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仔细想了想之后,觉得自己也挺讲的挺多余的。
单单从意愿和想法来说,没有哪个当官的会愿意把自己治理的地方搞差。
在苏北的现在立场,无论谁继任布政使,都会希望苏北的经济越发越发展越好,盐城新港越来越强。
但一说到具体的为政措施,做事方法肯定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所以自己想嘱托朱学海一有具体措施肯定也是多余的。
张伟想通了之后到放下这个心结。
朱学海之后,张伟依次叫过来黄宗望,崔胜和黄东山,
对于前两人,张伟在恭喜他们升官的同时,只是进行了例行的交代和嘱咐。
这其中,刚从苏北左参议晋升为右参政崔胜流露出有点想投靠张伟的意思。
崔胜原本在朝中最大的靠山就是原来的苏北布政使,现任的兵部左侍郎左定宇。
左定宇的官场前景明显已经不如张伟了。
崔胜和张伟又相处了这么久,非常了解张伟的为人。
最重要的是,左定宇和张伟关系也还不错,如果他倒向张伟,即使左定宇知道了,也算不上严重地背叛。
张伟对于崔胜流露出来的那一丝投靠的意思没有点明,只是暧昧的表示可以接受。
反正先把一个这样引子放在这里,万一哪天可以用得到的话,就可以被提起来。
如果以后一直用不到,那双方也没有什么损失。
所以双方愉快的完成了这次并不真实存在的交易。
张伟最后见的是右参议升为左参议的黄东山,自己在苏北政坛的绝对心腹之一。
黄东山来到张伟的办公室里,首先开口道恭喜大人,晋升为礼部侍郎,太子府詹事。
张伟到谈不上什么大喜,现在北京是个是非之地,谁知道去了到底是福是祸呢?
黄东山:\"以大人和太子的关系,这太子府詹事是少说的,也相当于一个阁老了吧,怎么说也是大喜事呀!\"
张伟:\"你们都还不知道吧?陛下已经下旨,下个月开始他就会让太子监国,自己退居幕后养病。”
黄东山闻言双眼发光说:\"这样的话,大人的太子詹事就可太有操作的空间了。
如果能让太子对大人言听计从,大人这太子詹事的位置不就和内阁首辅一样了吗?”
张伟:\"你想的太简单了,为政者最忌政出多门。
本官即使到了北京,担任了太子府詹事,还是要尊重内阁权威的。
况且你以为太子是什么人?他好歹是当了好几年太子的成年人,不想着忽悠太子。\"
张伟看着已经恢复平静的黄东山,继续说道:“本官告诉你,太子要监国的意思,你应该明白吧?”
黄东山:\"下官明白了,大人的意思,是让我们暂且忍耐,等大人在北京站稳脚跟,就会想办法重用下官等人,并且这个时间不会太久。\"
张伟:“谁到了那个位置都喜欢运用自己信得过的人,你是我张伟最信得过的同僚之一。
你现在年纪虽然比较大了,但应该还有上升的空间。
所以本官希望等本官去了北京之后,你不要冒进,也不要自甘堕落,是要像以前一样静待时机。”
黄东山马上表决心道:“大人放心,下官一定把自己保护好,争取再为大人效力几年。\"
黄东山之后,张伟把何再道叫了进来。
张伟对何再道说:“老何,朱学海朱大人上台之后肯定会任用自己的私人担任司务司司长。
你也看到了,本官现在一下子还没有能力把你带到北京去。
这样你先去布政司下属的河道司担任司长如何?”
河道司不过是布政司衙门下属一个比较偏远的小衙门。
虽然他的司长的级别,和司务司司长的级别都是一样的正五品。
两者之间的职务含权量完全不能相比。
但事已至此,何再道知道自己也没有别的选择。
他对张伟回复道:\"大人,下官一切听您的安排。
但是以下官还是想能为大人您继续服务,希望您到北京后不要忘记下官。”
等张伟跟布政司所有重要官员一一交代一遍之后。
接着张伟和朱学海正式做起了职位交接。
朱学海到任苏北快两年了,也属于本地官僚了。
他对苏北布政司衙门的一切都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两人的交接还算非常顺利。
交接完成之后,张伟向朱旭海转交了布政使的大印。
交接完成后,张伟在苏北布政使衙门内又步行了一圈,
自己在这里工作了四五年,临走之前还是有点不舍。
而布政司衙门的众人,面对闲步的张伟,都显得异常热情。
官员甲:“恭喜张大人升任太子府詹事,下官祝大人前程似锦,步步高升。”
官员乙:\"大人,您真是我们苏北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布政使,苏北百姓都舍不得你离开。”
官员丙:\"下官是内务司的检书李四,上次您还夸过我的文章写的好。
您去了北京,如果有写文章的需要,可以吩咐下官,下官时刻准备为大人效力。\"
面对这些不太熟悉的官员的招呼,张伟只得含笑一一点头示意。
随后,张伟带着随从回到了自己的府上。
早已得到消息的邹若芙迎了出来,
邹若芙:\"老爷都准备好了吗?我们什么时候出发去北京?”
张伟:“都准备好了,这样吧,我们选一个吉祥的日子,就三月初六出发去北京。
大顺二十七年三月初六,礼部左侍郎,太子府詹事张伟正式从南京出发,坐官船去北京上任。
张伟一家人浩浩荡荡,加上所有奴仆随从总共有两百多人。
两百多人加上所带的财物,用了两艘官船。
给张伟家搬货的南京港口的某个搬运工说:“大家都说这张大人是苏北的好官,能官。俺看这架势也不像是什么清官。”
边上的另外一个搬运工说:\"你想什么了?
这年头哪有什么清官?
你看这张大人带了那么多家人,那么多财货,能是清官吗?
不过这张大人在咱们苏北确实也做了不少大事,怎么着也算得上一名好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