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订单突变,巨大考验
在成功完成那五千万件手工艺品的国外订单后,工作室的名声在国际上越发响亮了,大家都还沉浸在喜悦与成就感之中,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无限憧憬。然而,两个月后的一个消息,再次让整个工作室陷入了紧张与震惊之中。
这天,杨悦正在办公室和团队成员们商讨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以及如何优化产品种类以满足更多客户需求的时候,杨燕匆匆忙忙地推门而入,脸色煞白,手里紧紧攥着手机,声音都有些变调地说道:“悦悦,出大事儿了!国外又下订单了,这次要五亿件啊,而且还是要求半个月内完成,这……这怎么可能做到呀!”
杨悦瞪大了眼睛,一下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难以置信地说:“五亿件?半个月?这数量也太离谱了呀,他们是不是弄错了呀?”
杨涛眉头紧皱,担忧地说:“老婆,就算咱们之前完成了几次大订单,可这次的量也远远超出咱们的想象了呀,先不说别的,就光这产能得扩充到什么程度才能完成啊,而且时间还这么紧,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嘛。”
杨瑶也焦急地附和道:“是啊,悦悦,咱们之前为了完成五千万件的订单,那几乎是把所有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现在一下子翻了十倍,这可怎么办呀?”
杨彦在一旁沉思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咱们先别急着慌神,还是像之前一样,先核算一下成本、利润,看看如果接下这个订单,咱们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再评估一下咱们到底有没有可能完成,要是实在不行,咱们得赶紧跟对方沟通沟通,说明咱们的难处呀。”
杨悦深吸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点点头说:“彦彦说得对,先把财务叫过来核算一下情况吧,大家也都先冷静冷静,一起想想办法,说不定还有转机呢。”
财务小李很快来到了办公室,看着大家凝重的神情,也知道情况紧急,便直接说道:“杨总,各位,我刚刚大致算了一下,这个订单要是能顺利完成,利润那肯定是非常非常可观的,对咱们工作室来说,那简直就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飞跃呀。可是相应的,要完成这么大的订单量,咱们得大规模扩充产能,原材料采购成本、人力成本、场地成本等等,各方面投入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啊,而且以咱们现有的生产效率,半个月内完成五亿件,几乎是天方夜谭呀。”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每个人心里都清楚这个订单带来的巨大挑战,但又实在舍不得放弃这样一个能让工作室更上一层楼的机会。
过了一会儿,杨悦咬了咬牙,坚定地说:“我知道这很难,非常难,但咱们不能轻易就说放弃呀,咱们一路走来,哪次不是克服重重困难才走到今天的?这次也一样,咱们再想办法,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呢。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应对这个难题。”
杨涛率先开口道:“我觉得咱们得从扩充人力这一块下大功夫了,光靠咱们现有的工人和周边村子合作肯定远远不够,咱们可以去联系其他地区有相关手艺传承的地方呀,看看能不能和他们达成合作,让更多的手工艺人加入进来,同时咱们加大对新工人的培训力度,争取让他们尽快上手干活儿呀。”
杨瑶接着说:“原材料供应是个大问题呀,这么大的量,得提前联系好多家供应商,而且还得确保他们的质量都过关才行。我建议咱们可以直接和原材料的源头产地去谈合作,争取拿到最优惠的价格和稳定的供货量,另外,咱们得建立一个原材料储备库,保证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货的情况呀。”
杨彦也提出自己的想法:“生产流程必须得再次进行深度优化了,咱们可以参考一些大型工厂的流水线生产模式,看看能不能把咱们的手工艺品制作过程进行更合理的拆分和整合,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效率。还有,咱们得加强信息化管理,对每个环节的生产进度、原材料使用情况等都能实时掌握,这样便于咱们及时调整计划呀。”
杨燕说:“物流运输这块也不能忽视呀,这次订单量这么大,咱们得找几家大型的、有国际运输能力的物流公司合作,提前和他们沟通好运输计划,确保货物能按时、分批地运出去,不能在这最后环节出问题呀。”
杨悦听了大家的建议,心里有了些许底气,她看着大家,充满信心地说:“大家的想法都很好,咱们就按照这些思路,赶紧行动起来吧。我这边马上和国外客户联系,跟他们说明咱们这边的实际情况,看看能不能争取多一点的交货时间或者在其他方面给咱们一些支持呀。”
于是,整个工作室又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杨瑶带着团队里负责采购的同事,马不停蹄地奔赴各个原材料产地,一家一家地去谈合作,经过几天的奔波和艰难谈判,终于和几家大型的原材料供应商达成了协议,对方承诺会尽最大努力保障杨悦工作室的原材料供应,并且在价格上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杨瑶给杨悦打电话汇报情况:“悦悦,原材料这边总算是谈妥了,不过咱们得时刻盯着他们的生产和发货情况呀,这么大的量,可不能出一点差错呢。”
