今的楚国,不仅军事上陷入困境,国内***势也千疮百孔,摇摇欲坠。
在这种混乱局势下,暗府的渗透工作更是如鱼得水。
甚至有暗府成员成功打入熊非核心圈子,成为他信任的近臣,能接触到楚国核心机密。
陈昊深知,只要没有其他强国支持,楚国在陈国面前就如同透明人,任人拿捏。
当然,陈昊也清楚,楚国的强者,尤其是熊非和他的死忠势力不可掉以轻心。
据探子情报,熊非手中有一把圣兵,尽管他自身境界不高,还未突破半圣,需依靠帝气加持才能达到半圣境界,但催动圣兵仍能爆发出惊人威力,至少在全力爆发下,斩杀亚圣以下强者绰绰有余。
不过,从情报分析,熊非行事狠辣却十分惜命。
自从得到圣兵,他无论走到哪都贴身携带,还招揽了两名半圣强者和七八名武尊组成护卫圈。
这样的人,只要不被逼到绝境,应该不会舍命相搏。
毕竟,在陈朝未灭亡时,熊家只是地方强大世家,如今局势变幻,楚国战败大不了去投靠其他国家,以熊非的班底和势力,到哪都能得到重视,这是诸侯间的默契。
............................................................
............................................................
陈昊心中已有盘算,只要逼熊非主动离开楚国,楚国就是他的囊中之物。
他深知熊非看似强大,内心却很脆弱,抓住其惜命弱点,不断施加压力,让他感受到死亡威胁,他就会为保全自己而离开。
当然,陈昊也明白,楚地有部分传承数千年的世家豪族,他们对这片土地感情深厚,在楚地修建城堡庄园,豢养门客家丁,世代守护楚地。
陈国攻打楚国,他们必定拼死抵抗。
对于这些人,陈昊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对故土的眷恋,但在他的战略布局中,这些人也将成为陈国安抚、收拢楚地民心的工具。
陈昊计划攻下楚国后,对这些世家豪族采取铁血手段,残酷镇压,同时进行土地革命,以此赢得楚地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在他看来,拿下楚国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陈昊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楚国。
他深知,攻取楚国后,陈国将面临更严峻挑战,尤其是如何应对宋国的进攻。
一旦拿下楚国,陈国领土将扩大一倍有余,邻国从三个变成五个:魏、宋、齐、吴、越。
在这五个国家中,宋国无疑最具威胁。
宋国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商业发达,财力物力雄厚,军事力量更是强大,军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拥有大量精锐骑兵和步兵,甚至有能够与陈国火炮部队相当的巨龙军,可以打击后方的后勤,或者火力支援部队。
宋国皇帝刘夔武道境界极高,据说已达半圣巅峰,甚至可能迈入亚圣境界。
刘夔自幼武道天赋极高,刻苦修炼,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才达到如今境界,其武道功法独特,能吸纳天地灵气化为自身力量,战斗力惊人。
陈昊虽自身实力也强,武道境界即将突破半圣后期,但与刘夔相比仍觉底气不足。
而且,宋国顶尖强者数量远超陈国,朝堂上聚集了大批武道高手,这些强者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为宋国军事力量增添助力。
若不是陈国拥有核弹这一秘密武器,在之前与宋国的交锋中恐怕早就支撑不住了。
其次是魏国,虽刚被陈国击败,焦头烂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军事底蕴依旧不可小觑。
吴国实力其实并不比魏国弱多少,不过陈昊手中掌握着大量关于吴国的机密,这些都是曾在吴国担任要职的吕能告知他的。
虽然目前还不能确定其真实性,但潜伏在吴国的暗府成员已在全力探查。
一旦证实,陈昊就有把握利用这些机密挑拨吴国朝堂各方势力,引发争斗,削弱吴国实力,降低其对陈国的威胁。
............................................................
............................................................
越国只是趁中原混乱在当地称王称霸、偏安一隅的小国。
越国地处南方,地势偏远,交通不便,与中原各国交流较少,军队数量有限,装备相对落后,主要以步兵和水军为主,擅长山地和水网地区作战,但在大规模平原战争中实力不足。
只要陈国能灭掉吴国,越国必定归顺,陈昊对此并不担心。
至于齐国,与楚地接壤不多,且有山川江水阻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齐国军队进攻楚地需经过险要之地,增加了进攻难度。
陈昊计划在接壤处部署精锐兵马,修建坚固城池堡垒,加强巡逻防御,让齐国军队无机可乘。
而宋国和魏国与陈国及陈国即将占领的楚国都有大面积接壤。
尤其是宋国,楚地北边的南阳郡地势平坦,对宋国来说几乎没有天然屏障,是进攻楚国的绝佳突破口。
一旦楚国战败,宋国必定趁机攻下南阳,进而威逼襄阳。
襄阳是楚国军事重镇,地理位置重要,一旦失守,楚国腹地将暴露在宋国兵锋之下。
到那时,陈国与宋国必定摩擦不断,甚至可能爆发大规模战争。
陈昊深知与宋国的较量将是一场硬仗,他准备接下来继续征兵,加强军队训练,提高士兵战斗力,积极招揽各类人才,大力发展国内经济,增加赋税收入,储备粮草武器,还与谋士日夜商讨,制定多种应对方案,针对宋国可能的进攻路线和战术做详细分析部署,力求做到万无一失,在未来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