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遇声语气温柔,旨在劝阻。
可赵嘉态度强硬,像一匹脱缰的马,无法掌控。
他完全听不进去。
嘴上只说:“做了就是做了,就算是被人利用又如何,难道我们这些可怜人就必须原谅他吗?”
赵嘉的拳头用力地砸在桌上,手背青筋显现。
连桌面的紫檀茶杯也跟着颤动。
“秦遇声,丹娘已经死了,她死了!”
“我当然知道,她是刺杀东昭国皇帝死的,可现在,东昭国皇帝已经死了。”
“那能说明什么?”
“东昭国皇帝的死,是六皇子的筹谋,你不能否认他的努力。”
秦遇声想告诉赵嘉,陆明州已经为曾经所做的一切,做出了努力。
赵嘉不应该恩将仇报,派人暗杀陆明州。
“他会对付那狗皇帝,不过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成了一颗弃子。倘若那狗皇帝一道圣旨,让他成为太子,你信不信,秦遇声,他一定会把剑尖重新指向我们星耀国。”
秦遇声看着此刻的赵嘉。
心知他不会妥协半分。
只能将沈暮云叮嘱的话,一五一十地转告给秦遇声。
“有位姑娘让我转达几句话给你。”
赵嘉凝神:“姑娘,那是谁?”
“你不用管她是谁。但她让我告诉你,你可以因为东昭国先皇选择不原谅六皇子。
但她也可以为了六皇子,取你的性命!”
赵嘉闻言哈哈大笑:“丹娘都死了,你以为,我还愿意苟且偷生吗?”
他眼眸冷厉,“赵嘉随时可以死,但星耀国的赵嘉不只我一个。
他们会像我一样,把杀掉陆明州当做此生唯一的任务。
秦遇声,你贪生怕死无妨,可休要让我等臣服!”
“你真是固执如牛!”
秦遇声拳头紧握。
他一开始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但想到无法替恩公办好这件事,他就心有愧疚。
“你好好想想吧。”
秦遇声甩袖,拉开房门,看着站在外面等待的闻华清。
“闻谷主?”
闻华清轻声问:“你跟赵公子吵架了?”
秦遇声想,沈暮云能让苍苍把他们带到这里。
便表示此人可以信任。
所以毫无保留地说出了真相:“他不愿放弃对付六皇子。”
闻华清安慰他:“想要杀掉六皇子,也不是那么容易。毕竟,赵嘉在我的手里。”
“谷主打算怎么处置赵嘉?”
“我要处置他的理由不是因为此事,而是他利用药王谷为非作歹。”
以药王谷的身份,对付自己的恩人。
闻华清绝不能接受。
所以他说,“他触犯药王谷的规矩,我会杀了他。”
秦遇声沉默。
闻华清看着他:“秦公子怎么不说话?”
“赵嘉是在下好友,原本我该为他请求谷主饶他一命,但为了恩公和殿下,在下做不了别的选择。”
闻华清面无表情:“既然如此,那本谷主就以药王谷的规矩,将他囚|禁。”
秦遇声听此,拱手道谢:“谢谷主饶他一命。”
“秦公子,走,咱们到屋里好好聊聊。”
秦遇声点头,跟着闻华清进了屋。
“秦公子既然是沈姑娘的朋友,那华清自然要好好招待秦公子。若秦公子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多谢。”
秦遇声嘴上说着这话,心里却按捺不住好奇。
阿云姑娘原来姓沈?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沈暮云把抄录的几十首古诗,交给陆明州。
陆明州目光落在宣纸上。
看到第一句,春种一粒粟的时候,心里还以为写的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内容。
直到看到后面两句,脸上的笑容转瞬消失。
陆明州觉得辛酸。
“子渊,快写,别磨叽。”
“阿云的诗写得真好。”
“啊?”
“尤其是最后这一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出自《悯农》)
沈暮云刚才就同大家说了,不是她写的。
可他们都不相信。
沈暮云为了办事效率,也不再解释。
“先别管它好不好,咱们今日,必须把这些古诗给刻下来。”她拿了一份交给了陆明州,“这些你写,其他的,我找云凌和阿盘帮忙。”
陆明州快速地阻拦:“阿云,这些不多,还是本王来刻吧。”
“很累的。”
“无妨,本王很喜欢。”
云凌知道他家主子喜欢,也没争抢这个差事。
“王妃,主子的书法好,剑术更好,还是让主子来吧。”
“好吧,既然子渊喜欢,那这个任务就交给你。”沈暮云语重心长地叮嘱,“不过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
陆明州点头附和:“嗯,我知道,别把整首诗刻完,要将剩下的刻在炎城。”
“没错。”沈暮云窃笑,“说得通俗点,这就叫吊人胃口。”
白胡子老头捋着胡须,看着石壁上写好的诗。
转头问写的陆明州。
“这屋上无片瓦,后面是什么?”
沈暮云立马制止:“子渊,千万别告诉老前辈。”
陆明州瞟了一眼,笑着婉拒:“不好意思,老前辈,作者不让说。”
白胡子老头一脸忧伤地瞪着沈暮云,随即仰头大笑。
虽然沈暮云不告诉他,他很着急,但想到未来很多文人墨客,都会经历同样的事情。
他的心情莫名地激动。
云雪凑到沈暮云的身旁,小声询问:“王妃,我也想知道。”
沈暮云贴着耳朵回:“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注:出自《陶者》)
丫鬟云雪也喜欢那些诗作。
前面写的,通俗易懂。后面那两句,她也很能共情。
“王妃,你真是文采卓越。”
“没错。”陆明州跟着附和。
随后便施展轻功,用最快的速度,在石壁上刻下宣纸上所写的内容。
等完成以后,他就拿着那些宣纸来到沈暮云的身旁。
“阿云,等到了炎城,这些也让本王写吧。”
“那是自然,你刻得那么整齐那么清晰,换一个人,我还不喜欢呢。”
陆明州眉眼一亮。
他自动将这些话过滤成自己刻得很好,阿云喜欢,没人能比得上他的意思。
“其实,这些诗,前面都像是在描述一个场景,只有看到全部内容,才能明白这诗要表达的主题。”
陆明州附和:“的确如此。”
沈暮云又问,“倘若那些文人墨客不感兴趣,岂不是白刻?”
陆明州信誓旦旦地说:“他们一定会感兴趣的。”
沈暮云看他说得一本正经、毫不犹豫,反而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了……