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井式太空电梯...确实很牛逼。
因为它直接就不需要限制轨道,不需要限制货舱了。
随便什么载具进去都能直接往上飞,不止浮空车,普通的电动货车一样能哐哐往里开。
其实行人也可以。
...前提是这路人得接受过一定的基因强化,或是穿着机甲之类的防御设备。
要不然,在反重力井中飞行时,万一出个意外、控制不好方向和速度,容易一头创死在其他货舱上。
所以得走专门的人行轨道。
当然了,尽管林奇对这种更高级的反重力井式太空电梯眼热得紧,他自己心里头也清楚,这样的设施,真不是蓝星一时半会能享受得上的。
光是这大玩具的电力需求就够让他头疼的。
现如今,星环集团旗下诸多生产设施的电力供应基本上都是分两路。
明面上的产业,无论是办公楼、还是各类工厂,都是按市面上的正常工业用电价格走,由于是省内的纳税大户,这方面有一些补贴...所以即使用量不小,成本也就是同行正常水平而已。
而类似于虚拟实境服务所需的那一堆量子服务器、量子超算,星环重工的那批龙石公司产星际合金冶炼设备...等等各种没法摆到明面上,完全由合成人员工负责运营维护的大量保密设备,这就完全靠林奇当初陆续买来的那三台‘耀斑mk3’中型聚变堆和两台‘日珥’大型聚变堆供电。
五台,刚好工业园区秘密仓库里一台,星环重工星辰钢工厂两台,江景大厦数据中心一台,最后一台则在前段时间被林奇部署到了塔沃岛。
核聚变对于能源领域的影响,无需多言,这玩意儿可比苦哈哈挖煤炼油搞化石能源发电厉害多了。
不过就算如此,它们之上依然有更强大的同类技术——帕拉蒂斯-3的那座反重力井式超级太空电梯,是用反物质反应堆供电的,后者与前者相比,就又是皓月与萤火之分了。
反物质...
这的确不是林奇现在玩得转的。
至少得先把核聚变这一块玩明白了,才有资格考虑更高深的技术。
毕竟,乱玩这种危险技术,一个弄不好把蓝星炸了乐子就大了。
“好吧,既然电梯已经完工,那也的确是该推进一下核聚变技术的进程了,”
念及至此,林奇摸了摸下巴,有了想法,
“能源是重中之重,想大搞太空开发,没有更厉害的能源供应怎么行呢?”
“退一步说,哪怕飞船上用不起,在月球搞定居点,没这东西也不行啊。”
华国在核聚变技术研究这一领域上,目前领先全球。
是有很扎实的基础的。
前阵子,EASt装置刚好传来捷报,林奇对此事也有关注:
相比前几年的几十秒、百来秒,现在足足一千秒的运行持续时间,直接提升了一个数量级,相当于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照这个进度来看,就算我不去动,人家说不定过几年也就自己搞定了,”
林奇琢磨着这件事,有点挠头,“可眼下我都已经搞好太空电梯了,随时可以上月球,这要是完全不干涉...嗯,感觉也不是个意思。”
很麻烦哦。
不仅是成果喜人,华国在可控核聚变这方面的投入,本身也是冠绝全球的,远超欧美。
还是那句话,体制问题是无解的,不能在排除体制的前提下比对两国的投入。
华国这边肯定也有跑冒滴漏,但这种国家级重点工程,十成经费能跑冒滴漏出去一两成,那都算是下面的人要钱不要命了。
而欧美嘛...
国会批出去的预算,十成能有一两成最终落到实处,真正用到与项目进度有关的开支上,那都得说上上下下这些官僚大发慈悲、项目负责人可以被称之为米帝海刚峰了。
考虑到某位王者归来之后第一时间就是狂发虚拟货币割韭菜、一天之内把自己资产割得翻了好几倍的总统阁下,上述程度在米帝政坛可谓一点也不夸张。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华国搞的可控核聚变项目并非是单独一项、
由于对前景和最终结果并不明确,国家其实是在好几条技术路线同时都布局了的。
比如说目前进展最大的这个EASt项目,就是做的托卡马克装置,也就是走磁约束路线,但除此之外,还有类似的仿星体反应堆,甚至连某些不怎么有可行性的冷核聚变也在尝试着做起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嘛,现在不尝试多路突破加速效果,难道把任务全部留给后人么。
对于拥有时空门、在星联混得小有所成的林奇来说,他其实清楚,无论是托卡马克装置、仿星器装置、还是冷核聚变,其实都是走得通的。
话说在连反物质反应堆都搞得定,根据莉莉安的说法、都已经在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反应堆的星联,他们对于更‘原始’的可控核聚变技术,那是真玩出花儿来了。
用莉莉安她们这些星联顶级研究人员们总结出来的规律来说,只要作为前置条件的基础技术到位,没有什么科技是不可能实现的。
比如说曾经遥不可及的量子通信,在搞定光量子材料之后,就不成问题。
曾经让人认为极度科幻的、把核聚变反应给约束在一块比充电宝大不了多少的固态电池之中的‘微型冷核聚变反应堆’,在搞定胶子材料之后,那也再非科幻。
林奇觉得,与其揠苗助长、在华国已经提前布局多条技术路线,并投入大规模专业团队和大量人力物力的前提下,直接丢几台现成的核聚变反应堆给他们。
还不如给些技术资料作为参考。
也可以提供一些性能更强大的材料——话说他现在给科研部门提供的d4星辰钢,对于他们的工作就有很大帮助。
根据老萧的说法,EASt项目组实现一千多秒稳定运行成绩,都是在得到他提供的d4星辰钢之前了。
现在再拿到了这种性能极为夸张的‘一号合金’,项目组立刻又觉着可以更上一层楼,再把进度推进一大截...
弄不好,很快就会有真正可长期稳定运行的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成功诞生。
倘若如此,这样一项基本自主研发的可控核聚变发电技术,自然是比林奇给出实物、然后他们再搞逆向分析所得来的二手技术,更方便利用,也更容易进行后续升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