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赢子楚随意的摆了摆手,对寺人吩咐道:“就先让他去内殿等着寡人,待朝会结束之后,寡人自会前去寻他。”
得到命令后的寺人赶忙应诺一声,然后正欲转身朝着殿外走去。
然而,正当众人都以为这件事情就这样暂时告一段落的时候,秦臻却站了出来。
只见他拱手向赢子楚行礼后说道:“大王,请恕臣斗胆直言。公子政此番求见想必是真有极为重要的事务要与大王商谈。”
“嗯?那到底是什么样的要事,竟然非得要在这大朝会之上讲不可?”
就在赢子楚刚刚把那句话说完之后,秦臻正要张嘴回应,结果始终跪坐在那高高台座之上的华阳太后竟然抢先一步开了口:
“大王,政儿这孩子向来聪慧,而且他性子沉着稳重,绝不会轻易做出鲁莽之事。如今他选择在这大朝会上前来觐见,想必正如秦大夫所言,定然是有极为重要的事情需要与我们商议。如果不是关乎重大事宜,以政儿的品性,断不会如此贸然前来觐见的。”
听到华阳太后这番话,赢子楚也沉默了。
毕竟,对于自己儿子嬴政的性格特点,作为父亲的他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少顷,只见赢子楚将目光转向站在身旁的那位寺人,吩咐道:“去,传政儿进来。”
“喏。”
那名寺人连忙弯下身子应道,紧接着便转过身去,面向大殿之外,提高了嗓音朗声喊道:“宣~~~公子政,觐见~~~”
没过多久,只见嬴政身着一袭黑色劲装,缓缓走进了大殿之中。
进入殿内后,嬴政双膝跪地,深深躬下身去,朗声道:“嬴政拜见父王,拜见祖母太后。”
“起来吧,政儿。你且说说,如此匆忙赶来咸阳宫,究竟是何事这般紧急?”赢子楚在一边说道。
与此同时,高台上的华阳太后亦开口问道:“政儿,哀家都不禁对你所说之事感到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如此迫不及待的前来面呈?”
听到父王和祖母太后的询问,嬴政直起身子,但仍保持着躬身之态,然后回答道:“父王、祖母太后,政儿以为,当前这场雪灾所带来的损害已然难以逆转。然而,我们未尝不可巧妙借助这些积雪,开展一些其他有益之举。”
说到此处,嬴政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两人的反应。
“如何?”赢子楚问道。
嬴政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清了清嗓子,接着继续说道:“父王,这关中地区,尚有大片荒地闲置着,无人去耕种它们。儿臣倒是想到一个法子,不妨挖掘一些深坑,把那些积雪储存进去。紧接着,再想办法把附近的水流引过来与这些坑相连通。
待到春暖花开之际,之前储存起来的冰雪自然也就融化成水。如此一来,这些原本用来存雪的深坑岂不是成为人工湖泊。并且连接水源后,有源源不断的水注入其中,这湖水必将生生不息、永不干涸。
接下来,只需借助水利工程之巧思,巧妙引导这些湖水流入那些荒芜的田地之中,使其得到充足的滋润和灌溉。这样一来,关中这片土地便能再度开垦出不计其数肥沃丰饶的良田。”
“彩!”
嬴政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吕不韦便情不自禁夸赞道。
他一边赞叹着,一边迅速将目光转向了赢子楚,进言道:“大王,依臣之见,公子政所提出的这个计策可谓高瞻远瞩。若能付诸实践,必当成效斐然。因此,臣恳请大王斟酌考虑,批准施行此计。”
“大王,臣与丞相大人想法一致,都觉得此计甚妙,应当速速施行方可。”秦臻站在一侧,躬身向着赢子楚抱拳道。
说罢,秦臻抬起头来,目光坚定的望向赢子楚。
赢子楚的目光缓缓从吕不韦身上移开,落在了秦臻身上,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也开始思考了起来。
关中之地幅员辽阔,但仍有大片荒地尚未开垦利用。
关于这一点,他曾听秦臻提起过。
那时,秦臻提出应当颁布一道招贤令,面向七国寻找精通水利之术的能人志士,前来秦国主持修建一座大型水渠。
这个提议固然不错,如果能够成功建成水渠,无疑将极大促进秦国农业的发展,为国家带来丰厚的收益。
然而,当赢子楚了解到实施此项工程所需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时,心中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据估算,整个工程可能需要动员数十万民众参与劳作,耗费无数的物资和钱财。
如此庞大的资源消耗,必然会对他正在筹备中的伐赵计划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毕竟,战争所需的兵力调配、粮草辎重等都需要充足的准备,若是因为修建水渠而分散了精力和资源,恐怕会让伐赵之战陷入被动局面。
因此,尽管明知修渠之举利国利民,赢子楚当时并未当场应下此事。
可是此刻,嬴政所提出的方案却让赢子楚看到了新的希望。
按照嬴政所言,其策略完全可以大幅降低工程成本,而且还不会干扰到伐赵的进程,最主要的是,嬴政所提之策,完全是巧妙利用起这些积雪,有变废为宝之举。
想到这里,赢子楚也有些心动了。
“善!寡人亦觉此计甚妙,当速速拟下一纸诏命,宣蜀郡太守李冰来咸阳觐见。”
话音未落,朝堂之上便有一位臣子站了出来,躬身施礼后说道:“大王,蜀郡太守李冰如今已然年逾古稀,身体状况怕是难以承受此番长途跋涉前来咸阳,想必……”
然而,未待这位臣子把话说完,赢子楚便大手一挥,朗声道:“无妨,那李冰虽年事已高,但他膝下不是尚有一子名曰李二郎么?此人一生追随其父左右,耳濡目染之下,对于治水之术想必也是深谙其道。此项浩大工程交予他手,寡人相信定能顺利完工。”
闻听此言,一旁的吕不韦连忙点头应和道:“大王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