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就是想合作共赢
《英雄记》:……广陵郡守张超率功曹臧洪西至陈留,见兄陈留郡守张邈,邈亦有心计事。值诸侯会于酸枣,邈即引见洪,与语大异之。致之于刘兖州公山、孔豫州公绪、董并州进贤,皆与洪亲善。乃设坛场,方共盟誓,诸州郡更相让,莫敢当,咸共推洪。洪乃升坛操盘歃血而盟。洪辞气慷慨,涕泣横下,闻其言者,虽卒伍厮养,莫不激扬,人思致节。时渤海郡守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于河内主盟。顷之,诸军莫适先进,而食尽众散。……
河东这一战,投降的牛辅兵一共有二千五百人。
飞熊军战死五百人,逃走五百人,俘虏二千人。
但马匹全留下。
至此,河东战役终于结束。
先锋军后军师程昱让白波师按计划。
沿河每县一营驻守。
其余每县一连驻守。
剩余之人,成为机动预备队。
驻扎介山和雷首山,随时向四方增援。
接下来他们也有任务。
一来要制作并撒放陷冰丸,破坏大河冰封。
二来要防死守,令董卓无法侵犯河东。
三来要在河东保障并州新政的推广。
同样的事情也在代郡和上谷郡展开。
王泽让出代郡之后,上谷高焉也跟随。
表面上王邑、王泽、高焉还都是郡守。
但私下里,已经由司隶军管旅、幽州军管师接手。
并州新政的内容早已印刷下发。
现任者若是配合,能得到连任。
如果不配合,只能下台一鞠躬。
其实并州新政经过近一年的推广。
早已外溢到周边邻郡。
新人新办法。
老人老办法。
也深入人心。
只要你有合法手续。
那么几乎没有影响。
但若是有不法过往。
那就对不起了。
打击有罪土豪。
收田地为州有。
尤其是无地黔首。
他们尤为支持。
但是为防万一。
董先让程昱留守河东。
以白波师为力量。
继续清除隐患。
搞好后勤。
增强实力。
河东事了。
董先便让张辽、董奇、呼厨泉的丁卯旅和关羽、关平、于扶罗的己巳旅沿轵关陉进入河内休整。
他们将驻扎在,当时何进让王政以黑山伯名义为祸河内时,所占据的县城。
比如把守轵关陉东出入口的轵县。
把守太行陉南出入口的沁水和山阳。
把守白陉南出入口的共县。
其中张辽、董奇驻轵县。
关羽、关平驻沁水。
呼厨泉驻山阳。
于扶罗驻共县。
他们将在这里休息,等待下一次战斗。
牛辅收到董卓命令。
准备过河接替李傕。
但没想到,刚到河边,便遭遇回回炮的袭击。
本想趁着冰面过河。
但这回回炮威力巨大。
一下便砸裂冰面。
令牛辅兵不敢过河。
而这时贾诩与李傕仅带不足一千人马从湖县退回陕县。
于是牛辅迟疑了。
如今河东已被董先控制。
他不想再派人前去送死。
他不明白,同为董氏。
为何相煎何急?
况且董卓对董先,也是有过恩情的。
当初无论是在繁畤,还是在雁门。
董卓对董先都是有恩的。
如今董先为何要背叛董卓。
与董卓作对呢?
同样是社日。
河东的社日几乎令飞熊军灭亡。
但阳城的社日则令黔首失去希望。
得知飞熊军失利的消息。
董卓怒火中烧。
能打胜仗是他把控京师的依仗呀。
怎么能任由败仗的舆论四下传开。
于是董卓派部曲到河南周边巡行。
这天有部曲到达豫州颍川的阳城。
正遇到当地在举办社日祭祀神灵。
众人虔诚祈求风调雨顺大获丰收。
董卓的部曲们不由分说包围上去。
将举行祭祀仪式的黔首全部捉了。
并抢夺牛车,奸淫女子,杀死男子。
还把砍下的脑袋挂在车辕。
将女子与财货装在车上。
最后驱赶牛车返回雒阳。
谎称灭贼大获全胜而归。
一路上部曲们高唱凯歌。
甚至沿途不断呼喊万岁。
到达雒阳进入开阳门后。
当众焚烧被砍下的首级。
并把女子分给部曲士卒。
一切只为制造恐慌声势。
向黔首,向京师,向天下。
正式宣告:
我,董卓,还是行的。
董卓杀死刘辩。
消息传到广陵。
功曹臧洪对广陵郡守张超说:
“府郡家族,历代受天子大恩,兄弟几个都牧民一郡。”
“现在皇室危在旦夕,贼臣未被枭首示众。”
“这正是天下义士报效皇室的大好时机啊!”
