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三姑从市医院检查回来,她没病,一喜一忧。
喜的是胡师傅,郑三姑回来就去找他,把检查报告往他面前一放,“咱俩的事,我看行。”
喜的胡师傅北都找不着了。
忧的是夏宝福,听说郑三姑再婚,他就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等过了几个月,郑三姑的肚子一天一天大了起来,还让胡师傅扶着,在夏宝福的村里三天两头的就去转悠几圈。
遇到人堆,还要打招呼,站一会。
夏宝福连死的心都有,只觉得天塌地陷,他保守了十几年的秘密,就这么暴露了。
他媳妇看着他那死出,扬起水舀子兜头盖脸就是一顿打,“都什么时候了,还躺尸,快点下地去!”
迫于淫威,夏宝福缩头耷脑的扛起锄头,贴着路边走,很怕有人看见他。
可还是觉得他前面走过去,后面,村里人就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村里几个和他年岁相当的,喝了点酒,就拿他取笑。
心里一窄,夏宝福拿了根小绳就上了山坡,找了棵歪脖树,头都钻进去了,一咬牙一狠心,脚底下的石头却怎么也不敢蹬倒。
有没胆,怂货一个,畏畏缩缩的又回了家。
半天不见人影,他媳妇以为他又躲懒,操起烧火棍子,对着屁股又是一顿抽。
抽完人,转身就进了屋,关上屋门,晚饭没做,呆愣愣的一直靠墙坐到天黑。
这些年她一直没生下一儿半女,也怀疑自己不能生。
可她性子硬,公婆丈夫说她兴许有病,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咬死了自己没病。
就算有病,也要自己偷着去看,不能让夏家抓住她的把柄。
以后还不得被夏家人捏扁搓圆,当牛做马啊!
前面那个,就是个例子。
这个年代,两口子不能生孩子,几乎没人会想是男人的问题,直接就认为是女人不能生。
夏宝福媳妇再性子烈,也没怀疑是夏宝福的问题,自己回娘家找了个老大夫,开了好几瓶子药丸子吃。
一拖就是这些年,慢慢的,公婆年纪大了,夏宝福干活就是个样子货,一家子都指望着她,也就不再提起生孩子的事。
这两年开始琢磨着抱个孩子养。
她甚至还沾沾自喜过,自己拿住了婆家,却没想到,早就被人算计了个干净。
呵~ 原来,是他夏宝福没蛋!
当晚,夏宝福见媳妇一直没开门,也不敢去招惹,就睡在了爹娘的屋子。
第二天一早,回自己屋子一看,媳妇不见了,以为一大早趁着凉快出去铲地了。
中午,晚上,一直到第二天早上,都没回来,夏宝福才有点慌乱,忙去老丈人家找。
岳家却说媳妇压根就没回去。
一个大活人,跑哪去了?
想到村里人背后传他的那些话,猛地打了个激灵,肯定也传到了媳妇的耳朵里。
回家一翻箱子柜,媳妇的衣服都没了,脑瓜子嗡嗡响眼前一黑,赶紧去撬地砖。
看着里面只剩下一个空盒子,夏宝福一屁股栽倒地上。
心中只有两个大字,完了!
媳妇跑了,带着家底跑了,以后,他这日子可咋办!
夏宝福的忧和愁,还要等到几个月后,现在胡师傅的喜,却是实打实的。
没过几天,两人就打了结婚证,张罗起办喜事。
参加完郑三姑和胡师傅的酒席,赵志峰那边已经打了三四次电话,催苏曼带孩子和赵大奶过去。
这几个月,苏曼大四的课程不多,几乎是隔上半个月,就来一次清市。
赵志峰这半年和媳妇腻歪在一起的次数明显增多,幸福感都提升了不少,媳妇不在心里空落落的,好像天上飘的风筝,没人住着那根线。
媳妇在,家属院的那个院子,才是家,心里都踏实。
两口子商量过,一家人总这么分开也不是办法,孩子们慢慢长大,也不能少了父亲的言传身教。
这次过来,孩子们和赵大奶就一直住在这边。
大四下学期的课更少,现在大学生包分配,许多同学都已经开始进入单位实习。
苏曼自己经营这么大一摊生意,毕业后她也没想去单位上班。上大学,是她弥补自己两辈子没文化的遗憾。
读过大学,受过学校氛围的熏陶,人的气质和谈吐是不一样的。
进入到某个环境,就会接触到另一个阶层的人,就像她和温昕交好,才有机会认识温阳,生意上互有关照往来,这就是人脉。
她的那些大学,进入各个工厂单位,也都是人脉。
读过大学的,叫企业家,没有读过的,叫土暴发户。
前者名气上都更好听响亮些,其实苏曼还挺喜欢这些虚荣的咧~
苏曼大学毕业后,还是要两边跑照顾生意,没事时,就主要住在省城这边。
而且,省城这边的经济情况,明显比清市更好,机会更多,她也打算在省城这边发展扩大生意规模。
和赵大奶商量,老人家也没有什么住在这几十年了,习惯了,离不开那一套。
就一句话,“我大孙女在哪,我就在哪。”给大孙女看家,看孩子。
还特意嘱咐苏曼,“等以后我有那一天,我不去老赵家的坟地。烧了,找个山坡,顺风飘走,也尝尝自由自在的滋味。”
赵大奶这辈子,婚姻大事自己做不得主,生生困在了赵家一辈子,是她最深的遗憾和怨念。
苏曼听赵大奶提到后事,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第二天,非得把赵大奶又带去医院检查了一遍身体。
人家大夫说,人老了,各项身体机能肯定不能像年轻人一样,老人家也有些小毛病,不过问题都不大,好好将养,是长寿之相。
苏曼这才放心,弄的赵大奶有些哭笑不得。
也暗暗告诫自己,以后可少和小曼提这些,她昨天也就是话赶话的说到那了。
这孩子少时亲缘浅,重感情,认准别人对她好,就会回报加倍的好,对自己是贴心贴肺的孝敬,以后少说这些让孩子担心。
一家人商量好以后大部分时间住在省城,这次带过去的东西就不少。
主要是赵大奶和孩子们的东西,大部分都带过去。苏曼自己的,以后她还要两边照看生意,会经常回来,就带一部分过去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