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马洛伊警长就急匆匆地赶到了现场,开始维护治安。
他一边挥着手,一边大声喊着:“大家别挤!别挤!往后退一退,别靠得太近!”他的声音虽然洪亮,但在人声鼎沸的现场,还是显得有些吃力。
没办法,围观的群众实在是太多了,简直可以说是人山人海。
大家你推我搡,都想挤到前面去看个清楚。
毕竟,这种建筑方式在瓦伦丁这种小镇上可不多见,平时只有在圣丹尼斯那样的大城市才能看到。
大家都充满了好奇,眼睛瞪得老大,生怕错过了什么细节。
“你们说,这到底是要建什么啊?”一个穿着破旧外套的中年男人挠了挠头,皱着眉头问道。
“我看啊,肯定是学校!”旁边一个戴着帽子的年轻人立刻接话,“你们看这占地面积,这么大,一般的商铺哪用得着这么大的地方?”
“得了吧!”一个胖胖的大婶摆了摆手,一脸不屑,“在瓦伦丁这种地方,谁会开学校啊?咱们这儿有几个家庭能供得起孩子上学?
要我说啊,这肯定是一家服装店!我听说圣丹尼斯就有这种大店铺,里面卖的衣服可时髦了!”
“你们别瞎猜了!”一个留着胡子的老头儿神秘兮兮地压低了声音,
“我有个可靠的小道消息,听说这是一家酒馆!你们想想,自从前任副警长死了之后,他的生意就没人接手了。现在这地方,肯定是要开一家新式新酒馆!”
“酒馆?那可太好了!”一个年轻人兴奋地搓了搓手,“就是不知道那里的妞怎么样!”
“是啊是啊!”旁边的人纷纷附和,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表情。
不管这建筑到底是什么,瓦伦丁的居民们对此还是很喜闻乐见的。
毕竟,这座小镇已经沉寂太久了,平时除了偶尔的匪患,几乎没什么新鲜事。
现在有了这么大的工程,大家心里都觉得,这代表着小镇终于有了新的发展,不再像以前那样死气沉沉了。
“哎,你们说,这建筑要是真建好了,会不会吸引更多人来咱们这儿啊?”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杖,笑眯眯地问道。
“那肯定啊!”旁边的人纷纷点头,“到时候咱们这儿说不定也能像圣丹尼斯那样热闹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
马洛伊警长虽然还在努力维持秩序,但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他心里也感到了一丝欣慰。
毕竟,这座小镇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突然,马洛伊的目光扫过忙碌的施工人群,几个黄色皮肤的工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眯起眼睛,仔细数了数,竟然有八个!他心里猛地一沉,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他立刻转身,快步走向不远处的达奇,脸上写满了紧张和不安。
“范德林德先生,那些人......不是印第安人,是华人吧?”马洛伊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一丝急切,“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别告诉我你不知道《排华法案》!”
达奇正悠闲地抽着雪茄,听到马洛伊的话,他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悠悠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雪茄,点燃后递给马洛伊。
马洛伊接过雪茄,手指有些发抖,显然心里还在翻江倒海。
其实,达奇早就知道这些华人的存在。
之前强尼在回来的路上跟他提过这事,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淡定。
达奇的脑子里早就盘算好了,这些华人在美国连印第安人都不如,地位低得可怜。
只要等到帮派有了稳定的收入,他只需要给这些人一份稍微像样的待遇,就能轻易赢得他们的忠诚。这份力量,达奇相信,绝对不会比印第安人小。
想到这里,达奇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吐出一口烟圈,慢悠悠地说道:“马洛伊警长,别激动嘛。”
“我激动了吗?”马洛伊警长瞪大眼睛,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脸上的表情明显写着“我很激动”。
达奇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掏出一份花名册,递给马洛伊,然后用手指了指其中一行字。
马洛伊低头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这些华人的分工:厨师、园丁、仆人,甚至还有母猪的产后护理专员。
马洛伊看完,一时语塞,脸上的表情从紧张变成了复杂。
虽然这些分工听起来有点扯淡,但用来应付那些脑子不太灵光的记者,应该绰绰有余。
毕竟,大家都只是在表面上禁止雇佣华人,可实际上,新汉诺威州正在修建的铁路和安妮斯堡的矿工,几乎全是华人。
马洛伊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把花名册还给了达奇。
他知道,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马洛伊靠在栏杆上,伸手把帽子往下压了压,遮住了刺眼的阳光。
他眯着眼睛,看着远处忙碌的街道,嘴角微微上扬,语气里带着几分赞赏:
“老实说,你们这群人成立的安保公司真的还挺专业的。
这段时间里,你们已经替不少居民解决了问题。
瓦伦丁已经连续一周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帮派来骚扰居民了。我来这里工作这么久,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太平的日子。”
他说完,轻轻叹了口气,似乎对眼前的变化感到不可思议。
毕竟,瓦伦丁这个地方向来不太平,帮派横行、小偷小摸的事情屡见不鲜。
可最近,街道上却出奇地安静,连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的混混都不见了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