“如今你所在的郡还未遭受战乱之苦。”
“吏民生活都很富足。”
“如果你一擂战鼓,招兵聚将,就会有很多人前来响应。”
“用这支军队去诛灭国贼,为天下除害,这正是义士的表现啊。”
张超听从,他与臧洪一起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
再说董先,自从韩馥同意袁绍讨伐董卓之后。
董先也从钜鹿列人县出发南下。
沿途先与成廉、张杨、薛洪、缪尚、杨丑汇合。
牵招和史路料理完乐隐后事,得知董先从列人县南下后,也依约前来。
接下来董先还要先到河内与王匡和袁绍吃个饭。
确认各自驻守范围。
然后董先要和关羽、张辽、董奇、关平、于扶罗、呼厨泉见面,传达会议精神,并布置下步工作。
最后董先才能继续南下,去酸枣与讨伐董卓的各位诸侯相会。
而在这之前,董先还要做了两件事。
第一就是要见董氏赌坊局头。
他要交给局头有关今年赌局的结果。
去年局头靠着董先给的剧透。
为董氏集团又赢了十几亿。
成绩可不比以前的商团商队差。
是如今董氏集团日常开支的来源。
所以董先可不想错过今年最大的赌局。
讨伐董卓。
第二件就是处理师长刘洪的事。
当董先在河内从袁绍口中得知师长刘洪被任命为山阳郡守时。
他真的有些为刘洪担心。
这是中华文明史上的数学家呀。
怎么能分心在这打打杀杀上面呢?!
于是董先自作主张,在河内与袁绍做了笔交易。
他将亲写邮书劝刘洪辞职北上。
并把这山阳郡移交给原长安令袁遗。
作为交换。
幽冀二州未来不得干涉与太行山相邻的郡县管治。
这些郡县作为并州与冀幽二州的缓冲区。
但幽冀二州依然可以向这些郡县收取税收。
董先是这么想的。
自己能混到什么程度不清楚。
目前看来并州比较稳。
但作为太行山的东出入口。
如果从太行山的东面封锁。
那太行八陉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渔阳、广阳、涿郡、中山、常山、钜鹿、赵国这七个郡国必须有超然的地位。
说实在话。
互相通商。
对幽冀二州也有好处。
整天打打杀杀怎么让经济得到发展。
战时经济有如饮鸠止渴。
早晚要消耗资源,浪费资源。
到时得不偿失。
不要忘记,人力也是资源的一种。
另外,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现在。
如果都去生产武器装备。
那谁来生产民生用品。
最简单的是。
谁来种地?
谁来纺纱织布?
谁来养育老幼?
