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方面的主要成就
1.上书言事
姚崇提出的十条意见,实际上是为唐玄宗提供了一份治国的蓝图,旨在纠正武则天以来的一些政治问题,并预防历史上类似王莽篡汉这样的事件再次发生。这些建议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以及姚崇对于有效治理的看法。唐玄宗接受并实施了这些改革措施,从而开启了唐朝历史上的“开元盛世”,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
(1)武后执政以来,以严刑峻法治天下,能否施行仁政;
(2)青海边界已没有反复被扰的灾祸,你能否不再贪图边功;
(3)能否对宠爱的亲信的不法行为严加制裁;
(4)能否不让宦官参政;
(5)能否在租赋之外不收大臣公卿的礼物;
(6)能否不任命亲属出任公职;
(7)能否以严肃的态度和应有的礼节对待大臣;
(8)能否允许大臣们“批逆鳞,犯忌讳”;
(9)能否禁止营造佛寺道观;
(10)能否接受汉朝王莽等乱天下的经验教训而禁止外戚内宠专权。
姚崇的十条意见,区区二百余言,却都是针对他所经历的武则天、中宗和睿宗当政以来的政治弊端而提出,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唐玄宗以一句“朕能行之”而悉数采纳,并委以大权,由此奠定了“开元盛世”的重要基础。
通过采纳姚崇的意见,唐玄宗展现了他的开明态度和改革决心,这也标志着唐朝开始走向了一个新的繁荣时代。这些改革不仅促进了唐朝初期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整顿吏治
姚崇在唐玄宗朝担任宰相期间,以其强硬的政治手腕和对权力的精明操作而着称。在处理与功臣和其他政治人物的关系时展现了一些政治策略。
张说事件:张说曾经因为旧怨唆使赵彦昭弹劾姚崇,这使得两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当姚崇拜相后,张说感到不安,并试图通过岐王来寻求庇护。姚崇利用这一点,在退朝时故意落在后面,并向唐玄宗表达了对于岐王和张说之间关系的担忧。唐玄宗因此将张说贬到相州。这一举动既清除了政敌,又显示了姚崇对于皇室忠诚的态度,巩固了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
魏知古事件:魏知古早年受到姚崇的帮助,但在并列相位后表现出了对姚崇的轻慢。姚崇安排魏知古前往洛阳主持选官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排挤行为。之后,由于姚崇之子请托魏知古的事情被揭露,唐玄宗考虑罢免魏知古。然而,姚崇建议不要因私情而影响公正,最终魏知古被调任为工部尚书。这个案例中,姚崇展示了他能够超越个人利益,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
刘幽求、钟绍京的贬黜:这些也是姚崇在政治斗争中采取的行动之一,反映了他对潜在对手或不合作官员的严厉态度。
姚崇的行为体现了当时唐朝高层政治斗争的激烈程度,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如何巧妙地运用权力和个人影响力来维护自己的地位以及实现政策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姚崇采取了一些强硬措施,但他也注意到了公众形象的重要性,试图表现出公正无私的形象,这对于维持他的权威和支持度至关重要。此外,姚崇的这些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唐玄宗清理了早期政变中的功臣势力。
治理蝗灾
在开元四年(716),山东地区爆发了大面积的蝗灾,地方官员和百姓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敢去捕蝗虫,反而祭天祈福,甚至唐玄宗也担心灭蝗会违背天命。面对这一情况,姚崇坚决主张采取实际行动来对抗灾害,他引用魏朝时期因不灭蝗而导致严重饥荒的历史教训,强调修德免灾并非对灾祸听之任之,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救灾。姚崇指出,如果为了保护蝗虫而牺牲人命并招致国家危殆,才是真正违抗天命。当黄门监卢怀慎质疑人力能否制服天灾时,姚崇勇敢地表示愿意承担所有可能的后果,宣称消灭蝗虫解救百姓是善举,并且如果上天降灾祸,全由他一人承担。姚崇为民请命的坚强决心最终打动了唐玄宗,玄宗下令灭蝗,百姓因此免于灾难,社会秩序得以维持。
文学成就
姚崇不仅以其政治才能闻名,而且在文学领域也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以文华着名”。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弱冠之年便被任命为孝敬挽郎,并通过制举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张说称赞姚崇的文章“献藻弥焕”,意味着他的作品充满了华丽而精美的辞藻,体现了极高的文才。
尽管《旧唐书·经籍志下》和《新唐书·艺文志四》中记载有《姚崇集》十卷,但这部文集已经佚失,未能流传至今。不过,《全唐诗》收录了他的六首诗作,而陈尚君先生的《全唐诗续拾》又补充了两首,总计八首。这些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中不乏佳作。
例如,姚崇的《秋夜望月》描绘了一个远离长安、事业受挫的人,在秋夜仰望明月时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如桂树、寒影、草露等,都用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文字简洁却意境深远,寄托了高远的情怀。
另外一首《夜渡江》,则细腻地描述了一次夜间渡江的经历。诗中通过对烟雾、天空、船行以及寻找岸边过程的描写,展现了夜晚江上的朦胧之美,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尤其是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生动地写出了从不自觉到逐渐认知的过程,动静结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诗的艺术成就可能影响到了后来王维的诗句“竹喧归烷女,莲动下渔舟”,显示了姚崇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贡献。总的来说,姚崇的诗歌创作既反映了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也展示了唐代士人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追求。即使是在繁忙的政治生涯中,姚崇也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探索,这使得他在历史上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