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赵彦判了斩立决,罪名是串通南阳郡张绣,阴谋袭击许昌劫持圣驾,郭浦韩斌按同谋罪一并处决,俩人喊冤也没用,手起刀落弃市三日。

尚书台空出来三个位置全部被颍川人顶上,司徒幕府和廷尉两个衙门也遭到全面清洗,所有赵温的亲信都被调离原岗位,要么外任要么闲职安置。

赵温虽然不知情,还拿出断绝父子关系的誓文,可毕竟是亲儿子犯事必须受处罚,被免除了录尚书事收回了符节,此后无法插手尚书台政务。

在曹操默许下,颍川人全面把持中台,总揽政务成了最大赢家,任谁都给不出这样的价码,可以预见,未来官渡决战荀彧铁定跟着曹操干到底。

刘琰也挺惨,按照连坐惯例需要惩罚,刚到手的太中大夫,连带黄阁主薄都给免了,今后司徒幕府也不能再设立黄阁。

本来常侍谒者也留不下,好在一众公卿上表辩护,都认为酒囊饭袋肯定不知情,话说的挺难听,不过确实是这个道理,皇帝也明确表示不同意,这才没彻底成为闲散人员。

这样的大案子居然没掀起什么波澜,议论几天后很快就被人遗忘,原因是司马防出人意料提出致仕,紧跟着唯才是举令正式颁行天下。

整个大汉的寒门小族都震动了,明面上只要有真本事不需要背景关系,至于私底下就看各家本事,但不论如何,除了察举制度之外又多了一条入仕渠道。

要命的是军队也轰动了,因为这个制度对军队同样有效,至少在施行初期,中底层军官也有了相对容易的晋升机会。

曹操从入驻兖州以来一直坚持唯才是举,这道法令对中小豪强有利,大士族被分去利益肯定要反抗,兖州变乱之后吸取教训对士族做了让步,这才有了现有地盘。

但曹操一直没有放弃争取中小豪强,迁都后又持续数年明争暗斗,同时曹操也在暗中积蓄力量。直到袁绍消除后方威胁,大军压境面临生死考验再也无法等待。

凑巧出了赵彦这件事,尚书台能空出三个位置,曹操咬牙大出血许了颍川总揽政务,两家合力压迫司马防作出让步。

司马防也想过硬挺一步不退,然而,面对压力自己没有弘农那么大号召力,又不可能容许杨彪重新出山。

索性以退为进选择致仕,给本阵营发出无可奈何又不甘合作的信号,至于打的什么算盘还要看今后袁曹决战的最终结果。

曹操要的就是这一点,内部有稳固的支持,军队把持的更加牢固,面对袁绍多了几分底气,至于付出多少代价现在可顾不上。

内部团结起来,在外的军事部署更具效率,转眼进入冬季,南阳那边来了惊天消息,张绣与曹操和解,全军跑来许昌正式加入曹操阵营。

随之而来的是赵彦当初串联的证据,不需要贾诩的证词,有张绣公开作证就足够了,当着朝臣拿出一堆书信计划,现在大家都知道没冤枉赵彦。

赵温扛不住舆论压力几次上书致仕,上书几次曹操就挽留几次,就是不让老头儿退休,明里暗里提点赵温,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老不死的你最好安生呆着,不然叫你好看,吓得赵温再也不提退休的事了。

最近几天传来消息,刘备在徐州集结了上万军队相应袁绍,寿春太守刘馥集结军队声称防备孙策,军队却向北进入豫州境内,有传言称其暗中倒向刘备,徐州军队从东向西攻击,他从南朝北策应。

袁绍、刘表、刘备、孙策都在积极准备,形势对曹操极为不利,连赵温在内很多人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时候张绣怎么会放弃袁绍投奔曹操。

曹操反应倒不意外,不但接受了张绣投诚,两人还结成儿女亲家,这个操作导致曹操阵营中忽然变了天。

迁都以来曹操和丁冲的二元军权组合,变成了曹操张绣丁冲三足鼎立的架构,曹操兵多张绣军强,丁冲的公卿盟友赵家遭受沉重打击,现在倒成了其中实力最弱的一方。

此时袁绍军队集中完毕,各部对黎阳城展开轮换攻击,随着攻坚战战斗越发猛烈,拿下城池只在旦夕之间,现在就看袁绍的渡船够不够多了。

瞎子都看得出天下大势在袁绍,董承等人也不紧张了,赵彦事件过后许昌平静下来,一夜之间又回到过去,这更坚定了董承等人坐观发展的心思。

等袁绍胜利,大家拿出衣带诏还是从龙之功,能不拼命最好再等等,令人心虚的是,君道阁夜晚的闹剧传扬出去,当下许昌全城都知道了。

这种事不好说还不好听,几个人来找过刘琰商量对策,刘琰可不见他们,跟个鸵鸟一样外界如何干脆不管。

官场无情至亲都未必肯烧冷灶,官僚认干女儿潜规则谁都懂,赵温几十年才认了一个,称得上道德高尚。

赵家的惨淡可以用门可罗雀形容,只剩刘琰不离不弃,许昌人对刘琰的评价出现正面改观:最优秀的儿子死了,老头儿伤心之余还能活几年?反正甭管父女俩在家干啥,起码刘琰尽人道够孝顺。

