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波澜
新年的热闹如同绚烂的烟火,逐渐消散在京城的上空,京城迅速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与喧嚣。大街小巷里,人潮涌动,脚步声、车铃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忙碌生活的乐章。人们行色匆匆,或提着公文包奔赴工作岗位,或推着小车穿梭在菜市场,各自为生活奔波忙碌。四合院的屋檐下,那几盏大红灯笼还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它们的颜色已不如刚挂起时那般鲜艳夺目,可每次摆动,都似在低吟着新年的欢乐与温馨。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生活表象下,暗潮正悄然涌动,新的挑战如潜伏的礁石,不经意间便会出现在众人前行的道路上。
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在解决了新年期间诸如菜品适配、人手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后,生意曾一度红红火火,顾客盈门。可最近,他们明显察觉到了异样。原来,附近新开了一家装修精致、风格独特的餐厅,这家餐厅主打创意融合菜,别出心裁地将传统京味与川、粤等其他菜系巧妙融合,菜品不仅在口味上给人带来新奇的冲击,摆盘也精致得如同艺术品,新颖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食客的目光。一时间,这家新餐厅门庭若市,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客流量则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以往到了用餐高峰,餐厅里座无虚席,如今却空出了不少座位,服务员也没了往日的忙碌劲儿。
“这可咋办?那家新餐厅把咱们的客人都抢走不少。” 傻柱站在餐厅门口,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 “川” 字,看着稀稀落落走进来的顾客,心急如焚,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担忧。他在原地来回踱步,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仿佛这样就能想出解决办法。
娄晓娥同样一脸忧虑,她轻咬下唇,思索片刻后,目光坚定地看向傻柱,说道:“咱不能坐以待毙,得想想办法。要不咱也研发些新菜品,把咱的传统手艺和新元素结合结合?” 娄晓娥深知,在这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固步自封只有死路一条,必须主动求变。
说干就干,傻柱和娄晓娥开启了新菜品研发之旅。此后,他们每天天还没亮就早早来到热闹嘈杂的菜市场,在各个摊位前仔细寻觅新鲜独特的食材。菜市场里弥漫着各种气味,鱼腥味、菜香味、肉香混杂在一起。有一天,傻柱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种从南方运来的新鲜菌菇,这种菌菇形状小巧,色泽鲜艳,散发着一股独特的清香。他灵机一动,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道融合北方炖菜特色的菌菇炖排骨。他蹲下身子,拿起菌菇,仔细端详,又放到鼻子下闻了闻,确定品质上佳后,精心挑选了一些,随后又在一旁的肉摊买了上等的排骨,这些排骨肉质鲜嫩,纹理清晰,一看就是好食材。回到餐厅,傻柱顾不上休息,便一头扎进厨房开始尝试。
娄晓娥在一旁打下手,帮忙处理食材。她熟练地将菌菇洗净,去除根部的杂质,傻柱则先把排骨放入锅中焯水,随着水温升高,水面上很快浮起一层白色的浮沫,他熟练地用勺子撇去浮沫,然后将排骨捞出,放入砂锅中慢炖。他一边看着火候,一边不时地搅拌,待排骨炖得差不多时,加入洗净的菌菇和八角、桂皮、香叶等各种调料继续炖煮。随着炖煮的进行,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香味,菌菇的鲜美与排骨的醇厚完美交融,香气四溢,引得厨房里的其他帮厨都忍不住深吸几口。
然而,新菜品推出后,顾客的反响却不尽如人意。有的顾客皱着眉头,放下筷子说:“这菌菇的味道太怪了,和排骨搭在一起,总觉得怪怪的,吃起来不伦不类。” 还有的顾客摇头评价:“这道菜不够传统,我们来这儿就是想吃正宗的老北京菜,这菜失去了老北京菜的韵味,没那味儿了。” 听到这些评价,傻柱和娄晓娥站在一旁,脸上写满了沮丧。他们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本以为能成功,没想到却得到这样的反馈。但他们骨子里都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没有丝毫放弃的念头。
“看来咱还得再琢磨琢磨,这新菜品不能丢了咱的老味道,又得有新意。” 傻柱挠挠头,一脸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韧性。他深知,做餐饮就得不断创新,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次的失败只是暂时的。