所以在袁绍还未掌控之前。
董先以让出一郡之地,向袁绍示好。
无非就是想合作共赢。
袁绍也不知道这董先为何敢如此确定。
自己将来会掌控幽冀二州。
不过若是能被董先说中。
那也是好事一桩。
于是袁绍先答应了下来。
反正当他手中有幽冀二州时。
离他掌控并州也不远了。
董先拿着师长刘洪的位子顺带考虑了自己的事。
说实话。
这乱世将起。
师长刘洪这种科研达人。
实在不适合在乱世争雄。
况且他年纪也大了。
实在不宜让他奔波。
这也算是为他好吧。
董先在邮书中交代。
让师长刘洪北上之时,顺路将印绶交给驻扎河内怀县的袁绍。
刘洪收到邮书后欣然同意。
他本来就不擅此道。
关东起兵讨伐董卓后,局势进一步恶化。
如此状况,他自然不会不从。
再说自从董先提出了公元纪年历法之后。
从前的纪年是侯王或天子即位开始算起。
以侯王或天子的年号和在位时间计算。
天下只有一帝还好说。
天下若是多王就不好计算。
这也是春秋仲尼以鲁国纪年为主的原因。
当然了也可以看成这是一部鲁国的史书。
所以用的自然是鲁国的年号。
但董先的公元纪年历法不一样。
确认了前汉元始元年为公元元年。
往后无论何人为帝。
均可往下顺延。
不再受一时一势的制约。
真正的万世永流传。
这些年刘洪越实践,越觉得神奇。
他与董先之间,早超出师徒关系。
有点类似研究团队的感觉了。
刘洪在征求弟子徐岳、杨伟、韩翊等人同意后。
决定一起北上灵丘。
他收董先为弟子这么久了。
早就想上灵丘桃花山看看。
听说那里有百工堂,有百工讲堂。
擅于制作各种工具。
还有军士农工商医宣教建等各种门类的匠师。
他也很想去看看。
顺便为自己打造天文观测仪。
对于他来说。
这些东西,要比当官来得有兴趣。
另外刘洪还为董先举荐一人。
虽然他只任职山阳郡守不足半年。
但听说山阳郡治昌邑有一人。
姓凉名茂,表字伯方,很是好学。
不过不喜欢术算,倒是对五经很有兴趣。
希望董先若有到山阳昌邑之日。
到时可凭此快,前往一探究竟。
有了河东之战的胜利。
这董先的到来。
让董卓压力陡然增大。
于是他派中郎将徐荣率都尉叶雄、李蒙出守成睾。
徐荥还建议,为守成睾,还需占领荥阳和敖仓。
才能互为犄角。
董卓欣然同意。
让徐荣全权负责东线防守。
于是徐荣让李蒙驻守成睾虎牢关。
让叶雄东出驻守荥阳和敖仓二城。
而徐荣自己则率西凉铁骑机动支援二地。
安排好东面的防守之后。
董卓才能稍稍放心。
但董卓能放心。
李儒却不行。
他手上沾着刘辩的血。
与董卓已经绑在一起了。
于是李儒向董卓提出一个中肯的办法。
为防关东做大做强。
可以考虑西迁。
西州是董卓的家乡。
到了那里,董卓便将如鱼得水。
进可出关征讨。
退可凭借淆函阻敌。
董卓提出疑问。
但是眼下董先占据河东。
就像拿着把刀对着长安。
这时候西迁肯定不安全。
李儒告诉董卓。
这董先。
身为百工之后。
却以奇巧之技。
去行商贾之事。
以往所作所为。
皆有盈利目的。
既然董先逐利。
那便好办。
逐利者,便以利诱之。
既然不见兔子不撒鹰。
我们便给他利。
还可分化关东。
成为西迁屏障。
董卓想了想。
也觉得有理。
既然李傕和贾诩两个校尉都打输了。
打得女婿牛辅都不敢过河了。
那就不如像李儒说的那样。
以利诱使他。
不要说投降。
至少可以暂时不作对。
两不相帮就好。
于是董卓问道:
“那派何人去比较好?”
李儒回答:
“听说蔡邕与董先将要有翁婿之谊。”
“我看可以派他去试试。”
董卓一听:
“有理。”
果然是读了十几年经书的人。
这弯弯绕绕的。
想得就是周全。
蔡邕就这样奉董卓的命令出使关东与董先谈判。
董卓想要西迁。
还想听听其他人的想法。
他认为当年讨伐黄巾的朱俊是前朝宿将。
虽然眼下没有冲突,但却让他心存忌惮。
若是迁都过程。
朱俊从中捣乱。
到时如何应对。
于是董卓想与朱俊通气。
但朱俊坚决反对迁都。
这让董卓很气恼。
关东起兵讨伐董卓。
河东董先先赢一局。
董卓、李儒弑杀少帝刘辩。
董卓屠戮阳城。
但丝毫不影响讨伐董卓的意志。
反而愈演愈烈。
董卓这才疑心京师雒阳有并东内应。
于是他做了两个动作。
一是撤掉袁基太仆的职位。
算是给袁氏一个警告。
二是在朝会上提起迁都之事。
“高祖建都关中,前汉在长安即位的皇帝有十一位。”
“直到光武在雒阳建都,到今天也已经有十世天子。”
\"按照《石包室谶》中所说,应该重回长安,以顺应天人之意。”
朝中听了董卓的话,一片寂静。
司徒杨彪站出来:
“移都改制,这是大事。”
“昔日商,盘庚迁都五次,殷商民怨鼎沸。”
“以往关中,曾遭王莽之祸,宫室焚毁殆尽,黔首流离,百无一存。”
“光武中兴,接受天命,迁都雒邑。”
“到今天,并无大恙,黔首安居乐业,国相拥立圣主,光隆汉室。”
“若是无故捐弃宗庙,抛弃雒阳园陵。”
“我担心,会让天下惊恐不安,造成动荡。”
“另外《石包室谶》是一部妖邪之书,不可轻信!”
