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平乐先生悠扬的歌声在青花楼中响起,有人感觉这首歌的感觉好像,在炮火连天的年代,只想跟你共沉沦。”
众人沉浸在这歌声之中,一时间青花楼里安静得只剩下清平乐先生的歌声。
这时,角落里一位身着锦袍的公子缓缓站起,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台上的清平乐先生。
这位公子乃是城中有名的富家少爷王瑾,平日里最喜音律。
王瑾踱步走向台前,轻声说道:“先生此曲仿若带着无尽的深情与哀怨,可是有着一段难忘的往事?”
清平乐先生微微抬眸,看了一眼王瑾,却并未言语,只是手中弹奏不停。
王瑾也不恼,继续说道:“若先生愿意,我愿以千金换先生一曲背后的故事。”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清平乐先生的手指顿了一下,随后轻轻叹了口气道:“公子莫要执着,这不过是战乱下无数人的心声罢了。”
说完便停止了弹奏,转身向后台走去,只留下一脸惊愕的王瑾站在原地,而众人还在回味着刚刚的一幕。
……
…………
………………
清平乐轻声道:“时针把拥抱磨成海峡,未寄出的信,在眼底长出锈斑。”
王瑾望着清平乐离去的背影,心中越发好奇。
他决定一定要弄清楚平乐兄身上的秘密。于是,他每日都来到青花楼,只为再见清平乐一面。
几日后,清平乐再次登台献唱。王瑾早早就在台下等候。待清平乐一曲终了,王瑾快步走上前去。
“先生,那日之事,在下思来想去仍难以释怀。即便真如先生所言,那也是一段值得诉说的经历。”王瑾诚恳地说。
清平乐看着眼前执着的公子,沉默良久。“公子如此坚持,那我便告知一二。我本出身于书香门第,家逢战乱离散,与好友失去联系,唯有这一身技艺相伴。那曲中的哀怨不过是对往昔岁月的缅怀。”
王瑾听后心生怜惜,“先生遭遇令人痛心。此后,若先生不弃,王某愿护先生周全。”
清平乐微微动容,“多谢公子好意,但清平乐早已习惯独自行走于世,公子的情谊只能心领了。”
说罢,清平乐又一次转身离开,只留王瑾望着那孤独的背影暗暗叹息。
自那之后,王瑾虽不再强求清平乐接受自己的庇护,但依然常常前往青花楼听清平乐唱歌。
一日,城中突发大火,火势迅速蔓延至青花楼。
众人惊慌失措,四处奔逃。清平乐被困在后台,浓烟滚滚中,绝望笼罩着他。此时,王瑾不顾危险冲进楼内寻找清平乐。
终于,在一处角落发现了昏迷的清平乐,抱起他就往外冲。
待清平乐醒来,看到守在床边满脸焦急的王瑾,心中泛起一丝涟漪。“公子为何要冒死救我?”
清平乐问道。王瑾认真地说:“先生于我而言,如同这世间最美妙的音律,怎能眼睁睁看着先生消逝。”
清平乐眼中闪过感动,“公子之恩,清平乐无以为报。”“先生无需报答,只要先生安好便是。”
经过此事,清平乐对王瑾的态度渐渐转变,不再像之前那般疏离。
而后,清平乐与那王瑾时常结伴而行,一同悠然地漫步于京城的大街小巷之中。
他们或闲庭信步于繁华热闹的集市,感受着人来人往的喧嚣;或穿梭于幽静深邃的胡同,品味着岁月沉淀下来的古朴韵味。
每一次的相遇,都仿佛是命运刻意安排的邂逅。他们并肩走在路上,时而轻声交谈,时而驻足观赏街边的风景。
话题从诗词歌赋到音律曲调,无所不包。
清平乐引经据典、妙语连珠,而王瑾则以其独特的见解和细腻的感悟回应着他,两人你来我往,相谈甚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愫在他们心间悄然蔓延开来。
这种感觉就像是春日里悄悄绽放的花朵,起初只是微微露出一点花苞,但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渐渐盛开成一朵娇艳欲滴的鲜花。
然而,清平乐却始终未曾察觉到这份异样情感背后隐藏的真相——原来,这位与自己志趣相投、谈吐不凡的挚友竟是女儿之身!
只因对江湖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热爱,王瑾才选择女扮男装行走于世。
她用男子的身份掩饰住自己的柔美与娇羞,展现出的却是不输男儿的豪爽与洒脱。
……
…………
………………
第二十卷昭昭如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