整个许昌刘琰只敢去丁冲家,每次去都会提醒现在形势变了,跟曹丕几个小辈喝酒挺好,别跟以前一样和军队将领往来,可丁冲当面答应好好的,过后依然我行我素。

“这个老东西不听劝迟早出事。”刘琰想起这件事就来气。

“不必劝,去不去都一样会出事,早晚罢了。”赵温现在才看通透,形势变化相比过去太快太迅速,几十年用老方法老习惯思维被固定住,时代一变就跟不上了。

刘琰气闷的不止丁冲,原本计划好的,赵家宴请公卿当众公布刘琰改名的消息,因为赵彦被抓问罪,这件事就没能办成。

现在世人不知道刘琰入了赵家宗谱,名字改叫了赵熙,当不成妻妾就算了,成了名正言顺的嫡女大家还不知道,这不是让人干着急么。

想到此处刘琰甩脸更没好气:“我改名的酒宴什么时候摆?”

赵温没接话茬儿,没来由的问道:“我儿想作三公吗?”

“我说爹呀,还三公呐,我就想死之前有个名分。”

赵温皱起眉头一脸问号:“我儿为何要说丧气话?”

完了,老爹这是受不了打击脑子坏掉了,刘琰打消了逼他的念头,凑近了悄悄嘀咕:“我造逆臣的反?衣带诏,您想起来没?”

“为父给你谋划了一条坦途,那诏书就是难得的契机。”赵温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一本正经的样子看起来可不像脑子有病。

赵温要和袁绍结亲家,将女儿赵熙许配给袁绍的三儿子袁尚,袁绍那边已经同意了,这封信就是誓约书。

赵彦死了,除了父女俩没人知道刘琰就是赵熙,蜀郡路途遥远不可能派人调查,也完全没必要调查。

袁绍能同意也不难理解,赵温属于公卿顶层,两家联姻门当户对,重要的在于,婚事一旦公开,可以想到对许昌内部的震动能有多剧烈,这会严重打击曹操阵营的战斗意志。

刘琰冷汗立刻就下来了:“袁尚娶我?爹呀,这不是我要死,是您要死呀!”

赵温微笑摇头:“见到你袁绍必然反悔,所以为父不会有事。”

刘琰是海内名士,袁绍舍不得推儿子进火坑,誓约立下就不能轻易更改,知道被赵温算计,愤怒之余还得考虑后果。

刘琰是侯爵,是衣带诏的参与者,赵家反曹还搭上个优秀的儿子,对于这类有巨大贡献的革命家庭,袁绍要毁约总得有个说法。

一定会晋封乡侯加侍中衔,应该会拿出九卿作为补偿,不是大鸿胪就是少府卿,以刘琰的人脉,只要活的够长做到三公还真有可能。

赵温和袁绍都会沦为笑柄,这种情况下,曹操倒是不会宰了赵温,事情不会这么了解,等袁绍胜利进入许昌,赵温的司徒也就做到头了。

这是牺牲一切给厚辈铺路,刘琰正感动呢,赵温这边还没完:“你最大的短处就是亲王继承权,要尽快认个嫡子,只要梁王认可便再无危机。”

袁绍要报复也不是没办法,趁刘琰还没有认继子,悄悄弄死梁王,刘琰只能放弃官身,去梁国做亲王一辈子呆在封国,这样就彻底撵出了权利中枢。

赵温人身安全没有威胁,自己又能离开是非之地,这是好事,能继续活着谁都不愿意死,不过想跑也没那么容易。

府邸外有密探监视,城门都加强了盘查,现在的问题在于无法出城,不能出城再好的谋划也是水中月,镜中花。

爷俩枯坐了一阵,门外脚步声由远及近,梦姐送过来一封密信,拆开里面第一行就是,你个榆木脑袋一定不理解,赶紧拿着信给你爹看。

刘琰这个气,也没心思看内容了,直接递给赵温,感叹女人真是难以揣测的生物,说好分手又来联系。

赵温仔细看完后,拿到火边烧成灰烬:“你归家没几天,弘农夫人便主动联络为父。”

“主意是她出的吧。”

“我俩商讨的结果。”

“商量过我怎么出城吗?”

赵温点点头,说出了计划:“去找郭嘉报仇。”

此前一直在谋划,现在唐姬说时候差不多,让准备家伙物什去曹操府邸点火,趁乱偷偷逃出许昌,路线接应都安排好了,出城直接跑去河北。

“啊?你俩到底啥意思?”刘琰到现在还云里雾里,找郭嘉报仇干嘛烧曹操府邸。

“咱们公卿吃了大亏,需要一个人站出来给大家出口恶气。”

“我拿命替他们出气呗?”

“不识岱岳非眼界不够,诚困谷底也。”

“爹呀,别这么讲话成吗?我快急死了。”

“所谓登高望远,出了许昌一切自然开朗。”

刘琰哦了声,不解释算了,估计在唐姬和赵温眼里自己真是个榆木脑袋,还是去睡一觉缓缓神再说吧。

刚爬上楼梯,立刻转身跑下来:“干嘛要去去河北,去了也会死啊!”

