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是这样,就根本不应该让婉莹嫁出去,现在可倒是好,成为了一个坑了,还是一个火坑。
两人是不欢而散,鱼寒衣知道之后,打算去说教一下婉莹,不能没有脑子的。
“你说她,有什么用啊!她根本就不会听得,她现在一心一意,指望着自己的夫君,能够金榜题名而已,我就不明白了,竟想着做官,这些个书呆子,做了官之后是很危险的,不通人情世故,得罪人了都不知道,也容易被人陷害。”
韩辰无可奈何。
他也知道,这做官,是封建王朝,根深蒂固的执念,有的人考了一辈子,从青丝到白发,都不肯放弃的,最后落了一个一事无成的下场。
其实,这科举本身就是一种执念的。
“他那个夫君,就算能够中,十有八九,也会外派到地方上去做官的,到时候还得背井离乡,你们姐妹俩,这辈子可能难以再见,我想,他还是不要做官的好。”
韩辰说道。
“兴许他自己能够考中。”
鱼寒衣说道,对于自己这个妹夫,她那是无感的。
“难啊!想要考中,可是十分不容易的,哪里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啊!”
韩辰苦笑了一声,这真的很不容易,古代的科举,可不是那种填空,而是给你一个题目,让你写文章,根本就不是熟读四书五经就行了的。
这一点,韩辰相当清楚。
要不是需要填补空缺,其实录取的比例,那也是相当低的。
婉莹的夫君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中,证明其水平,那是比较低的,恐怕还欠缺火候。
这做点买卖,好好过日子就行了,想那么多做什么啊!哪里能够好事都让他给占了。
过了几天,内阁已经组建成功了,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协助朱棣来处理政务方面的事情。
皇帝一个人的处理的话,也是太累了。
内阁组建,有必要性,这其实就是取代丞相的作用,但又不能像丞相那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可不成,容易威胁到皇权。
能够想出内阁这玩意,其实已经是超越这个时代了。
在韩辰看来,内阁就应该取代皇权的。
不过这个内阁,不能长久担任,当久了就油腻了。
朱棣也有这种考虑了,他专门来派李恩同来找韩辰,宣韩辰进宫。
李恩同其实是一个宦官,他可以随意进出宫门,大臣们可就不行了,必须要宣旨才能入内。
韩辰也不知道什么事,不过皇帝宣他,他是得去得。
这一次,是在御花园之内见的。
紫禁城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可以使用了。
剩下的工程,预计几年之内可以完成。
“先生怎么看,这组建内阁的事情啊!”
朱棣询问,他直接开门见山,这件事情,也不是他一时兴起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
“组建内阁,有必要性,这是一件好事。”
韩辰听朱棣这么一说,就知道,朱棣那是不放心的啊!
“这内阁组建之后,朕担心,子孙后代,压不住啊!”
朱棣说道,他在的时候,是没有问题,可是以后的皇帝,就说不定了,内阁主持了政权,搞不好,以后皇帝成为了一个空架子。
内阁虽说不是一人担任,而是多人,看上去,似乎可以起到一个相互制衡的效果,然而实际上,可就不是这样的了,难免他们会同气连枝,结党营私。
“可以采取年限制,不能一直当下去的,五年一换,我看比较妥当,当得好的,可以再当五年,这当不好的,那就撤下去,必须严格执行这个年限制。”
“到期了之后,可以担任别的职位,或者直接告老还乡。”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古代官吏啊!那是有一个毛病的,那就是没有问题,可以一直当到不能当为止。
“这个年限制,倒是不错,可是,以后不遵守怎么办?这又不是不能改变的。”
朱棣说道。
韩辰想了想,也是,这是可以随时取消的。
“我想,只要这件事情深入人心,就很难取缔,内阁必须遵守年限制。”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他当然知道,自己说这话,也是会得罪内阁的,但是,对方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这个内阁,虽说看上去高高在上的,但是,并不具备威力,不像是锦衣卫那样。
“那就照先生所说的来办,采取年限制。”
朱棣点了点头,觉得这事完全可以。随后,朱棣就关心起了韩辰的生活来了,询问一下钱够不够用。
韩辰表示够用了,他对于钱,倒是没有多大的执念,够花就行了。
而且,他身为太傅的话,如果拥有的钱过多了,被有心之人给盯上了,那还有好,指不定那是参他一本的。说他中饱私囊。
这没有实权的高官,其实就像是一只金丝雀一样,没有威胁,皇帝也不会防着的。
出宫了之后呢,韩辰还去贡院看了看。
这贡院,修建比较大气,有禁卫军专门看管,非常严厉。
上次,有考生作弊,那是被发现了之后,当场拿下,随后人头落地。
关于科举,一般还真没有人敢打主意的,影视剧中,关于科举,其实根本就是瞎编。
任何的皇帝,都不允许科举上面有私心的,这等于那是逆鳞的,风险可谓是太大了,而且收益也不划算啊!有的钱,那是根本就不能拿的,拿了那是会要命的啊!
贡院内戒严,一般人根本就不允许考进的。
韩辰转悠了一圈,就和牛三在闹市上去吃饭去了。
明朝的食物,已经算是丰富多样了。
结合这两年,经济发展还可以,大街上,以往随处可见的丐帮成员,那是大为减少了。
京城,那是属于权贵的集中地,这消费水准,还是相当高的,开酒楼,开青楼的生意那是非常的好的。
在这里做买卖,倒是不错。
来往的商旅也不少,甚至还有周边那些外邦的。
大量的举人进京,他们也要吃穿住行,还会提升经济呢。
就是地方上发展太不均衡了。
目前是在大规模修路,铺上水泥,就不怕下雨天了。
首先,还是应该发展海边才行的,有着贸易方面的优势的,这非常不错,其次,就是沿海区域,经济发展了之后呢,可以反哺内陆,起到一个带动的效果。
吃了饭,韩辰就回府邸去了,他实际上就是一个闲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