杨悦回道:“瑶瑶,辛苦你了呀,你那边多费心,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说,咱们保持沟通呀。”
杨涛则联系了多个手工艺传承地区的相关负责人,向他们介绍了工作室的情况和这次的订单需求,不少地方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愿意组织当地的手工艺人参与进来。杨涛又安排了一批有经验的老师傅到这些地方去,负责培训新工人,传授制作手艺和技巧。
杨彦和技术团队一起,深入研究生产流程的优化方案,他们借鉴了一些现代化工厂的管理经验,对工序进行了重新梳理,设计出了一套更高效的流水线式生产模式,经过试点运行,发现工人的生产效率有了显着提高。杨彦兴奋地向杨悦展示成果:“悦悦,你看,按照咱们新设计的生产流程,每个工人每天能完成的产品数量比之前多了好几倍呢,虽然离五亿件的目标还很远,但咱们一直在进步呀。”
杨悦看着新的生产模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彦彦,你们太棒了呀,这可给咱们带来了很大的希望呢,继续加油,咱们一定能离目标越来越近的。”
杨燕也没闲着,她通过各种渠道筛选出了几家实力雄厚、国际运输经验丰富的物流公司,然后分别和他们进行洽谈,详细说明了订单的情况和运输要求。经过几轮谈判,最终确定了三家物流公司合作,并签订了详细的运输合同,对运输时间、货物保险、装卸要求等各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
就在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为完成五亿件订单努力的时候,七天后,又一个重磅消息如晴天霹雳般砸了下来。
杨燕拿着手机,脸色惨白地冲进办公室,声音颤抖地说:“悦悦,不好了呀,国外那边发信息说,上次的订单发错了,实际应该是十亿件啊,这……这可怎么办呀?咱们这才刚有点头绪,这一下子又翻了一倍呀!”
杨悦只觉得脑袋“嗡”的一下,差点晕过去,她扶着桌子,好半天才缓过神来,绝望地说:“十亿件?这怎么可能完成呀,咱们就是把所有人都累死,也做不出来这么多呀,这……这不是开玩笑吗?”
杨涛也是又气又急,说道:“这也太不负责任了呀,这么大的事儿怎么能弄错呢?现在咱们都已经投入这么多了,要是不做,前面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可要是接着做,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呀,咱们得赶紧和他们交涉呀!”
杨瑶着急地说:“是啊,悦悦,咱们得跟他们说明情况,这可不是咱们的问题呀,让他们延长交货时间或者减少订单数量,不然咱们真的没办法呀。”
杨彦也皱着眉头,冷静地分析道:“咱们先别急着生气,现在得有理有据地和对方谈呀,把咱们目前已经做的筹备工作、面临的困难,还有按照正常情况根本无法完成这么大订单的实际情况都跟他们说清楚,争取让他们理解咱们,做出合理的调整呀。”
杨悦强忍着内心的焦虑,点点头说:“嗯,彦彦说得对,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咱们一定要争取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呀。”
杨悦拨通了国外客户的电话,尽量用平稳的语气说道:“您好呀,我是杨悦,咱们一直合作得挺愉快的,不过这次的订单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您也知道,十亿件半个月内完成,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超出能力范围了呀,我们之前为了五亿件的订单已经竭尽全力在筹备了,可现在又变成十亿件,这真的很难做到呀,您看能不能延长一下交货时间或者适当减少订单数量呢?我们也是想把这次合作做好呀。”
电话那头的客户似乎也有些歉意,说道:“杨女士,实在抱歉呀,这确实是我们这边的失误,不过这个订单对我们来说也非常重要,时间上确实很紧张,我们也很为难呀,这样吧,交货时间我们可以稍微延长一点,给你们二十天吧,但是订单数量确实没办法减少了,还希望你们能理解一下呀,我们很看好你们的能力,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完成的呀。”
杨悦听了,心里虽然还是觉得压力巨大,但也知道这已经是对方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便说道:“那好吧,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的,不过也希望您那边能多给我们一些协助呀,比如在原材料进口、运输通关这些方面,要是能更便利一些,对我们的帮助会很大的呀。”
客户答应会尽力提供协助后,杨悦挂断了电话,看着大家忧心忡忡的样子,深吸一口气说:“姐妹们,老公,对方同意延长到二十天了,虽然还是很难,但这已经是咱们争取来的机会了呀,咱们只能继续想办法,咬着牙把这个订单完成了,大家打起精神来呀!”
杨涛握紧了拳头,坚定地说:“老婆,既然这样,那咱们就拼了吧,咱们之前那么多困难都克服了,这次也一定可以的,大家再重新规划一下,看看怎么利用这多出来的几天时间,把产能再提一提呀。”
杨瑶、杨彦和杨燕也纷纷点头,大家虽然心里都沉甸甸的,但眼神中又重新燃起了斗志,他们知道,这是一场关乎工作室生死存亡的硬仗,只能全力以赴,背水一战了呀。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家更是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工作中,不断调整计划、优化流程、扩充人力、协调各方资源,整个工作室都处在一种高速运转且紧张到极致的氛围中,每个人都在为那十亿件手工艺品订单努力拼搏着,期待着能再次创造奇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