董卓回应道:
“关中富饶,秦当年凭借关中,吞并六国。”
“而且,陇西盛产木材,极易筹措材料。”
“还有杜陵南山,有当年武帝烧陶瓦的数千所窑炉,这些都可以利用。”
“宫殿建筑,我觉得可以很快建成。”
“至于黔首庶民的想法,不足为虑!”
“若是迁都之时,有人敢违抗命令,阻止迁都。”
“我将用兵驱赶,那些违抗命令的人,将被流放到边郡一带。”
杨彪依然固执地劝谏:
“天下形势,要变动很容易,但要安稳下来就很难了,愿国相深思。”
董卓骤然变色,问道:
“司徒公这是想要阻挠迁都大计吗?”
太尉黄琬为杨彪说话:
“这是天下大事,司徒杨公之言,不能置之不理!”
董卓见太尉黄琬插嘴,便没有答话。
司空荀爽看得出董卓准备一意孤行。
他有些担心董卓会加害杨彪。
于是从旁缓和双方紧张的关系:
“相国怎会把迁都之事,当作儿戏呀?”
“崤山以东,兵戈骤起,这并非一天便可以镇压得了的。”
“因此相国才考虑迁都,以避其锋芒。”
“相国之策,也是秦、汉当年定都关中之策呀。”
有荀爽居中缓颊。
董卓面色才稍有好转。
但有了杨彪、黄琬和荀爽这三公发言。
场面才开始热闹。
不出意外,
屯骑校尉光禄大夫朱俊也当庭反对。
还有伍琼和周毖。
整个朝堂之上,反对的人居然还有不少。
这些都被董卓看在眼里。
尽管面对众臣劝谏。
但董卓依然不听,不改。
但袁隗以多数不同意为由,并未通过迁都议案。
退朝后,黄琬驳斥迁都之议:
“昔日周公营建洛邑,以安天下。”
“光武卜筮,定都洛阳,中兴汉室。”
“此地乃是天之所启,神之所安。”
“如今大业已然奠定,怎能随意妄言迁都,以令天下人惊惧呢?”
但大家都害怕董卓。
他们担心董卓在盛怒之下会加害黄琬。
于是纷纷劝说黄琬莫要议论。
但黄琬回答:
“昔日白公胜在楚作乱,屈庐冒刃而前,挺身而出;”
“崔杼弑杀国君,齐国相晏婴不惧死亡,拒绝俯首。”
“我虽然不德,也仰慕古人的气节。”
荀爽下朝后也私下对杨彪说:
“诸位争执不下,必然会有大祸临头。”
“我看,这事还是算了吧。说不定迁都才有可趁之机!”
结果果然如荀爽所言。
董卓让司隶校尉宣璠以灾异为由,奏请罢免黄琬、杨彪。
朝会上没有通过。
但董卓也是个不怕困难的人。
他还是继续推动迁都议程。
董卓虽然不喜欢朱俊。
但仍要考虑朱俊享有盛名。
于是上表刘协。
拜朱俊为太仆。
并作为自己的副手。
董卓想用这种方法换来朱俊对迁都的支持。
当董卓使者来到朱俊住处。
面对新的职位。
朱俊坚决推辞,不肯接受任命。
朱俊说道:
“迁都长安,会令天下人失去对朝廷的信赖。”
“而且,崤山以东相继叛乱,下臣看不出迁都有何好处。”
使者诘问朱俊:
“陛下召唤,并授予职务,但你却拒绝诏命。”
“迁都之事,已有定案,身为大臣不应过问,但你却妄加非议,究竟想要干什么?”