他们继续尝试,不断调整菜品的配方和做法。一次又一次的试验,厨房里堆满了各种用过的食材和调料瓶。经过无数次的改良,傻柱终于研发出了一道深受顾客喜爱的新菜 —— 京味糖醋虾仁卷。他将鲜嫩的虾仁洗净,用厨房纸巾吸干水分,裹上一层薄薄的淀粉,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控油。接着,他把薄饼摊开,放上炸好的虾仁,再淋上精心调制的酸甜可口的京味糖醋汁,最后撒上一些葱花和芝麻。这道菜既有传统京味的酸甜,又有虾仁的鲜美,薄饼的软糯与虾仁的酥脆形成了奇妙的口感对比。一经推出,便吸引了众多顾客,餐厅里再次热闹起来,食客们纷纷点赞,餐厅的生意也逐渐回暖。
四合院这边,随着天气逐渐转暖,万物复苏,院子里的公共卫生问题却引发了一场小风波。一天午后,阳光正好,一大妈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突然,她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皱着眉头四处寻找,发现角落里堆满了垃圾,有吃剩的饭菜、用过的废纸、烂掉的菜叶,各种垃圾混在一起,散发着阵阵恶臭,还有几只苍蝇在上面嗡嗡乱飞。
“这是谁扔的垃圾,也不收拾收拾,这院子还让不让人住了?” 一大妈提高音量,大声抱怨道,脸上满是不满与嫌弃。她站起身,双手叉腰,环顾四周,希望能找出扔垃圾的人。
贾张氏听到后,立刻从屋里冲出来,双手在空中挥舞着,扯着嗓子喊道:“怎么就说是我扔的,你有证据吗?说不定是别人扔的。你可别冤枉好人!” 她一脸委屈,好像受了天大的冤枉,还不停地跺脚。
秦淮茹也走了出来,她连忙上前劝架,说道:“大家都别吵了,这院子是大家的,卫生得靠大家一起维护。要不咱们制定个轮流打扫的计划?这样既公平,又能保证院子干净整洁。” 秦淮茹一直希望院子里能和谐相处,不想因为这点小事伤了邻里和气。
刘海中却不同意,他双手叉腰,仰着头,大声说道:“我每天忙得很,厂里一堆事儿,哪有时间打扫院子,我看就让那些闲着没事的人打扫。” 他觉得自己工作辛苦,没时间也没精力管这些琐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声音越来越大,争吵声在院子里回荡。这时,聋老太太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了过来,她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子,说道:“都别吵了,这院子的卫生确实得重视。我看这样,按家庭人口来安排打扫次数,人口多的多打扫几次,公平合理。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别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聋老太太在院子里威望颇高,大家都很敬重她。
大家听了聋老太太的话,都觉得有道理,便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方案。一场可能引发邻里矛盾的风波就此平息,院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家也开始按照新的打扫计划,共同维护院子的卫生。
许大茂的公司在与客户达成合作后,顺利进入了产品研发的关键阶段。办公室里堆满了各种资料和实验设备,团队成员们日夜奋战,办公室里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然而,研发过程中遇到了技术瓶颈,原本计划的产品功能无法实现。一些关键的技术难题如同拦路虎,挡在了他们前进的道路上。
“这可怎么办?要是不能按时完成研发,我们不仅要赔偿客户违约金,还会影响公司的声誉。” 许大茂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他不停地走来走去,额头上布满了汗珠,眼神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他深知这次研发的重要性,关乎公司的未来发展。
技术骨干小王带着团队成员日夜加班,查阅各种国内外资料,尝试各种方法,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实验器具和失败的样品。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沮丧,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看不到一丝希望。就在大家感到绝望时,小王偶然在一本国外的专业杂志上看到了一篇相关的研究论文,论文里的一个新思路让他眼前一亮,受到了启发。
他兴奋地找到许大茂,眼睛里闪烁着光芒,说道:“许总,我有办法了!这篇论文里提到的一种技术,或许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思路,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小王的语气中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许大茂听后,立刻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和试验。他们重新调整实验方案,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反复推敲和验证。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大家熬红了眼睛,终于攻克了技术难题,产品研发得以顺利进行。办公室里响起了一阵欢呼声,大家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为这次来之不易的突破感到无比兴奋。
