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贵看到所有人都盯着他看,脸上或多或少都有好奇之色。
他稍微沉吟了下,便回答道:“先皇一直好奇我为什么那么会赚钱,觉得我不是凡人……”
听到这话,隆庆帝等人,虽然有点意外,却又觉得合情合理,并且他们和嘉靖皇帝一样的感觉,对李文贵赚钱的能力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此时,见他说出这个话题,顿时,几乎可以说,所有人都非常好奇,盯着李文贵,就听他怎么说。
隆庆帝在,其他人不好说话,因此,隆庆帝代表其他人,问出了他们的心声道:“那你是怎么回答的?”
李文贵早就准备好了答案,便马上回答道:“我告诉先皇,他想错了,我只是对格物学有心得,我能赚钱,是因为对格物学中的一些学问有所了解,从而知道了怎么赚钱而已!”
一听这话,隆庆帝等人不由得都是有点失望。
对他们来说,他们更愿意听到的答案,绝对不是这个。
李文贵的这个答案,其实他之前已经说过了的。
此时,李文贵看他们的表情,便接着说道:“我知道,先皇其实是想长生,至少是想从我这里得到长生的答案……”
听到这话,在座的所有人都不意外。因为嘉靖皇帝修道,那不就是为了成仙,为了长生,这应该是全国上下,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不过到头来,一样不得长生,还是病死了!
其中隆庆帝心中更是庆幸,要是他父皇真得长生了,他想想一辈子活在他父皇的阴影之下,感觉就很恐怖。
正当他们各想各的时候,就听李文贵继续对他们说道:“我告诉先皇,根据我的理解,长生还是可能的……”
他这话一说出口,本来因为李文贵说得话都是意料中的事情,不少人已经看向别处的,几乎是同一时间,他们的目光顿时又一下集中到了李文贵身上。
长生是可能的?
这怎么可能?
要是这话是别人说的,他们一万个不信。但是这话是最匪夷所思的李文贵所说,那他们就是一千个不信!
此时,所有人心中,就想听听,李文贵为什么这么说?
特别是隆庆帝,他已经当了皇帝,一听长生是可能的,最是欣喜了,赶紧看向李文贵,催他说道:“文贵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可别糊弄你姐夫!”
他全然忘记了,李文贵的话,其实是回答嘉靖皇帝的。甚至都喊了文贵,又自称姐夫,拉近关系的意图非常明显。
李文贵听了,马上回答道:“我都是实话实说而已!姐夫请想想看,格物学是什么?格物以知之。弄明白了万事万物的内在关系,原因,然而为我们所用。”
“比如玻璃,就是知道熔点会改变物体,蜂窝煤是因为需要空气中的某种特别的气体。甚至包括钱庄的运营,为什么南京钱庄不行而京师钱庄却能开得好好的,都是因为格物出了其中的规律。”
“另外,不瞒姐夫说,那个显微镜,能看到我们男人的精虫,进而已经格物出了生孩子的秘密,为什么需要男人和女人,为什么需要结合,为什么有的能生,有的不能生等等,甚至以后,生男生女,都能知道了。”
“既然如此,人为什么会长大,为什么又会衰老,是不是有一天也能格物出来?如果知道了人为什么会老,那我们针对性得做出不让老的措施,那是不是就会长生呢?”
听完了他的这番话,在座的所有人,都是震惊了。
李文贵从格物学中学到的赚钱本事,那是毋庸置疑的,从他口中说出这些,是绝对有说服力的。
按照他所说展开想象,可不就是嘛!
既然为什么要男女结合才能生孩子,不是因为阴阳之道,而是男人会生出精虫,钻到女人生的卵子里面,那人要是会衰老的原因找到了,岂不是也能针对之,换句话说,长生,真得就是有可能了?
得到这个结论,让他们仿佛看到了长生的秘密。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就算是再过五六百年,这个秘密还是没法破解。
不过大殿内的这些人,却表现得他们就能长生一般,非常喜出望外,一个个激动地,就像孩子一样了。
在座的这些人,可以说是隆庆朝最有权势的一群人。对他们来说,要是能长生,那绝对是非常向往的事情了。
李文贵看到他们如此欣喜,那是一点都不意外,又开口对他们说道:“当时我跟先皇说了这个想法之后,先皇非常不甘心,觉得太轻视格物学了。因此,他才会在临终之时喊了格物学。”
他从隆庆帝问出问题时,就想到了,正好趁这个机会,让这个时代的皇帝和朝堂高官都重视格物学,只有这样,才能让格物学更好地在东方扎根,从而茁壮生长.
要不然,光靠他自己推动格物学,哪怕他设立格物学奖励会社,这推进的效果还是有限的。
隆庆帝的脸上,全是笑容,畅想了一会自己要是能长生的话,那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美梦之后,他回过神来,大步走到了李文贵的面前,伸手拍着李文贵的肩膀,亲切地说道:“文贵啊,姐夫就知道,你在格物学方面的能力是最强的。接下来你好好格物,看能不能尽快格物出长生之法?”
其他人听了,都在点头。至少在他们看来,李文贵的格物能力,无人能及。
要不然,从古到今,谁能从格物学中发现赚大钱的秘密?
如果说,有人能格物出长生的秘密,那就只有李文贵了。
李文贵听了,心中不由得冷笑。他说这些话,可不是给自己找事做得。
再退一步说了,就算自己也想长生,发现长生的秘密,但是,自己也没那个本事啊!
因此,他看着一脸期待看着他的隆庆帝,当即摇头说道:“姐夫,格物学我也探究了不少,越是探究,就越觉得里面的学问很多。所谓寸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