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念娣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在寒风中艰难地行走了许久,终于回到了孙家。此时已近黄昏,按理说午后的气温应该比不至于这么冷啊,但今天却格外寒冷,仿佛冬天提前来临一般,凛冽的寒风吹得孙念娣浑身发抖,手脚都几乎失去了知觉。
她哆哆嗦嗦地走进家门,将手中提着的篮子轻轻地放在厨房的架子上后,便迫不及待地钻进屋里去躲避那刺骨的严寒。
来娣看到姐姐回来了,连忙起身给她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并关切地说:“姐,看你这样子肯定冻坏了吧!快来赶紧捂捂手,喝口热水暖暖身子。”
孙念娣慢慢地走到炕边坐下,伸出早已被冻得通红的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杯子。她先是用杯子捂住冰冷的手掌,感受着那一丝温暖渐渐传递到全身;接着又轻轻吹起杯中的热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小口,尽管水温滚烫,但那种热流顺着喉咙滑入腹中的感觉让她觉得无比舒适,整个人也逐渐从寒冷中缓过劲来。
过了好一会儿,孙念娣才开口说话:“我出门的时候还没这么冷呢,谁知道这会突然就降温了,真是冻死我啦!”一旁的盼娣附和道:“是啊姐,我也觉得奇怪,这天变得可真够快的。”
如今家中只剩下盼娣、来娣、念娣姐妹三人以及母亲柳氏和父亲孙大勇了。招娣在前一天就带着丈夫卫国和小叔子卫平一起赶回了婆家。
这时,柳氏正准备将孙念娣带回来的篮子收起来挂着,当她伸手提起篮子时,却感觉到有些不对劲——这个篮子怎么还是这么沉重?甚至比之前还要重些!难道里面的东西没有送出去吗?还是发生了什么别的情况?柳氏心中暗自思忖着。
柳氏心下狐疑地掀开帘布一看,顿时惊得倒吸一口凉气,不禁失声叫道:“我的天啊!这都是哪儿来的啊?”她一边翻看篮子里的东西,心中的惊讶便愈发强烈起来。只见里面有五颜六色的水果糖,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罐头,鲜艳亮丽的红头绳,干菜,而最下面竟然还藏着一块肥瘦相间的好肉。
柳氏眉头紧皱,满心疑惑地寻思道:“这妮子究竟是干什么去了?明明之前吩咐过让她送东西过去的呀,怎会带回来这么多稀罕玩意儿?该不会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了吧!”想到此处,柳氏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虑,急匆匆地抬脚就往屋里快步走去。
刚一进屋,柳氏便对着念娣大声呵斥道:“我不是叫你去送东西嘛!你到底干嘛去了?你这个死妮子,如今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我以前倒是小瞧了你!”
念娣被她娘突如其来的怒吼吓了一跳,整个人都懵住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不过很快,她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
“你居然还有脸笑!赶快把这些东西都给人家送回去!咱们家虽说算不上富裕,但这种来路不明的东西可千万收不得啊!就算你离了婚,可名声还是得要的呀!”柳氏板着脸,语气严厉地教训道。
“哎呀!娘,您瞎说啥呢!这些东西都是小院里的知青送给咱家里的啦。”念娣赶忙解释道。啥?你说那几位知青,那咋能要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啊!可不得了。”柳氏说道。
“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他们偏让我拿着,我要是再不拿着,他们可真就要跟我急眼啦!实在没法子,我就只好乖乖地把东西拿回来喽。”念娣无奈地摇着头说道。
“哎呀,真是奇了怪了!只听说过有人因为不给东西而急眼的,哪有像这样,好心好意给东西,人家不要反倒还要急眼的道理哟!这些个东西得多金贵啊!咱们家一年到头都不见得能吃上几回呢。”柳氏一脸惊讶地感叹道。
“到底都拿了些啥好东西啊?竟然能让娘您如此震惊。”来娣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厨房门口,定睛往里一看,不禁失声惊呼:“我的妈呀!这也太……”
“姐,究竟是什么样的家庭啊!居然出手这么大方,送这么贵重的东西过来。咱不收下,人家还不乐意了呢。”孙来娣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思议地说道。
盼娣此时也被勾起了浓厚的兴趣,连忙凑到妹妹身边,追问道:“快说说看,都有些啥呀?瞧你们一个个说得神神秘秘、一惊一乍的……”
“糖,罐头,红头绳,干菜,猪肉。”来娣掰着手指数落着,每说一样,盼娣脸上的表情便愈加惊愕几分,最后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
“既然已经收下了,那就别再纠结啦!以后等有机会了,咱们再慢慢地去还这份人情吧!”念娣轻拍了一下两个妹妹的肩膀,宽慰道。
只见柳氏语重心长地叮嘱道:“那以后可要找机会还人情,对她们好一点,人家对咱有恩。”
念娣乖巧地点点头,应声道:“知道了,娘。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相处的”。
这时,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来娣,有些怯生生地抬起头,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柳氏,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娘,我可以……吃一块糖吗?”声音轻得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其吹散。
柳氏听了来娣的话,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一丝温和的笑意,“吃吧,不过只能吃一颗,给你姐姐们也拿一个。”来娣闻言,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她快速地跑到厨房,小手在篮子里摸索了半天,挑出三颗糖。
她小心地剥开糖纸,将糖放进嘴里,甜滋滋的味道瞬间在口腔散开。来娣小声说:“姐,好甜啊!。”盼娣笑着点点头。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柳氏开门一看,原来是讨人厌的大嫂。她满脸堆笑地走进来,目光扫过桌上的罐头和糖,眼里闪过一丝嫉妒。“哟,老二家这是发达了呀,哪来这么多好东西?也不知道孝顺孝顺娘。”柳氏简单说了知青赠送的事,大嫂撇撇嘴,阴阳怪气地说:“这知青咋就光给你们家送呢,怕不是有啥企图哦。”柳氏脸色一变,正要反驳,孙念娣说道:“大伯母,可别乱猜,人家知青就是心地善良,怎么大伯母嫉妒了,可是我们分家了啊!”刘氏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屋内又恢复了温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感谢知青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