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再次唤来店小二,仔细吩咐道:“给我打包一只烧鸡,再取一坛上好黄酒。”待小二手脚麻利地备好后,陈明付过银钱,便与姜楠一同离开了酒楼。
走在返回渡口的路上,陈明明显地察觉到了身后的异状。
“莫非是自己方才在岳阳楼闹出的动静太大,以至于引起到了有心人的注意?”想到此处,陈明不禁皱起眉头,“这永王的手未免也伸得太长、太久了些……”
随着越走越远,陈明渐渐意识到事情或许并非如他所料想的那样。
因为从身后跟踪者们的举动来看,他们的目标似乎并不是自己,而更像是身旁的姜楠!
这个发现令陈明心头稍稍放松,只是不着痕迹地加快了步伐。
姜楠虽然对陈明此举感到有些疑惑不解,但她还是乖巧地紧跟其后,没有多问一句。
就这样,两人一路疾行,眼看就要抵达渡口重新登上船只的时候,一直尾随在后的那些人终于按捺不住,上前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见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姜楠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她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身体微微颤抖着。
而陈明则依旧镇定自若,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将手中拎着的酒和肉轻轻递给一旁等候多时的渔父,随后缓缓转过身来,稳稳地站在了姜楠身前,将她护在身后。
陈明双手缓缓交叉于胸前,轻轻扭动着手指和手腕,做了一番简单的热身。
还没等对面那几个人来得及开口,他身形一闪,如疾风般迅速出击,放长击远,通背拳精准地朝着那几人的要害部位攻去。
每一拳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气势如虹,令人难以抵挡。
不过须臾之间,那几个人便纷纷中招倒地,难以起身。
一旁的姜楠原本看到陈明这个“读书人”腰间挂着一把宝剑,还以为那仅仅只是个装饰品罢了。
然而此刻目睹了陈明如此厉害的身手之后,不禁大为震惊,连忙高声喊道:“高公子,手下留情!”
听到呼喊声,陈明微微扭过头来,目光中带着一丝疑惑,凝视着姜楠。
姜楠赶紧解释道:“这几位乃是我家中的仆人!”
陈明闻言,心中暗自思忖道:“原来是离家出走。”想到此处,他对于眼前的局面多少有了一些了解。
此时,姜楠低头看了一眼倒在地上的那几名家奴,眼神中透露出些许冰冷之色,随后冷冷地开口说道:“你们回去告诉我爹,国都我自己会前往的,用不着他费心派人前来护送了。”
话音刚落,她的神情变得有些哀伤起来,仿佛想起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紧接着,姜楠转过身来,对着陈明轻声说道:“高公子,咱们走吧。”说罢,她率先迈步向前往小船上走去,陈明则好奇地看了地上的几人一眼,然后整了整衣衫,又恢复到以往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这才迈步跟上。
小船重新起航,江风拂面,水波荡漾。
陈明站在船头,目光远眺,心中却思绪万千。
姜楠的身份显然不简单,她口中的“国都”更是让他心生疑虑。
然而,他并未多问,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任由江风吹拂。
姜楠坐在他身后,同样目光凝视着远方。她的神情依旧带着一丝哀伤,仿佛心中藏着无法言说的秘密。
片刻后,她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高公子,今日之事,多谢你出手相助。”
陈明微微一笑,淡然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眼前之人并未趁机追问刚才所发生的事情,以免令她感到尴尬和为难。
如此体贴入微之举,使得姜楠心中对他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同时对其的欣赏之意也又增添一分。
就在这时,正在船尾奋力划桨的渔父,先是仰头豪爽地饮下一大口黄酒,接着便朝着前方的陈明喊道:“公子啊,接下来咱们就得调转船头,改走湘江这条水路喽!”
听到这话,陈明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好!”
一旁的姜楠听闻此言,不禁好奇地问道:“湘江?老丈,不知您二位此番究竟是要前往何处呀?”
渔父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深意,缓缓回答道:“我家公子与姑娘您的目的地相同,都是要去往你们南国的都城——锦城呐。只不过老头子我只能陪伴着走上这么一段水路而已,等到时候上岸之后,可就要劳烦姑娘多多费心照料一下我家公子咯。”
姜楠赶忙摆手说道:“高公子他文武双全,哪还轮得到我来照顾呀,只要他别嫌我是个累赘就好。”话刚落音,她便将目光轻轻一转,投注到了陈明的身上。
陈明并未理会二人的对话,而是望着这湘水,又唱起歌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褋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渔父闻言,微微点头应诺,手中的桨轻轻挥动,小船便缓缓朝着江心驶去。
正是屈原的《湘夫人》,歌声婉转动听,余韵悠长。
从陶醉中回转过来,姜楠道:“公子还读《楚辞》?”
陈明微微一笑,谦虚地回应道:“高某所学繁杂,但都不精通。”
然后,他又对正在划船的渔父说道:“老丈,把船往中间划去一些,我要采一朵‘杜若’,送给姑娘。”
渔父闻言,笑着点头应允,手中的桨轻轻挥动,小船便缓缓朝着江心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