棒梗儿的分店在优化运营后,生意越来越好,每天顾客盈门,热闹非凡。看着店里忙碌的景象,棒梗儿心中有了更大的目标,他决定再开一家分店,将自己的事业版图进一步扩大。然而,在寻找新店址的过程中,他遇到了重重困难。他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四处打听店面信息。要么租金太高,远远超出了他的预算,让他望而却步;要么位置太偏,周边人流量稀少,就算开了店也难以吸引顾客。
“这合适的店面怎么就这么难找呢?” 棒梗儿愁眉苦脸,每天都在为找店面的事情发愁。他坐在街边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满是无奈。为了找到合适的店面,他托了很多朋友帮忙留意,自己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终于,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找到了一个位置不错的店面。这个店面位于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周边有写字楼、居民区,人流量大,交通也便利。棒梗儿看到店面的那一刻,眼睛都亮了,他觉得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地方。但在与房东洽谈租赁事宜时,房东却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条件,比如租金要一次性支付一年,还要收取高额的押金。这让棒梗儿有些犹豫,他担心一次性支付这么多钱会给资金周转带来巨大压力,万一店里生意出现波动,资金链就会断裂。但这个店面实在太合适了,他又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棒梗儿决定与房东协商,他诚恳地对房东说:“您看,我是真心想租您这个店面,也很有诚意把生意做好。但一次性支付一年租金和高额押金,对我来说压力实在太大了。您能不能通融通融,我分季度支付租金,押金我也适当提高一些,您放心,我肯定按时支付租金,不会拖欠。” 房东听了棒梗儿的话,考虑再三,最终被他的诚意打动,同意了棒梗儿的提议。
解决了店面问题,棒梗儿又开始为新店的装修和人员招聘忙碌起来。他亲自设计装修方案,脑海中构思着各种风格,力求打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用餐环境。他跑了很多建材市场,挑选合适的装修材料,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同时,他还加大了招聘力度,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广告,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招聘信息,为新店招揽优秀的厨师和服务员。他亲自面试每一位应聘者,希望能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生意稳定,新菜品也越来越受欢迎,顾客们口口相传,餐厅的口碑越来越好;四合院的邻里关系在经历了这次卫生风波后,更加注重公共卫生,大家相处得更加融洽,见面都会热情地打招呼,互相帮忙;许大茂的公司顺利完成了产品研发,产品即将推向市场,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期待着产品能在市场上取得好成绩;棒梗儿的新店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开业在即,他每天都在店里忙碌着,为开业做最后的准备。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变数。谁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遇到什么挑战,傻柱和娄晓娥的餐厅在未来的经营中,会不会遇到新的问题,比如食材供应突然中断,或者竞争对手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活动,再次抢走客源?四合院的邻里们还会因为什么事情产生新的矛盾,是因为院子里公共设施的使用问题,比如争抢晒衣杆、水龙头,还是其他生活琐事,像噪音干扰、宠物管理等?许大茂的产品推向市场后,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会不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被其他同类产品挤压市场份额?棒梗儿的新店开业后,能否顺利运营,会不会出现人员管理或经营方面的难题,比如员工之间闹矛盾、菜品成本控制不当等?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未知和期待,他们也将继续在这充满烟火气的生活里,勇敢前行,追逐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