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加大实践证明和持续优化各项参数,为真正建造空中之城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那次洞外大型部件模型实验成功之后,我们整个团队仿佛被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大家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后续的工作中,对每一个新制造出来的部件都进行反复的测试和精细的调整,力求让它们在性能上更加卓越,在稳定性上更加可靠。
我们开始逐步扩大实验的规模,不再局限于单个部件模型,而是尝试将多个部件组合起来进行联合测试。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新的问题接踵而至。不同部件之间的协同工作偶尔会出现一些兼容性的小故障,比如反重力场的相互干扰导致整体悬浮效果出现轻微波动,又或者是连接部位在长时间运行后出现松动的迹象。
但每一次遇到问题,我们都没有丝毫气馁。李教授凭借他深厚的专业知识,带领我们仔细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从理论层面寻找解决方案。而我们这些年轻人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不断尝试新的连接方式和调试技巧。
陆婷更是主动承担起了数据监测与分析的重要任务,她整天守在电脑前,仔细比对每一次实验前后的数据变化,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差异都不放过。她常说:“这些数据就是我们前进的指南针,一点点偏差都可能让我们偏离正确的方向,所以必须得精准无误。”
辉叔则利用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部件的制造和组装环节严格把关。他总是能敏锐地发现那些潜在的工艺瑕疵,确保每一个部件都能达到最高的质量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联合测试方面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突破。多个部件组合在一起后,不仅能够稳定地悬浮在空中,而且还能根据预设的指令进行一些简单的移动和姿态调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让我们看到了空中之城从梦想逐步变为现实的曙光。
然而,就在我们沉浸在这些阶段性成果的喜悦之中时,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悄然降临。在一次规模较大的联合测试中,当我们试图将整个模拟的空中基地框架结构通过反重力装置悬浮起来时,突然遭遇了能量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反重力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间歇性的功率下降,导致整个框架结构在空中剧烈摇晃起来,情况十分危急。
我当机立断,迅速按照应急预案切断了部分非关键部件的能量供应,以确保核心装置能够维持最基本的悬浮状态。其他人也纷纷行动起来,陆婷快速记录下此刻所有的数据参数,以便后续分析原因;辉叔则立刻检查各个能量传输线路,看是否存在短路或者接触不良的情况;李教授紧皱眉头,在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可能导致能量供应不稳的各种理论因素。
经过一番紧张而又细致的排查,我们终于发现原来是能量转换模块在高负荷运转下出现了过热现象,从而影响了其能量输出的稳定性。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我们立刻着手对能量转换模块进行改进,增加了散热装置,并对其内部的电路结构进行了优化。
经过这次波折,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建造空中之城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但每一次克服困难,都让我们距离目标更近一步。我们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完善反重力装置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技术。
教授,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个光能充电电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