朱俊回答:
“让下臣担任相国副手。这绝非下臣能力所及。”
“迁都大计,也并非朝廷当下要务。”
“下臣拒绝任命,是因为下臣无法担此重任。”
“至于迁都长安,下臣提出谏言,这也是下臣的本职工作。”
使者又说:
“迁都之事,还未提上日程。”
“即使有此事,也不能外泄,你究竟从哪里听到的?”
朱俊回答:
“相国董卓已经告诉下臣,所以下臣这才知道。”
最终,使者不能迫使朱俊屈服,朱俊始终也未接受董卓任命。
二月五日,乙亥。
太尉黄琬、司徒杨彪被罢免。
杨彪被罢免,到阙门谢恩。
董卓也看在眼里。
不像黄琬都不知道要谢恩。
随后董卓又将矛头对准城门校尉伍琼和督军校尉周毖。
董卓大怒说:
“当初我刚入朝之时,你们二人劝我用有德之士,为党人平反。”
“我都听从了,但你们看看,你们所举荐的人到任后,却纷纷举兵要讨伐我。”
“你们二位出卖我,我有什么对不起你们的呢?”
说完当场让人将二人抓入狱中。
二月十日,庚辰。
董卓下令,当众斩了伍琼、周毖。
杨彪、黄琬开始感到害怕。
于是到董卓那里道歉:
“这小人留恋旧地,并不是想要阻止你的大事啊。”
“请你治我们思虑不周的罪过吧。”
董卓杀了伍琼、周毖之后,也感觉后悔。
感到害怕的还有许靖。
他的从兄是陈相许玚。
这许玚与豫州刺史孔伷一起起兵。
这许靖害怕被董卓诛杀。
于是放弃御史中丞职位。
连夜逃跑,投奔孔伷。
城门校尉伍琼被斩。
新任城门校尉人选。
董卓也有一点方向。
既然打算西迁长安。
那么长安的军事也要控制在自己手上。
京兆尹盖勋已经迁为议郎。
如此一来。
这右将军皇甫嵩也该入朝了。
也可趁机夺其兵权。
董卓抓紧布局。
但有录尚书事的太傅袁隗在。
他可不是一个容易敷衍的角色。
何况董卓刚撤了人家侄子的九卿之位。
这样更难让人家支持你,站你这边。
再加上朝堂之上,多数人也不赞成迁都。
这袁隗刚好有借口,不给予批准。
但董卓毕竟是董卓。
他决定以袁绍起兵为由。
处理袁隗这个老狐狸。
让司隶校尉宣璠将袁氏宗族在京师五十余人全部抓起来。
然后下令暴力迁都。
用实力用拳头说话。
这让袁隗很不高兴。
但又没办法。
因为宣璠已经行动了。
同样紧张的还有杨彪。
他也是袁氏的姻亲。
但董卓并没有为难他。
反而封他和黄琬为光禄大夫。
这一拉一推,立刻令两人支持迁都。
再加新任命的太尉赵谦和司徒王允。
迁都之事再无悬念。
二月十七日,丁亥。
董卓下令迁都长安。
他要驱徙京师百姓悉数西入关中。
而如何让黔首百姓愿意西迁呢?
李儒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烧毁他们的房屋,令他们无处居住。
很明显,董卓同意李儒的建议。
他也打算这么做。
只不过这才刚开始。
慢慢来。
迁都之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接下来董卓想要将雒阳当成战场。
他召集公卿商议,要大举发兵。
朝廷中没有人敢违抗他的旨意。
这时有一人站了出来。
他就是郑泰,郑公业。
他怕董卓兵马多了会更加骄横。
到时凶恶酷烈难以遏制。
于是他向董卓建言:
“为政之首在于德,而不在于人多!”
董卓听了不高兴:
“像你这么说,兵马是无用的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