刘琰真急了,过去自诩蕙质兰心,什么事瞧一眼大致就知道对方耍什么心眼儿,自打一件事一件事席卷过来,感觉脑子被挖掉一块,越来越像个白痴一样。

就算跑也该去找刘备,当初可是从邺城跑到许昌来的,且不说袁绍,这要回去刘褒第一个要弄死自己。

“勿躁,勿躁。”赵温不是不想解释,是头绪太多无从解释。

女儿多半被郭嘉下过痴呆药,前阵子还像个正常人,当下就剩三个词可以形容,脑子傻,皮肤白,模样甜。

琢磨半天还是捡重要的说:“你是陛下亲封孝阳侯,宗正录籍梁王认可,许昌第一个反抗曹操投奔袁绍,抬举还来不及怎么会杀你?”

“至于过去刺客不必顾虑,刘褒比以往更想你活着,我儿想想是不是如此?”

孝阳侯如假包换,和豪门士族之间千丝万缕,身为内朝公卿烧了曹操府邸投奔袁绍,榜样作用不言而喻。

刘琰不是普通公卿,可以说是另一种类型的名士,在许昌所作所为名扬海内,换句话讲,别管好赖哥是顶流拥趸百万,只要投奔过去,什么女官佞臣通通无关紧要。

袁绍胜利后可必然入朝主政,夫人是寒酸农户出身太难听太丢面子,刘褒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身份上的认可。

与在河北时不同,刘琰是经过梁王亲自认可的弟妹,具备梁王继承权的继子,这时候刘琰的证言比假遗嘱有力太多。

最后也是最关键一点,袁家兄弟争斗世人共知,刘褒和袁谭关系很差,最宠爱袁尚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如果刘褒身份抬高,对于袁尚将是非常大的助力,赵温判定无论袁绍胜败,刘褒都会不惜一切代价拉拢刘琰。

“衣带诏,对,抢在董承动手前就走。”话讲透就没了顾虑,刘琰想到董承气急败坏的样子就想笑。

赵温也笑着点头:“安心,他们不会动手,也没机会动手。”

“爹?”

“怎么?”

“您到底是哪头儿的?”

“你爹我一直是陛下一边,咱家满门忠烈。”

公布衣带诏之后,原本最大的得利者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刘备。名望会骤然升高,他日回到朝廷足以与袁绍抗衡。

由于刘琰意外乱入,现在又多了一个人,可以相见,刘备在外朝,刘琰在内朝,这对于皇权是件天大的好事。

赵温是不是保皇派且不说,保皇派内部可未必将赵温当做自己人,对于破落户,只要有价值就会不断榨取,而破落户只能任由榨取,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体现价值。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既可以自身名利双收,又可以让自家老爹继续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刘琰双眼微微眯起,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我不急着去袁绍那里,等到胜利之后再出现,没有女儿赵熙,没有誓约文书,只有功臣刘琰。”

赵温脸色变了几变,他终于等到了这句话:“去准备吧,无所顾忌只管前行。”

寻觅书屋推荐阅读:器焰嚣张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足球小将,今川不息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逍遥太子爷特种荣耀:最强天赋系统日月战旗讲各朝历史,开国皇帝们破防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亮剑之保家卫国我就一昏君,能有什么坏心思?上兵血途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大唐,小兕子一家全靠我养着!!寒门望族的崛起之路华夏网游【强到只剩开挂】四海兄弟,幸得闻松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一缕幽香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安家立业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时空战纪二赖子的古代直播之路酒海钩沉大明坚持住,等我再抢两个岛!大唐之我的眼前有道门穿越后,我开创了文明大乾暴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抗战之超级小兵红楼梦之庶子贾环虚构三国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都城一品神探虞応王:怨种王爷打工命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寻觅书屋搜藏榜:调教大宋我家世显赫,躺平不过分吧!汉末新三国逍遥初唐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澜沧行红楼襄王凤逆天下北月篇高贵汉末毒士特种兵之特别有种五代十国之铁马骝捡个王爷去种田朕要把江山折腾黄了大明:带重八刷副本,大明成仙国英雄问鼎梦回大长安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红楼锦绣重生为奴,调教小邪妃灭元1399大明英雄之征战四海红楼梦之庶子贾环满门忠烈,不如我咸鱼败家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初唐夜行我有一颗仙人球超神狂兵星辰恋三千愁三国之霸王孙策魏虎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殿下有疾谋晋残卷大唐静等李二杀兄逍遥秀才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假太监:开局撞破皇帝女儿身宋朝玩主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大国无疆唐朝地主爷野蛮娇妻:残王的特工宠妃浮世烟云续命大明朝浪公昆哥的新书,袖珍国先婚厚爱回到大唐当雄臣影视:开局奖励二十万重骑兵
寻觅书屋最新小说: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戏说嬴政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穿越梁山成霸业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宋终:一拳镇关西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秦始皇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我的女皇老婆我这等人,也能称帝古今名人记一统大宋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清末:拥有具现系统争霸全世界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